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立足高原守正創新(阿壩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教師論文集)

  • 作者:編者:楊瑞洪//黃洋//馬小勇|責編:郝剛
  • 出版社:遼寧美術
  • ISBN:9787531491125
  • 出版日期:2021/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3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立足高原·守正創新——阿壩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教師論文集》依然按照學術性、前沿性、文獻性的思路編輯,全書內容包括阿壩師範學院美術學院44位教師的一百余篇論文,從各個角度進行美術教育研究。現代設計在全球化語境下,更重視在傳統的民族文化的繼承中尋求突破,找到創新的支點。強調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的融合,注重原創設計的價值,通過現代設計對傳統圖式符號審美元素的運用,在傳承與保護的基礎上,運用民族高校的人才優勢和地方資源優勢,開發出具有藏羌民族文化內涵的、更具有民族工藝審美韻味的設計元素,使古老的民族文化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利用地處四川西北高原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地理優勢,深入挖掘豐厚的藏羌文化藝術資源,運用現代設計理念,探索藝術設計教學新的途徑。

作者介紹
編者:楊瑞洪//黃洋//馬小勇|責編:郝剛

目錄
筆墨情趣寫意生活
  ——讀蔣悅汶川行紙本水墨寫生作品
當代中國油畫東方審美價值的建構
  ——關於中國油畫本土性與當代性的思考
現代設計在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求發展
  ——藏族羌族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精品課程實踐啟示之一
繪畫與裝飾造型的完美結合
  ——淺析陳洪綬人物畫藝術造型中的裝飾性
羌繡起源小議
試論中國的彩陶藝術
關於羌族民間美術創新保護的現實思考
民族地區高校環境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建構
羌族造型藝術審美研究
論藏族織?藝術的文化特色與內涵
基於「四個回歸」背景下藏羌剪紙在美術本科教育中的價值初探
  ——以阿壩師範學院為例
鄉村振興戰略下藏族織?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思考
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中西方繪畫色彩之比較
公共藝術的多維發展
試從「形神論」看六朝與唐代的山水畫
淺談印象派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美術教育課程結構與體系改革——基礎素描
從地域性和時尚性看羌族文化旅遊服飾紀念品設計
羌族特色旅遊紀念品的設計前景
唐代婦女服裝的特徵與風尚
中國傳統色彩的再認識
藝術院校與民族民間美術的保護與傳承
《刷勒日》圖經中的羌族服飾形制的演變
環境設計專業「進階式全項目」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基於企業標準的環境設計SBMF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羌族服飾的文化特徵解讀——以茂縣境內羌族差異服飾為例
合理利用「圓通制」助推電商視覺專業模塊化教學改革
利用「圓通制」規範電商App平台視覺設計
羌族特色民宿旅遊可視化開發探索
羌?在旅遊工藝品設計開發中的應用研究——以包為例
新民藝設計的應用研究——以羌?為例
高校美術課程傳承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路徑研究
  ——以阿壩師範學院羌族納啵特色課程為例
淺析敦煌飛天藝術形象從審美角度對包裝設計的啟示
現代標誌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應用
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營造對當代旅遊環境設計的啟示
素質教育在高校書法教學中的途徑與方法
再論文人畫「隸家」的說法
劍閣覺苑寺壁畫山水賞析
美術資源在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中的價值研究
民族地區高校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地方美術教育
羌?圖案視覺審美研究
淺析哲理性廣告語的表現方式
碑刻前的碑刻——中國古代碑刻探源

中國書畫拍賣與中國經濟實力——從張大幹的藝術拍賣談起
武則天的「無字碑」真的無字嗎
格林伯格與形式主義繪畫觀
走向西部的先行者——早期創作少數民族題材的畫家初探
美術教育實用類繪畫教學初探
大學校園景觀設計——從「新陳代謝」到「共生」
論高校新校區校園文化景觀設計的適應性
論高校校園文化景觀與校園人文環境建設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的數字化保護
高校美術類課程課堂教學空間的社會學分析
以課程目標為導向的多維教學實踐——以《人像素描》為例
淺談明代徽派木刻版畫藝術
論四川岷江上游羌族民間剪紙藝術的風格特徵
桃坪羌族民居建築文化內涵初探
管窺羌族納啵服飾藝術「羊角」圖案的美學意蘊
阿壩藏族羌族傳統造型藝術數字化表現創新應用研究
BIM在室內設計專業中的三維表現和施工一體化設計
BM系統一體化表現在室內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的普及措施研究
藏式元素在現代餐飲空間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吳為山雕塑的大寫意
淺談藏傳唐卡
兼容並包,創新發展——記唐卡繪畫的流變
阿壩地域題材的中國畫創作中的筆墨形態探析
論羌寨民居的藝術美感
九寨溝自然景觀的美學研究
淺析羌族傳統圖案在旅遊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
羌族羊角圖案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民族地區高校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與培養
淺析室內設計專業人體工程學教學創新
淺析景觀設計專業人體工程學的教學改革
淺析元代造型鑒賞與工藝美學價值
淺析中國畫與唐卡的裝裱審美異同
華美背後的審美流變——唐卡裝裱的審美追求
一位雕塑大師的英雄主義——試分析布德爾的雕塑藝術
藏族手工藝在當下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的可能性研究
基於非遺視野淺析藏紙的生產性保護研究
手工藏紙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綜合應用研究
非遺視野下傳統手工藏紙傳承創新與綜合應用研究
淺談昆明地鐵空間設計
水磨古鎮視覺形象調研
民族地區校園文創產品的設計研究——以阿壩師範學院為例
論羌?圖案在現代產品中的運用
論羌?元素與現代產品的融合
線描在小學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重要性
數碼繪畫軟體在高校美術基礎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丙烯畫的繪畫技巧多樣性探索
個體的微敘事——「80后」藝術家作品中形象符號轉向動因探索
被世人遺忘的「東方古堡」——汶山羌寨建築
青城山道教建築裝飾符號的傳承與運用
聽文物訴說——四川青城山常道觀的建築

淺析北方文化語境下的龍江花鳥畫
藏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研究生美術專業建設
近現代中國畫趣味性探索
綜合材料在壁畫中的應用
淺析永樂宮壁畫《朝元圖》的藝術特點
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在壁畫中的應用——以《百鳥衣》為例
從藝術審美觀看中國書法用筆
工筆花鳥小品的形式美
試論水墨人物畫中的創新性實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