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什麼是工業工程/走進大學

  • 作者:編者:周德群|責編:王曉歷
  • 出版社:大連理工大學
  • ISBN:9787568538831
  • 出版日期:2023/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0
人民幣:RMB 3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什麼是工業工程?》是一本面向准大學生及家長的科普書籍,編者以准大學生及家長報考大學選擇專業為出發點,站在他們對大學專業認知尚不清晰的角度,一改嚴謹繁複的教科書式的專業講解,通過充滿趣味性的敘事方式,讀者可以輕鬆地了解工業工程專業的特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能力要求以及就業前景。
    這是一本從非大學生角度介紹專業知識的書籍,對於高考學生和家長,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你了解這個欣欣向榮的專業,讓孩子們找准興趣,更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對於一般讀者,本書提供了深入淺出的介紹,讓讀者了解這個應用廣闊的專業,或許你的工作崗位也能用上工業工程的方法,來提高效率、改進質量、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

作者介紹
編者:周德群|責編:王曉歷
    周德群(1963-),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特聘教授,現任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能源軟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高校優秀社科創新團隊「能源環境經濟與政策」帶頭人。兼任國際能源經濟學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理事兼能源經濟與管理分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工業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系統科學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榮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江蘇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年度人物、徐州市「十大傑出青年」、徐州市「新長征突擊手標兵」等榮譽稱號。長期從事能源軟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統工程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不確定條件下我國能源開發、利用和儲備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首席專家,圍繞能源戰略、礦業城市、能源效率等領域先後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軟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等重要課題20余項。在Energy Policy、Energy Economics、Applied Energy、《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經濟學動態》《中國工業經濟》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50余篇,出版《中國能源效率研究》《能源軟科學研究進展》《低碳發展政策:國際經驗與中國策略》《效率視角下的中國節能減排問題研究》《中國礦業城市研究:結構、演變與發展》《系統工程概論》等多部著作,成果被同行引用400余次。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江蘇省科技進步獎、國家統計局科技進步獎、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等多項獎勵。提交的決策咨詢報告得到中央及有關部門領導的重視。

目錄
工業工程的前世今生
  工業工程的初心——提高效率
    泰勒的鏟子——大小有講究
    吉爾布雷斯的砌磚術——高低各不同
    動作標準化——分工帶來效率
    摩登時代——福特生產線與效率革命
  工業工程的境界——運籌帷幄
    數學規劃問題——找到最優結果
    排隊的學問——縮短等待時間
    工廠布置——找到最省空間布局
    進度控制——關鍵路線與最短時間
    庫存問題——少占資金,保障供給
  工業工程的使命——系統優化
    工作研究與流程優化——破解影響效率的各種因素
    設施規劃——優化配置各種資源
    計劃與控制——合理調度人、財、物、信息
    質量與可靠性——確保產品高品質與系統運行可靠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應鏈整體效能
工業工程的核心理念
  工業工程的價值追求——成本與效率
    精益生產——制約浪費的「有形之手」
    效率優化——提高效益的「無形思維」
    均衡協調——降本與增效的辯證統一
  工業工程的核心意識——問題與改革
    診斷問題的「眼睛」
    分析問題的「工具」
    解決問題的「思維」
  工業工程的卓越追求——工作簡化與標準化
    工作簡化——最簡單的才是最好的
    工作專業化——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工作標準化——可固化、可複製與可推廣
  工業工程的心智模式一系統思維與全局最優
    系統觀念——大處著眼
    持續改進——小處著手
  工業工程的不變初衷——以人為中心
    以人為本——充分挖掘人的潛能
    環境意識——完全保障人的權益
工業工程的專業訓練
  橫跨多學科——工業工程人才培養理念
    工業工程是「新工科」還是「新文科」?
    工業工程向哪些行業輸送著精英人才?
  縱深有要求——工業工程基礎知識學習
    管理是工業工程觀察世界的視野
    數學是工業工程描繪世界的語言
    系統是工業工程理解世屏的邏輯
    電腦是工業工程改變世界的工具
  面向新時代——工業工程主要專業方向
    智造源自數據驅動——智能製造與數據分析
    物聯勝於決策優化——物流管理與供應鏈優化
    質量志在全面管理——質量管理與可靠性

  實踐出真知——工業工程實踐教學環節
    打造專屬小錘——工程實踐探索創新
    賽場小試牛刀——課程設計競賽
    職場「第一桶金」——企業生產實習
無處不在的工業工程
  製造領域——從傳統生產到工業
    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線的誕生
    豐田靠什麼打敗了北美汽車業三巨頭?
    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數智化」生產
  能源領域——智慧能源引發能源革命
    電力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
    「靠天吃飯」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如何併網?
    我國電網智能化之路
  物流領域——從「人到貨」到「貨到人」的轉變
    快遞是如何被送到你手上的?
    無人倉中穿梭的機器人
  交通出行——精準高效的交通指揮棒
    陸地出行:智慧調度網約車,讓夫下沒有難打的車
    航空出行:航班為何相見時難別亦難,如何解決?
助力中國「智」造的工業工程
  工業從「制」到「智」的轉變
    轉變背景——「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
    轉變動機——「數」說製造
  揭開智能製造的神秘面紗
    物聯網——無處不在的信息互聯
    數字孿生——虛擬世界的「雙胞胎工廠」
    工業大數據——讓機器更「聰明」
  站在精益生產肩膀上的智能製造
    兩大法寶——準時生產和全員參與改善
    精益生產——改變世界的機器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智能製造「看」得更遠
  智能製造與工業工程的強強聯手
    智能工廠規劃——系統思維及實施方法
    智能計劃與控制——奇妙的運籌優化能力
    智能「質」造一現代質量管理新理念
邁向未來的工業工程
  模塊化——驅動IE學科新發展
    模塊化設計
    模塊化生產
    模塊化組織
    模塊化系統
  數字化——激發IE學科新活力
    客戶需求數字化
    產品設計數字化
    供應商集成數字化
    生產製造數字化
  自動化——賦予IE學科新動能
    自動化軟體
    自動化硬體
    自動化系統

  智能化——確立IE學科新地位
    生產智能化
    產品智能化
    管理智能化
    服務智能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