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觸感審美(新媒介時代的文藝接受與批評)

  • 作者:李紅春|責編:王小溪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12116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0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新媒介時代的文藝接受與批評為研究對象,立足於「觸感審美」這一核心概念,具體探討了新媒介文藝活動在時空結構、文本形態、人機互動、審美經驗、批評標準和批評話語等方面的嬗變與重構。

作者介紹
李紅春|責編:王小溪
    李紅春,男,山東德州人,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學博士,紐約大學訪問學者。已出版《自由空間與審美話語——社會領域分化中的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等學術著作3部;主持省部級社科項目3項;先後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多項獎勵。多次赴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新媒介審美活動的空間形態
  一  移動空間的形成及其效應
  二  空間遊戲與空間辯證法
  三  「自我導向」的審美新範式
第二章  新媒介美學文本的多元特徵
  一  存在形式的准心靈特質
  二  文本內容的「自我現象化」
  三  文本生成的事件屬性
  四  文本制式的「可播撒」特性
第三章  新媒介審美體驗的三重轉化
  一  網聯受眾與受眾的公眾化
  二  人機複合與增強主體
  三  本體論信任與觸感審美
第四章  新媒介語境下的藝術本質重構
  一  誰在拆解藝術的審美本質
  二  三種常見的拆解方式
  三  強行拆解的理論困境
  四  重構藝術的審美本質
第五章  新媒介時代的藝術價值轉換
  一  問題的提出及其理論背景
  二  藝術「參與價值」的釐定
  三  作為技術服務者的藝術家
  四  從「心神渙散」走向「深度捲入」
第六章  新媒介語境中的抵抗式閱讀及其困境
  一  「讀者閱讀」緣何重要
  二  立足邊緣、旨在批判的閱讀策略
  三  以理性釋義主導的閱讀方式
  四  批判閱讀能否兼容審美
第七章  新媒介時代文藝批評的自我批判
  一  為什麼要自我批判
  二  自我批判的四個焦點
  三  對病癥根源的深掘
  四  自我批判的寬度、深度與限度
第八章  新媒介時代文藝批評性質的重構
  一  從「審判者」轉向「對話者」
  二  從訴諸「理性」走向推崇「體驗」
  三  對多元話語格局的肯定
第九章  新媒介時代的媒體批評論爭
  一  媒體批評的正、負面清單
  二  掙扎在非議中的「酷評」
  三  備受呵護的網路文藝批評
第十章  新媒介語境下文藝批評標準的自省
  一  對馬克思主義批評標準的再次召喚
  二  面向自我,還是守護他者
  三  文藝批評轉型如何響應社會現實
第十一章  新媒介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文論建設
  一  從認識論走向生存實踐論
  二  從二元對立走向多元中和
  三  從絕對主體走向情境主體

  四  從「文本」走向「生活」
  五  從文學期刊走向大眾傳媒
第十二章  新媒介時代的典型理論及其批評價值
  一  「總體性」對典型理論的籲求
  二  彌合審美批評與文化批評的裂隙
  三  當代文藝實踐要求典型理論返場
  四  重塑民族形象,助推國『際交流
  五  培育思想家型的文藝批評家
第十三章  新媒介在文化生態建設中的作用
  一  作為文化事實的「文化傳媒化」
  二  理論界對傳媒的多重質疑
  三  大眾傳媒與文化結盟的可能性
  四  營造良好的媒介文化生態
第十四章  新媒介中的「真實」及其審美內涵
  一  生活原生態的凸顯
  二  作為危險符號的「真實」
  三  現代文化心理對「真實」的籲求
  四  社交媒介對生活原態的推送
第十五章  新媒介語境下的跨文化批評實踐
  一  美國電影中的「特朗普焦慮」
  二  「東方主義」在美國電影中的嬗變
  三  《換子疑雲》對父權文化的深層批評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