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兩種文明的決裂(盧梭與休謨共和思想比較研究)

  • 作者:陸一歌|責編:甘歡歡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264054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4
人民幣:RMB 6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歐洲的18世紀是一個社會轉型的世紀,同時也是思想文化轉型的啟蒙時代。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湧現出不少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盧梭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共和主義傳統是18世紀的重要政治話語,本書將盧梭共和主義思想作為研究對象,從「盧梭-休謨事件」這一歷史背景出發,嘗試探討盧梭共和主義思想理念的特質。全書主要章節將圍繞共和主義的自由、政制及德性這三個核心理念,從哲學、政治學及倫理學的維度來進行考察,具體在盧梭的共和主義自由觀、政體觀以及德性觀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希望探索西方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作為西方現代化源頭的啟蒙運動,其思想界提供了怎樣的觀念及思想資源,從而為當下正在構建的社會價值觀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鑒。

作者介紹
陸一歌|責編:甘歡歡
    陸一歌,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與法國索邦大學法國語言文化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副教授,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思想文化史、國別與區域研究(法國與歐洲)。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盧梭與休謨共和思想產生的背景
  第一節  學術生平與成就
    一、盧梭及其學術軌跡
    二、休謨及其學術成就
  第二節  時代背景與學術影響
    一、18世紀啟蒙運動與啟蒙哲學家
    二、盧梭與法國啟蒙哲學家的交往
    三、休謨與法國啟蒙哲學家的關係
  第三節  18世紀文人共和國的內在緊張:「盧梭-休謨事件」
    一、「盧梭-休謨事件」的歷史語境
    二、盧梭與休謨矛盾的激化
    三、事件的影響及其反思
第二章  盧梭與休謨的共和主義自由觀
  第一節  盧梭的共和主義自由觀
    一、社會契約與公民自由
    二、公意與公共利益
    三、法律與社會自由
  第二節  休謨的共和主義自由觀
    一、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
    二、財產權的正義規則論
    三、商業與公民自由
  第三節  盧梭與休謨自由觀的碰撞
    一、自然權利學說的爭辯:拓展與批駁
    二、社會契約論的辯駁:革新與批判
    三、商業社會公民自由的論爭:讚揚與抨擊
第三章  盧梭與休謨的共和主義政體觀
  第一節  盧梭的共和主義政體觀
    一、主權者與政府
    二、人民主權論
    三、政體類別的三種劃分:單一政體的缺陷
  第二節  休謨的共和主義政體觀
    一、政府權威與公民服從理論
    二、文明政體與野蠻政體
    三、君主政體的辯護:自由君主制與專制君主制
  第三節  盧梭與休謨政體觀的衝突
    一、人民主權VS議會主權
    二、古代共和國VS現代共和國
    三、小型共和國VS大型共和國
    四、塑造人性VS防範人性
第四章  盧梭與休謨的共和主義德性觀
  第一節  盧梭的德性觀及其政治美德
    一、盧梭的共和主義德性觀與公民美德
    二、盧梭政治美德的情感基礎:自愛與同情
    三、盧梭人性理論的兩個向度
  第二節  休謨的德性觀及其同情論
    一、休謨德性理論的基本觀點
    二、正義是人為之德
    三、休謨的同情論與基本道德原則
  第三節  盧梭與休謨德性觀的分歧與調和

    一、自愛VS自私:人性善惡之辯
    二、盧梭與休謨道德情感論的二元維度
    三、情感主義進路上的調節與互補
第五章  盧梭與休謨共和思想的評估
  第一節  盧梭與休謨共和思想的歷史價值
    一、盧梭共和思想的歷史影響
    二、休謨共和思想的歷史意義
  第二節  盧梭與休謨共和思想的現實意義
    一、盧梭共和思想的現代價值
    二、休謨共和思想的借鑒意義
結語
附錄:盧梭與休謨通信集(1762—1766)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