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人類的心智成長,究其本質,是從混沌到分化再到整合的過程,單一且僵化的知識積累式學習方法不足以為人類帶來認知上的覺醒。體驗學習作為一種強大的、普適的學習與教學方法,以「人們通過體驗能獲得最佳學習效果」這一事實為基礎,為人類的學習與發展拓寬了航線。
本書彙集了作者50余年學術研究的成果,深入淺出地探討了體驗學習的理論基礎,並介紹了其在教育、工作及成人發展領域的現代應用。《體驗學習》第2版反映了自上一版出版以來30多年的新研究與實踐,更新了體驗學習模型,探索了體驗學習理論與現代神經科學、學習風格和人格類型之間的新聯繫,介紹了新版庫伯學習風格量表4.0,併為教育領域及教學課堂提供了實踐指導。
本書對任何想要提高學習能力、實現終身成長的人來說都極具價值,尤其適合高等教育、培訓、組織發展領域的研究者、學習者、實踐者及管理者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美)大衛·庫伯|責編:田甜|譯者:伍新春//季嬌//鄭秋
目錄
引言
什麼是體驗學習
體驗學習理論的研究現狀
第一篇 體驗與學習
第一章 當代體驗學習的理論基礎
高等教育中的體驗學習:約翰·杜威的遺產
培訓與組織發展中的體驗學習:庫爾特·勒溫的貢獻
讓·皮亞傑與體驗學習的認知發展傳統
體驗學習理論的其他貢獻者
更新與反思
1.體驗學習理論的奠基人
2.邊緣學者
3.對體驗學習的貢獻
第二章 體驗學習的基本過程
體驗學習過程的三種模型
體驗學習的主要特徵
總結:學習的定義
更新與反思
1.學習循環與學習螺旋
2.理解學習的循環模型
3.學習的螺旋上升過程
第二篇 學習與知識的結構
第三章 學習過程的結構基礎
體驗學習的過程與結構
理解維度——感知與領悟
轉換維度——內涵與外延
總結
更新與反思
1.體驗學習與大腦
2.學習循環與大腦功能之間的聯繫
3.我的大腦讓我這麼做
第四章 學習的個體性與學習風格
有關人類個性的科學研究
從可能性加工結構看學習風格
個體學習風格評估:學習風格量表
學習結構的證據
基本學習風格的特點
總結
更新與反思
1.個體、自體與學習風格
2.東西方的自我觀
3.體驗學習與自我
4.學習風格
第五章 知識的結構
感知與領悟——雙重知識論
感知和領悟的辯證關係
社會知識的結構:世界假說
社會知識是有活力的探究系統—知識結構與探究領域之間的關係
更新與反思
1.知識創造的螺旋
2.個人特徵與認知途徑
3.知識結構與學科學習空間
4.體驗學習的知識結構
第三篇 學習與發展
第六章 體驗學習的發展理論
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中的學習與發展
發展中的分化與整合
直線發展與多線性發展
體驗學習的發展觀
意識、學習與發展
適應、意識與發展
更新與反思
1.文化與情境
2.個體差異與多線性發展
3.成人發展的整合與高級階段
4.體驗學習發展理論的啟示
第七章 學習與高等教育發展
專業發展與強化過程
工科院校的本科生髮展
職業教育與生涯適應
一項專業教育的比較研究:社會工作與工程學
學習過程的管理
對高等教育的啟示
更新與反思
1.成為一名體驗教師
2.教師角色與學習周期教學
第八章 終身學習與整合發展
適應靈活性與整合性發展
論整合性與整合性知識
更新與反思
1.終身學習與學習途徑
2.刻意的體驗學習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