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司法學體系研究/司法學研究叢書

  • 作者:崔永東|責編:張立|總主編:崔永東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54722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3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門學科的成熟有賴於其理論體系的成熟,而理論體系的成熟取決於範疇體系的成熟。因此,構建司法學範疇體系就成了促進其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完善化的關鍵。司法學範疇可以分為基礎範疇、核心範疇和基本範疇三類。基礎範疇在司法學範疇體系中帶有根本性,是「基礎性工程」,核心範疇是支撐性範疇,基本範疇是輔助性範疇。司法學範疇體系的形成標志著司法學理論體系的成熟和學科體系的形成。這是因為,學科體系的核心在於理論體系,而理論體系的核心在於範疇體系。司法學的基礎範疇、核心範疇和基本範疇,構成了司法學理論體系的骨骼;司法學的核心理念、基礎理論和支撐理論構成了司法學理論體系的血肉;而其交合融會便形成了司法學學科體系的主體部分。從而支配和整合著司法學各個下屬子學科,形成一個融合範疇體系、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繫於一爐的成熟的「學科群」,這就是司法學的成熟化。本書主要從範疇體系、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三個方面對司法學體系進行了初步探索,描繪了該學科的基本框架和整體風貌。

作者介紹
崔永東|責編:張立|總主編:崔永東
    崔永東,男,1963年生於山東。1997年在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1998-200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法律史學研究。1987-2002年先後任清華大學講師、副教授。2002-2014年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與博士后導師、科研處處長(2005-2007年)、司法理念與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起任華東政法大學司法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司法理念與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獲清華大學青年教師優秀教學獎;2002年獲中國政法大學十大傑出青年教師獎;2002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006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10年獲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部級獎)二等獎。     出版專著十余種,主要有《司法學論綱》(人民出版社2014年)、《中國傳統司法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2012年)、《司法學原理》(人民出版社2011年)、《中西法律文化比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道德與中西法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金文簡帛中的刑法思想》(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等。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哲學研究》等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國家級與省部級項目十余項。

目錄
緒論  司法學體系構建
第一章  司法公信力論
  一、司法公信力的內涵
  二、司法公信力建設的戰略意義
  三、司法公信力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四、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學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  司法准立法論
  一、西方司法權運行中的「造法」功能
  二、中國傳統司法解釋中的立法功能
  三、對現行司法的准立法功能及其意義的思考
第三章  社會司法論
  一、社會司法的內涵
  二、社會司法理論興起的社會背景
  三、社會司法的歷史意蘊和現代傳承
  四、作為一種彈性概念的「司法」
  五、當前我國社會司法存在的問題與思路
第四章  倫理司法論
  一、由幾則案例引發的思考
  二、倫理司法的傳統和現實
  三、域外視野中的倫理司法
  四、倫理道德觀念對刑事司法的影響
  五、倫理司法與司法倫理的區別
第五章  環境司法論
  一、環境倫理是環境法治的倫理基礎
  二、環境法治應當堅持新人本主義原則
  三、環境司法既保護自然環境,又保護公民環境權
  四、對環境司法案例的實證分析
第六章  行政司法論
  一、行政司法的准司法性:理論與制度維度的考察
  二、行政司法領域中幾個疑似概念的辨析
  三、行政司法的意義及發展趨勢
第七章  民族司法論
  一、法學研究的社會學視野
  二、從「活法」視角看民族習慣法
  三、從「社會司法」視角看民族習慣法
  四、民族習慣法在民族地區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第八章  司法傳統論
  一、法家關於刑事司法的理論
  二、儒家的「司法」思想
第九章  智慧司法論
  一、智慧司法的基本特點
  二、智慧司法的意義
  三、智慧司法的主要舉措與戰略價值
第十章  陽光司法論
  一、陽光司法的理論
  二、陽光司法的舉措
  三、司法公開的意義與問題
第十一章  司法改革論
  一、司法改革的人道之旗
  二、人道精神在我國現代司法改革理論中的展開

  三、人道精神在現代司法改革實踐中的展開
第十二章  司法監督論
  一、監督的制度化與作為「准司法權」的監督權
  二、監督的司法方式
第十三章  司法為民論
  一、服務民生是司法為民的核心內容
  二、司法民主是司法為民的重要方面
  三、群眾路線是司法為民的根本方法
  四、保障人權是司法為民的基本宗旨
第十四章  司法風格論
  一、儒家思想與判例法系的「司法能動」
  二、法家思想與成文法系的「司法剋制」
第十五章  司法保障營商環境論
  一、平等保護與社會治理
  二、營商環境的司法保障
第十六章  司法助推企業合規論
  一、合規的內涵和意義
  二、企業合規體系的歷史演進
  三、刑事合規
  四、行政合規
第十七章  司法學範疇體系論
  一、司法學範疇體系構建的理論意義和學科意義
  二、對司法學範疇體系的分析研究
第十八章  司法學學科體系論
  一、司法學的概念、範圍及方法
  二、司法學學科的構建意義與發展歷程
  三、司法學的學科體系與基本內容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