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緣人生(行走在哲學與出版的路途上)(精)/楊耕文集
內容大鋼
《書緣人生:行走在哲學與出版的路途上》,是作者學術生涯與出版生涯的回顧,作者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深耕細作,成果豐碩,同時,具有哲學情懷的楊耕,對出版業發展提出了前瞻性思考,銳意改革、開拓創新,推動了大學出版業體制改革。本書從作者的學術自述、學術演講、記者對作者的採訪,以及報刊對作者的介紹、評價的材料中精選出來編輯而成的。
作者介紹
楊耕|責編:朱華華
楊耕,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與研究》總編輯,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哲學)組長。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代表作為《關於馬克思哲學理論主題和體系特徵的再思考》《重新理解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及其革命性變革》《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主題、理論基礎和理論結構的再思考》《德里達:從解構主義轉向馬克思主義》;先後出版學術著作20部,代表作為《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反思》;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等7項;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等獎項8項。
目錄
學術自述
從往事門前走過
——我的學術自述
馬克思的思維方式與馬克思哲學的存在方式
——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
人物介紹
名師剪影:楊耕
哲學家:楊耕
著名哲學家:楊耕
出版企業家:楊耕
學術名家:楊耕
封面人物:楊耕
當代學林:楊耕
首席專家:楊耕
學者:楊耕
楊耕:「鍾情」哲學
楊耕:重讀馬克思
楊耕:重讀·重建·重生
楊耕:學問人生
楊耕:與哲學連成一體
楊耕:哲學之「旅」
楊耕:把哲學融入生命活動之中
思想評介
用創造性思維進行馬克思主義研究
以深入的學理把握現實中的時代
——讀「楊耕作品系列」
實踐、歷史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沉思
——「楊耕作品系列」的意義和地位
需要勇氣的對話性探索
構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高地
——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
以實踐本體論為基礎重構馬克思主義哲學
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
非體系化哲學的體系化建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研究:歷史演變與基本問題》的學術主題與理論意義
突破「原著導讀」的局限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群的全景展現及深層研究
讓馬克思哲學「活」在當代
有為的價值取向
——讀《理性與激情》
理論對話
建構哲學空間雕塑思維個性
「光榮的路是狹窄的」
——訪楊耕教授
哲學對我足夠「深情」
——訪楊耕教授
馬克思:從「天上」回到「人間」
——楊耕教授談《馬克思傳》
馬克思:現代哲學的開創者
唯物主義歷史觀:本質特徵和當代意義
——訪楊耕博士
馬克思哲學:我們時代的真理和良心
——訪楊耕教授
今天馬克思仍然「在場」
未來不能沒有馬克思
哲學家的當代良心和使命
——訪楊耕教授
深化對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認識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楊耕教授解讀中共十六大報告的主線、靈魂和主題
哲學演講
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五個重大問題
——在南京大學的演講
哲學的位置在哪裡
——在武漢大學的演講
哲學的顯著特點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徵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
哲學理論主題的根本轉換與理論空間的重新建構
——在日本一橋大學的演講
歷史規律研究中的三個重大問題
——在中山大學的演講
「人的問題」研究中的五個重大問題
——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演講
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的形成、特徵和缺陷
——在復旦大學的演講
后現代主義的實質及其歷史背景
——在吉林大學的演講
出版實踐
楊耕:行走在哲學與出版的路途上
在學術傳播與市場運作之間
體制創新:開啟出版產業發展之路
大學出版社:抓住機遇與破解困局
向現代出版企業邁進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組建一周年紀實
創新激發出版活力
改出活力、實力、競爭力
——-寫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成立一周年之際
破繭成蝶的美麗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