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聚合物共混複合改性簡明教程(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劃教材)/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列

  • 作者:編者:傅強|責編:王婧//楊菁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25362
  • 出版日期:2023/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0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聚合物共混複合改性是拓展聚合物功能、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並獲得新材料的重要方法。本書從聚合物共混改性熱力學出發,在闡述共混物相容性、相形態和界面結構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形態和結構的調控手段及其對性能的影響,以及共混物的製備方法和加工工藝,幫助讀者建立高分子材料加工-結構-性能三者之間的緊密聯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介紹聚合物複合材料相關知識,涵蓋填料的類型和表面改性、界面設計及性能調控等,並以兩類典型的複合材料體系(連續纖維增強和無機粉體改性)為例,深入淺出地介紹聚合物複合材料的結構設計方法和性能調控手段。由於聚合物共混複合材料的多尺度和多層次結構調控及定製是共混複合改性的核心,因此本書力求將「定構」的思想融入各部分內容。本書既包含有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又介紹了共混複合改性的最新研究進展,可以作為一本基礎與應用緊密結合的教學和科研參考書。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高分子專業及其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或碩士研究生的參考書,也可供從事高分子材料研究、成型加工、複合材料設計及新產品開發等領域的科研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傅強|責編:王婧//楊菁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聚合物共混複合改性的重要性
  1.2  聚合物共混複合的基本概念
  1.3  聚合物共混複合材料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理論
  2.1  聚合物共混物的熱力學相容性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相的熱力學穩定性
    2.1.3  影響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因素
  2.2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熱力學理論
    2.2.1  Flory-Huggins平均場理論
    2.2.2  EOS理論
    2.2.3  兩種相容性理論的比較
    2.2.4  其他相容性理論
  2.3  聚合物共混物相分離機理及動力學
    2.3.1  成核與生長機理
    2.3.2  不穩分相機理
    2.3.3  相分離后結構的粗大化機理
  2.4  特殊條件下聚合物共混體系的相行為
    2.4.1  黏彈相分離
    2.4.2  剪切流動對相分離的影響
  2.5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研究方法
    2.5.1  濁度法
    2.5.2  光學顯微鏡法
    2.5.3  電子顯微鏡法
    2.5.4  玻璃化轉變溫度測定法
    2.5.5  散射法
    2.5.6  動態流變學方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態結構
  3.1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態結構
    3.1.1  共混物相形態的類型
    3.1.2  二元共混物的典型相形態
    3.1.3  共混物的相反轉行為
    3.1.4  含結晶組分共混物的形態結構
    3.1.5  三元共混物的複雜形態結構
    3.1.6  共混物相形態的表徵技術
  3.2  加工中共混物的形態發展與調控
    3.2.1  影響共混物相形態的因素
    3.2.2  加工過程中共混物形態調控新技術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設計與增容
  4.1  聚合物共混物界面的基本概念及性質
    4.1.1  界面的形成
    4.1.2  界面層厚度
    4.1.3  界面層的性質
  4.2  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增容改性

    4.2.1  聚合物共混體系界面設計方法
    4.2.2  增容劑及其種類
    4.2.3  增容劑的作用
    4.2.4  共混物非反應型增容的實例
  4.3  聚合物共混物的反應型增容改性
    4.3.1  反應型增容的類型及特點
    4.3.2  反應性加工及其在共混物增容改性中的運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
  5.1  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學性能
    5.1.1  共混物的熱-力學性能
    5.1.2  共混物的彈性模量和機械強度
    5.1.3  共混物的屈服
    5.1.4  共混物的衝擊性能
  5.2  共混物的其他性能
    5.2.1  光學性能
    5.2.2  氣體阻隔性能
  5.3  聚合物共混物性能的預測
    5.3.1  並聯與串聯模型關係式
    5.3.2  共混物性能-組分關係的Nielsen公式
  5.4  高性能聚合物共混物的設計:向大自然學習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工藝實現與加工設備
  6.1  聚合物共混物製備技術
    6.1.1  發展歷史
    6.1.2  共混方法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重要性
    6.1.3  聚合物共混方法的分類
  6.2  聚合物物理共混的工業實施
    6.2.1  固態粒(粉)共混
    6.2.2  熔體共混
    6.2.3  新型熔體共混方法
  6.3  物理-化學共混方法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聚合物粉體填充改性
  7.1  粉體填料的基本性質
  7.2  填料分類、特點及用途
    7.2.1  常用粉體填料品種及特性
    7.2.2  主要功能性填料品種及特性
  7.3  粉體填料的表面處理
    7.3.1  填料表面作用機理和表面處理劑
    7.3.2  表面處理劑的分散包覆技術
    7.3.3  粉體填料的其他表面改性方法
    7.3.4  聚合物基體的增容改性
  7.4  填充聚合物的結構與性能
    7.4.1  填充聚合物的構成
    7.4.2  粉體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形態
    7.4.3  填料與樹脂的界面

    7.4.4  填料對熱塑性塑料的綜合影響
  7.5  典型的填料改性舉例
    7.5.1  無機剛性粒子增韌聚合物基複合材料
    7.5.2  導電複合材料
    7.5.3  導熱複合材料
    7.5.4  阻燃聚合物複合材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非連續纖維增強改性熱塑性聚合物
  8.1  概述
    8.1.1  纖維增強熱塑性聚合物的原材料及其特點
    8.1.2  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分類
    8.1.3  非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的結構形式
  8.2  非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的增強機理
    8.2.1  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模量和強度
    8.2.2  非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應力傳遞理論
    8.2.3  單向短纖維複合材料的彈性模量和強度
    8.2.4  空間隨機取向短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彈性模量和強度
  8.3  短纖維增強聚合物基複合材料製備技術
    8.3.1  短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製備方法概述
    8.3.2  製備短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的雙螺桿擠出機結構特點
  8.4  長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製備技術
    8.4.1  概述
    8.4.2  長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造粒技術
    8.4.3  長纖維增強在線配混並直接成型技術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
  9.1  用於製備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填料種類
    9.1.1  零維納米填料
    9.1.2  一維納米填料
    9.1.3  二維納米填料
    9.1.4  雜化納米填料
  9.2  納米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9.2.1  溶膠-凝膠法
    9.2.2  原位聚合法
    9.2.3  共混法
    9.2.4  插層法
  9.3  納米複合材料的性能
    9.3.1  力學性能
    9.3.2  熱穩定性
    9.3.3  阻燃性能
    9.3.4  氣體阻隔性
    9.3.5  導電性能
    9.3.6  介電性能
    9.3.7  導熱性能
    9.3.8  相變儲熱性能
    9.3.9  形狀記憶性能
    9.3.10  力學或功能的自修復性能
  9.4  結語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