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日本文化核心(精)

  • 作者:(日)松岡正剛|責編:李伏媛|譯者:薩企
  • 出版社:岳麓
  • ISBN:9787553817002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日本文化」是松岡正剛常年以來都在深耕的課題,作為當代日本文化研究的領軍人物、編輯泰斗,松岡先生常年參與多種文化領域的觀察、實踐經驗,也讓他能夠以多視角、多層次,去拆解日本文化的演變路徑。本書正是「松岡日本論」的集大成之作。
    全書從剖析日本神話的構造開始,反思其所引申而出並帶來的一系列可能,繼而深入探尋近代日本的構造,在一條縱貫萬年的文明延展線上,總結出了生動的日本形象。
    日本文化既是單一的,又是多樣的,它在吸收、斬斷、重塑的時代循環之中,不斷豐富自己、革新自己、回歸自己。簡單易懂的方式並不能深刻理解日本,一定要正視日本文化中深邃、曖昧的部分,才能掌握日本文化的精髓。全書以松岡獨特的編輯思維,層層過濾掉世人經常流於表面的日本認知,為我們凝練出一幅關於和風的精緻剪影。

作者介紹
(日)松岡正剛|責編:李伏媛|譯者:薩企

目錄
前言  日本文化的解讀器
第一講  立起圓柱
  「黑船」的正確解讀方式——稻子、鐵、漢字
  三隻「黑船」給日本帶來了什麼?
  圓柱之國
  「立柱」文化的起源
  「結」與「產靈」
  地鎮祭與「產土」
  祖國與常世
  作為「客神」出現的日本的各方神聖
  近代日本的圓柱
第二講  越過和與漢的邊界
  來源於漢,卻漸行漸遠
  日本史上最早也是最大的一起文明事件
  漢語學習運動
  對漢語的「混音」效果處理
  雙重規格
  紀貫之的革命
  《和漢朗詠集》的「比較」
  陳設  款待  舉止
  國風的產生
  追憶「古意」
  「日本·解讀器」不起作用了
第三講  祝禱與豐收
  常民的生活與米
  秧苗的技術革新
  稻魂的神化
  祭祀典禮的原型
  「正月」的慶祝方式
  日本人的往來觀念
  年糕與「開動啦」
  新嘗祭的梗概
  大嘗祭的秘密儀式
  古代的稻米管理
  稻子與麥稈的博物館
第四講  神與佛的調和
  多神多佛並存的國家
  是寬容,還是沒有信念?
  日本的信仰就是諸教混合
  多神多佛與八百萬的神靈
  「剪輯&混響」手法
  類推出來的神佛調和
  神的正身
  佛的容納
  「顯密體制」與「日本的靈性」
  「佛的展示」與「神的感知」
第五講  和諧與粗暴
  安靜的事物,粗暴的事物
  「和」與「Yamato」與「日本」
  「Nihon」與「Nippon」的區別

  國號「日本」的成立
  為什麼日本又是「Yamato」呢?
  和睦的天照大神與粗暴的須佐之男
  兩個萬神殿的故事
  荒與游
  寂
  數寄
  侘
第六講  漂泊與邊境
  重視邊緣的日本
  在原業平與《東下》
  歌枕與「流行歌曲」中的地方之美
  中世的「網路」
  從漂泊者蛭子到萬人敬仰的惠比壽
  「無常」與「惻隱之心」
  「風雅」與「鄉土」
  對「變幻」和「失敗」的寬容
第七講  型·間·拍子
  「型」是什麼?
  日本獨特的統一旋律
  伸縮自如的間拍子
  「形代」「物實」「憑座」
  「定型」的成立
  秘傳的型
第八講  小小的我
  寶可夢精靈與輝夜姬
  小小的神=少彥名神
  「小小的」與「可愛的」
  扇子  手帕  端唄
  昭和的那些小小的東西
  與「極簡主義」的不同
  「小丫頭」的衝擊
第九講  模仿與學習
  日本人從古至今是如何學習的?
  官的儒學,民的佛教
  江戶時代的讀寫與珠算
  道理與理屈
  義理人情的局限
  外國人的功績
  被發現的日本美
  《教育敕語》與國體
  世阿彌的「物學」
  為了接近真實而進行的模仿
第十講  某種根源
  「家」作為一個品牌
  日本的家,都是大有文章的
  聖德太子與「國家」
  公家的序列
  武家的成立
  承久之亂,一個分岔路口

  《黎明之前》想要說的事
  見證了「家之亡」的森鷗外
  家元制系統
  茶道的傳承與家
  親分子分與俠客們
第十一講  回歸另類
  氣魄傾奇者的出場
  婆娑羅的譜系
  阿波羅式的、狄俄尼索斯式的日本
  一休的「過差」與「中道」
第十二講  市與庭
  請好好看看日本的庭院
  神庭  齋庭  市庭
  從市庭到市場
  貨幣就是「護身符」
  作為供奉之物的「幣」
  支付與祓除
  貨幣經濟的到來
  金之東國,銀之上方
  戰國武將的經濟改革
  日本的株仲間
第十三講  修邊幅
  究竟什麼是「文化」?
  通向日本文化的三條甬道
  做好準備,擺脫界限
  作為文化樣式的「樣」
  關於日本mode的表達
  日本文化的形與振
  ?與野暮
  九鬼周造所探究的「寂」
  俊俏的男子,俠氣仗義的女子
第十四講  新聞與搞笑藝術
  一個需要笑聲的社會
  時事以及諷刺的歷史
  宰司與詔敕
  遺留在祝詞當中的情報文化起源
  搞笑的原點有神令
  漫才的誕生
  社會文化的物化傾斜
  編輯力與情報
  「贊」磨滅了什麼
  找回信息文化的原動力
第十五講  經世濟民
  「癥狀」開始擴散
  被虛構支配的日本
  權力消失不見了
  沒有哲學的權力構造
  被沃爾夫倫所遺漏的
  關於「日本概念」的再檢討
  比修身更重要的是格物致知

  「經濟」的原貌
  景氣與經營,曾經都是藝術
第十六講  編輯面影
  對「面影」情有獨鍾的日本人
  說是「沒有」,但還是「有」的東西
  面影與空虛
  內村鑒三與「兩個J」
  清澤滿之構想的「二項同體」
  絕對矛盾的自我同一與朕兆未萌的自己
  脫離西洋式的思考
  編輯了面影的日本
  編輯出來的日本形象
後記
圖版收錄一覽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