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神經形態學圖譜(精)

  • 作者:李雲慶|責編:羅靜//劉新新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46351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91
人民幣:RMB 3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複雜,對該系統的學習和研究人員造成諸困擾。本書通過簡明的文字和330幅實驗結果的圖片介紹神經形態學方法並說明神經系統的結構,以闡明其功能。本書包括顯示神經組織內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基本形態特點的傳統染色技術,揭示神經纖維聯繫通(環)路的神經纖維束路示蹤技術,定位神經活動相關神經活性物質和受體分佈等化學神經解剖學內容的免疫組織化學技術、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技術和展現神經組織超微結構的電鏡技術及其觀察結果,形象直觀,便於理解、查找和記憶。
    本書可為神經形態學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參考,可供高等醫藥院校和生命科學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神經科學研究人員使用。

作者介紹
李雲慶|責編:羅靜//劉新新
    李雲慶,第四軍醫大學梁銶琚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並獲學士學位,1990年和1993年分別在第四軍醫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獲得博士學位。曾擔任兩屆(8年)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現任該學會副理事長、《神經解剖學雜誌》主編、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國際解剖學工作者協會聯盟(IFAA)副主席、國際形態學大會(ISMS)國際會議主席、亞太地區解剖學會(APICA)執委以及國際期刊《Frantiers in Neuroanatomy》副主編和《Molecular Pain》《Hist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Journal of Cherrfical Neuroanatomy》編委以及國內8種學術期刊編委等職務。

目錄
第一章  傳統神經形態學染色技術
  第一節  形態學染色技術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傳統形態學染色技術的常用方法
第二章  傳統神經形態學染色技術的結果
  第一節  周圍神經系統的染色
  第二節  中樞神經系統的染色
第三章  神經纖維束路示蹤技術
  第一節  神經纖維束路示蹤技術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神經纖維束路示蹤技術的常用方法
第四章  神經纖維束路示蹤技術的結果
  第一節  逆行示蹤劑標記
  第二節  順行示蹤劑標記
  第三節  熒光素示蹤劑標記
  第四節  活病毒示蹤劑標記
  第五節  神經束路示蹤技術的綜合應用
第五章  化學神經解剖學技術
  第一節  神經活性物質及其受體
  第二節  化學神經解剖學技術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第四節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技術
  第五節  受體定位技術
  第六節  神經科學研究技術的綜合應用
第六章  化學神經解剖學技術的結果
  第一節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第二節  免疫熒光組織化學染色
  第三節  免疫熒光組織化學多重染色
  第四節  轉基因小滑鼠記結果的免疫熒光組織化學染色
  第五節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染色
  第六節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綜合應用
第七章  電子顯微鏡技術
  第一節  透射電鏡技術
  第二節  免疫電鏡技術
  第三節  冰凍蝕刻技術
  第四節  冷凍電鏡技術
  第五節  掃描電鏡技術
第八章  電子顯微鏡技術的結果
  第一節  神經系統正常超微結構
  第二節  神經纖維聯繫示蹤結果的超微結構
  第三節  免疫組織化學反應陽性染色結果的超微結構
  第四節  綜合方法顯示神經纖維聯繫及其化學性質結果的超微結構
  第五節  其他電鏡觀察技術顯示的神經組織超微結構
主要參考文獻
縮寫詞及中英文對照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