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命敬畏與責任--漢斯·約納斯哲學思想及其效應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叢書

  • 作者:張榮|責編:王新明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50830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01
人民幣:RMB 11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漢斯·約納斯是二戰後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畢生以克服現代虛無主義為己任,在責任倫理和技術哲學領域取得了卓越貢獻,享有世界性盛譽。本書以「生命」「敬畏」「責任」為主題,從本體論、倫理學、技術哲學多重視域出發,全方位澄清了約納斯哲學的核心理念、獨特本質及其效應。在現代性乃至后現代思潮中,約納斯哲學以其遠見卓識,啟發著我們對現代技術(尤其是醫學)、環境倫理以及未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反思,續寫了德國哲學的新篇章。

作者介紹
張榮|責編:王新明
    張榮,1964年生,甘肅天水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先後獲蘭州大學、山東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赴瑞士伯爾尼大學、美國堪薩斯大學和耶魯大學做訪問研究。主要研究中世紀哲學與德國哲學。代表性作品:專著《自由、心靈與時間:奧古斯丁心靈轉向問題的文本學研究》,譯著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約納斯的《技術、醫學與倫理學:責任原理的實踐》。在《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規劃基金課題2項,完成省部級及其他課題多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一項(排名第三),省級二等獎和三等獎多項。

目錄
導言
    一、當代哲學家究竟怎樣為世界負責
    二、約納斯在德國哲學史上的獨特地位
    三、約納斯在中國的接受史
    四、批判版《約納斯全集》的編輯出版概況
第一章  約納斯哲學探源
  第一節  從傳統神正論到責任哲學
    一、奧古斯丁的神正論
    二、神正論的近代轉換以及哈曼對康德的批判
    三、傳統神正論的當代轉換
    四、存在論哲學對自然的遺忘
    五、本體論的責任倫理學
  第二節  萊布尼茨的生機論思想
    一、單子作為物質的基本單元
    二、單子作為純粹的活動和原始的力
    三、有機體的前定和諧
    四、從斯賓諾莎的立場看
  第三節  從定言命令向責任命令的轉換
    一、責任倫理提出的現實急迫
    二、約納斯責任倫理的生髮邏輯
    三、責任命令與定言命令
第二章  本體論的自然倫理學
  第一節  海德格爾存在論與「倫理真空」
    一、海德格爾對傳統形而上學的顛覆
    二、「倫理真空」問題
    三、「自然」的缺席
    四、海德格爾對「身體」的忽視
  第二節  作為本體的自然
    一、目的論的嬗變與自然之命運
    二、進化論對目的論的摧毀
    三、自然觀的哥白尼式革命
  第三節  克服人類中心論的一個嘗試
    一、超越「是」與「應當」的分裂
    二、在人類中心論與非人類中心論之間
第三章  生命現象學
  第一節  約納斯的生命概念
    一、生命有機體是一個二元整體
    二、生命體是一個自由連續體
    三、生命有機體作為至上目的
    四、通往責任倫理
  第二節  約納斯的新自由觀
    一、感知的自由
    二、連接感知與行動的自由
    三、行動自由與責任
  第三節  諾斯替主義與虛無主義
    一、主體的脫出與自然的對面而立
    二、超越之隱匿失效與假神之創世展示
    三、規範的瓦解與整體的變異
第四章  責任倫理與恐懼啟迪法
  第一節  責任概念辨析

    一、責任概念的神學根基
    二、責任的現實基礎:自然
    三、責任的本質:擔憂
    四、責任的承擔者:人
    五、責任的特徵:非交互性
  第二節  恐懼:未來倫理學的真正德性
    一、「恐懼」概念的思想淵源
    二、「恐懼」概念的基本特徵
    三、技術的恐懼及其克服
    四、未來倫理學的真正德性
  第三節  恐懼啟迪法及其倫理效用
    一、恐懼啟迪法的「未來」向度
    二、恐懼啟迪法之啟迪意義
    三、恐懼啟迪法的效用
第五章  責任原理的實踐
  第一節  在本體論倫理學與應用倫理學之間
    一、現代技術的本體論考察
    二、價值觀的除舊布新
    三、價值中立的迷途與責任原理的實踐
  第二節  一種技術時代的責任倫理何以可能?
    一、責任的起源
    二、責任的實現途徑
    三、自然與價值的合
  第三節  約納斯對海德格爾技術之思的揚棄
    一、技術的非技術性
    二、維度之異與出路之爭
    三、返身還鄉還是直面未來?
  第四節  責任倫理與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的倫理論證
    二、責任概念的效用
    三、技術時代的負責方式
第六章  與同時代人的對話
  第一節  阿倫特對海德格爾「純粹之思」的批評
    一、「純粹之思」的危險
    二、在行動與思之間
    三、「決斷」而非「判斷」
    四、「哲學家中的哲學家」
  第二節  約納斯與列維納斯的倫理對話
    一、諾斯替主義與反宇宙主義
    二、約納斯的反宇宙主義診斷
    三、列維納斯「神性自我」的診斷
    四、列維納斯倫理學的他者視野
    五、作為他人自然的可能性
  第三節  約納斯與安德爾斯對現代技術的批判
    一、對技術的恐懼與反思
    二、技術時代的責任
    三、對上帝信仰的態度
第七章  回顧與展望
  第一節  康德與約納斯論不朽
    一、康德論靈魂不朽

    二、約納斯論行為的不朽
    三、比較與啟示
  第二節  哈里斯的新存在論
    一、現代世界圖景下的虛無主義
    二、自由與客觀真理的內在困境
    三、敬畏:價值和意義的根據
  第三節  現代性的拯救與虛無主義的克服
    一、諾斯替一虛無主義與現代性問題
    二、諾斯替主義的現代性復辟
    三、現代性的合法性論爭
    四、走出諾斯替一虛無主義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