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民日報記者說(採訪禮儀)

  • 作者:胡線勤|責編:周海燕//劉君羽
  • 出版社:人民日報
  • ISBN:9787511576897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8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媒體競爭日益激烈,採訪迎來重「禮」時代。人民日報記者集中集體智慧,經過多年研究總結,融合採訪學、禮儀學、心理學、系統學等學科,以當代文明禮儀的視角,從實現採訪目的出發,引導記者轉變思維觀念,改善行為方式,內練品質,外樹形象,營造「人和」境界,展示記者時代風範和人格魅力。
    本書闡述採訪禮儀基本原則與規範,從六種常用採訪形式著手,對發展變化中的媒體採訪交往實踐進行探索研究,將禮儀品質和採集技巧相結合,借鑒引用中外著名記者、禮儀專家、行業精英經典言論及實例,解析現代採訪禮儀的形式與內涵,分析普遍規律,尋找特殊規律,簡潔實用,能有效提高新聞工作者「四力」。

作者介紹
胡線勤|責編:周海燕//劉君羽
    胡線勤,中國報業雜誌社社長、總編輯,中國報業協會副秘書長。曾任人民日報記者,人民日報社辦公廳辦公室主任。在中央媒體發表新聞評論、專訪、通訊作品、攝影作品等2000多篇,其中56篇作品獲獎。代表著作有《瀟灑人生路》《劉九洲畫傳》等。

目錄
序言  愛國敬民知書達禮
引言
上篇  採訪禮儀概論
  第一章  採訪禮儀概述
    第一節  禮儀的基本概念
      一、禮儀的概念
      二、禮儀的傳承發展
      三、禮儀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採訪禮儀的含義
      一、「採訪」概述
      二、採訪對象
      三、採訪禮儀
    第三節  採訪禮儀的特徵
      一、採訪特點
      二、禮儀特徵
    第四節  採訪禮儀的原則及功能
      一、採訪者與採訪對象之間關係
      二、採訪禮儀的基本原則
      三、採訪禮儀的功能
    第五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顧邁南:先交朋友後作文
      實例二  特朗普:出門前思考你該換一條路還是換一雙鞋
      實例三  《名人面對面》:傷人自尊難奏效
  第二章  採訪禮儀分類及關聯
    第一節  採訪禮儀的分類
      一、以採訪形式分,可分為六種
      二、以傳播媒體分,可分為六種
      三、以採訪設備分,可分為五種
      四、以播報方式分,可分為兩種
    第二節  採訪禮儀與相關學科的聯繫及區別
      一、採訪禮儀與採訪技能
      二、採訪禮儀與人際關係學
      三、採訪禮儀與美學
      四、採訪禮儀與心理學
      五、採訪禮儀與肢體語言學
      六、採訪禮儀與民俗學
    第三節  學習採訪禮儀的途徑和方法
      一、加強文化素養
      二、注重品德修煉
      三、提高綜合能力
      四、積极參与實踐
    第四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周恩來:肢體語言能使溝通更加形象傳神
      實例二  貝羅尼:謙遜有禮是通向博學的階梯
  第三章  採訪日常禮儀基本要求
    第一節  自身形象禮儀
      一、儀容禮儀
      二、儀錶禮儀
      三、儀態禮儀
    第二節  公務交往禮儀

      一、公務交往中要把握好幾個關係
      二、公務交往中的幾個禁忌
    第三節  接待公眾禮儀
      一、接待基本禮儀
      二、會務禮儀
      三、握手禮儀
      四、鞠躬禮儀
      五、宣傳品禮儀
    第四節  公務環境禮儀
      一、環境整潔衛生
      二、舉止文明禮貌
      三、工作有序高效
      四、愛護公共財產
      五、力求言語文明
      六、維護公共環境
      七、注重細節禮儀
    第五節  採訪禮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基本對策
    第六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吉拉德:名片滿天飛那是拓展你的事業
      實例二  王志:要經得起觀眾的挑剔
中篇  常用採訪禮儀規範
  第一章  人物採訪禮儀
    第一節  人物採訪禮儀的含義
    第二節  人物採訪禮儀的基本規範
      一、協商專訪時間
      二、主動詢問禁忌
      三、著裝講究得體
      四、熱情拿捏有度,距離產生美
      五、目光溫和,注視位置適當
      六、提供化妝道具,耐心配合試鏡
      七、借用物品及時歸還
    第三節  人物採訪禮儀應當把握的品質內涵
      一、精心運籌,尊重從「案頭功課」做起
      二、知己知彼,爭取專訪成功
      三、以誠相待,對方願掏心裡話
      四、客隨主便,選擇適當訪談環境
      五、善於傾聽,不卑不亢順勢引導
      六、創造興奮點,挖掘深度報道
    第四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韋爾斯:共同話題與東方領導架起橋樑
      實例二  王志:在溫情追問中核實事實
      實例三  李小萌:隱私提問把握度
  第二章  會議採訪禮儀
    第一節  會議採訪禮儀的含義
    第二節  會議採訪禮儀的基本規範
      一、提前到場,「熟」能生巧
      二、遵守會場紀律,維護媒體聲譽
      三、聚精會神入會,不可半途而退

      四、管好手中設備,切勿妨礙秩序
      五、低調切入,防止「喧賓奪主」
      六、服從會場管理,友好協商解困惑
    第三節  會議採訪禮儀應當把握的品質內涵
      一、了解會議背景,不打無準備之仗
      二、既敢於「搶先」,又防止「劫持」失禮
      三、積極聯絡,廣結人緣
      四、外靜內動,文雅禮讓
    第四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段柄仁:「難纏」記者讓人憐愛
      實例二  王小丫:柔中帶剛「搶」新聞
      實例三  《東方早報》:精心入會抓「活魚」
  第三章  體驗採訪禮儀
    第一節  體驗採訪禮儀的含義
    第二節  體驗採訪禮儀的基本規範
      一、擼起袖子,轉換角色
      二、接受歷練,融入生活
      三、公道正派,預防偏激
      四、低調體驗,量力而行
    第三節  體驗採訪禮儀應當把握的品質內涵
      一、眼睛向下,真心實意問計於民
      二、擺正位置,不憑主觀意願改變事物發展方向
      三、以德為先,不以「引誘」違反法規
    第四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郭超人:滿懷激情踏著英雄的足跡成長
      實例二  趙拴:同農民打成一片才能採集到精彩細節
      實例三  周泓洋:伐木體驗悠著點
      實例四  《體驗三百六十行》:謹防犯罪式體驗
  第四章  電話採訪禮儀
    第一節  電話採訪禮儀的含義
    第二節  電話採訪禮儀的基本規範
      一、主動介紹簡潔實在
      二、充分準備列出提綱
      三、認真傾聽做好記錄
      四、保持聯絡及時反饋
      五、接聽電話文雅有禮
    第三節  電話採訪禮儀應當把握的品質內涵
      一、及時掌握相關技術,廣泛搜集電話號碼
      二、提問簡單易答,呼應彬彬有禮
      三、注重核實內容,杜絕錯誤漏洞
      四、電話採訪有禁忌,使用過濫遭人嫌
    第四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張亮:布希很樂意接受人民日報電話採訪
      實例二  亞洲媒體:提問設計要細斟酌
      實例三  范敬宜:富於聯想出華章
  第五章  網路採訪禮儀
    第一節  網路採訪禮儀的含義
    第二節  網路採訪禮儀的基本規範
      一、事先溝通,取得認同
      二、文書禮貌規範,言簡情真意切

      三、反饋迅速準確,推崇禮尚往來
      四、強化精品意識,恪守新聞道德
      五、嚴格程序,加強審核
    第三節  網路採訪禮儀應當把握的品質內涵
      一、強化責任,拒絕低俗炒作
      二、胸懷開闊,大肚「容網」
      三、注重全能訓練,提高綜合能力
      四、加強互動,廣交網友
      五、樹立全球化理念,維護綠色生態
    第四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  王軍:電子郵件採訪亦精彩
      實例二  范正偉:反思網路時代的媒體責任
      實例三  網民:記者別「忽悠」公眾
  第六章  隱性採訪禮儀
    第一節  隱性採訪禮儀的含義
    第二節  隱性採訪禮儀的基本規範
      一、爭取公開方式,先「禮」后「兵」
      二、領導認可,組織配合
      三、「禮」直氣壯,坦然應對
      四、不設「陷阱」,以仁取義
      五、防患未然,確保安全
    第三節  隱性採訪禮儀應當把握的品質內涵
      一、實事求是防止感情用事
      二、善意「謊言」用大愛編織
      三、遵守法規防止侵權
      四、采寫翔實報道回報公眾
    第四節  實例分析提示
      實例一卡特:為何在拍攝照片獲獎后自殺
      實例二《焦點訪談》:介入暗訪揭開「路霸」面紗
      實例三《新聞調查》:不能以目的的正當而不擇手段
下篇  媒體採訪交往禮儀實踐
  第一章  學會說話營造真誠和諧氛圍
    第一節  學會說話與營造和諧氛圍
    第二節  學會說話基本禮儀
      一、尊重他人
      二、談吐文明
      三、溫文爾雅
      四、寬容和諧
      五、耐心聆聽
    第三節  把握日常交往中說話藝術
      一、講究說話的角度
      二、講究讚揚的技巧
      三、講究對話的語氣語調
      四、改善命令式和否定式方法
      五、講究拒絕的技巧
      六、講究閑談的方式
      七、靈活運用禮貌用語
  第二章  當好新聞發言人角色展示媒體形象
    第一節  新聞發言人在信息傳播中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  新聞發言人應遵守基本職業操守

    第三節  怎樣當好新聞發言人角色
      一、儀錶得體,塑良好之形
      二、收集輿情,盡擔當之責
      三、引導輿論,立大局之位
      四、與時俱進,領傳播之先
  第三章  把握視頻直播彰顯職業風範
    第一節  視頻直播在媒體融合發展中重要意義
    第二節  視頻直播者就是媒體形象代言人
      一、關於站姿
      二、關於眼神
      三、關於表情
      四、關於服裝
      五、關於化妝
    第三節  著力培養視頻直播禮儀素養
      一、提升角色轉化能力
      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三、提升專業技術運用能力
      四、提升政策法規執行能力
      五、提升全局把控能力
  第四章  善待社交媒體拓展傳播效能
    第一節  善待社交媒體與拓展傳播效能
    第二節  社交媒體基本禮儀是遵守核心價值觀
    第三節  善待社交媒體重在運用平台禮儀
      一、社交網路禮儀
      二、微信禮儀
      三、微博禮儀
      四、郵件傳真禮儀
  第五章  做好調查研究講究禮儀習俗
    第一節  調查研究與禮儀習俗
    第二節  調查研究首要任務是營造和諧氛圍
      一、恪守職業道德,敢於秉筆直言
      二、贏得領導支持,上下形成合力
      三、堅持實事求是,不摻個人雜念
      四、採取靈活方式,注重實際效果
    第三節  調查研究應當具備禮儀涵養
      一、培養質疑素養
      二、保持平和心態
      三、善於誘導深入
      四、挖掘社交資源
  第六章  規範涉外宣傳維護國家尊嚴
    第一節  涉外宣傳與國家尊嚴
    第二節  涉外宣傳秉持求同存異尊重禮儀原則
      一、求同存異尊重禮俗
      二、儀錶得體注重形象
      三、遵守時間不得失約
      四、慎重提問尊重隱私
      五、嚴格執行外事紀律
      六、以右為尊女士優先
      七、認真核實精確翻譯
    第三節  涉外宣傳著重培育自尊自愛民族精神

      一、不卑不亢,自尊自愛
      二、客隨主便,和而不同
      三、慎重表態,信守約定
      四、放眼全球,博古通今
      五、保護環境,愛護動物
  第七章  禮儀實踐案例經典
    透視經典一  觀眾:視頻直播「著裝門」有損大台聲譽
    透視經典二  《南方周末》:維護穩定也要有眼光有膽識
    透視經典三  王克勤:500 萬元身價來由
    透視經典四  《新聞調查》:樹立平衡平等平靜的理念
    透視經典五  吳綺敏:隨中央領導出訪的日子
    透視經典六  楊瀾:最高貴的格調是自然真誠
    透視經典七  古龍:為人處世中距離是一種藝術
    附:禮儀小常識
    稱呼的種類
    幾種稱呼的正確使用
    自我介紹禮儀
    常用禮貌語言
    女走一條線,男走兩條線
    迎客:在哪裡迎接
    怎樣送客最得體
    乘坐小轎車基本禮儀
    聊天六忌
    寒暄:基本「客套」不可少
    拜訪時怎樣敲門
    迎送語
    敬酒:從俗原則與基本順序
    中國古代稱呼親友用語
    工作餐三大原則:簡單快捷、適度交流、吃相優雅
    手機簡訊有講究
    探望病人注意選擇贈送禮品
    不要隨意打斷別人問話
    「三庭五眼」規律
    常用簡訊不忘禮儀
    讓稱呼更暖心
    怎樣稱呼陌生人
    稱呼外賓基本禮儀
    信守約定:維護自我尊嚴
    國外常見禮節
    注意數字的忌諱
    顏色的忌諱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