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海洋環境保護立法的制度建構探索

  • 作者:鄧海峰|責編:朱玉霞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21355
  • 出版日期:2023/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7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部有關海洋環境保護立法的思想碰撞、理論巡禮、制度探究與實務省思之作。作者以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為背景,分五個層次對《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同法域立法、異法域立法、下位條例和部門規章、地方法規、海事習慣的制度銜接邏輯與路徑選擇依據做出了甄別。在陸海統籌的視域下,通過對上述規範性文件的全景式梳理,就《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國內相關法律法規涉海制度進行比選和矛盾點分析,通過梳理制度背景,釐清制度邏輯,研判和甄別制度間的最優銜接路徑與最優矛盾解決方案,並提出了對各類涉海制度予以完善的立法建議。

作者介紹
鄧海峰|責編:朱玉霞
    鄧海峰,男,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法學會法律談判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法律協會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委員會委員、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環境法分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法、自然資源法、能源法。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環境保護法律部門內部的涉海制度銜接
  一、《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環境保護法》銜接分析
    (一)職責分配
    (二)排污許可制度
    (三)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四)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
    (五)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六)技術要求
  二、《海洋環境保護法》與《水污染防治法》銜接分析
    (一)水污染防治規劃
    (二)生態流量
    (三)入海排污口管理
    (四)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五)排污許可證制度
    (六)污染物排放管理
    (七)法律責任
  三、《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銜接分析
    (一)監督管理主體、環境質量標準制定主體的表述變更
    (二)海洋垃圾監管制度
    (三)海漂垃圾清理制度:代履行制度及海上環衛制度
    (四)過境轉移危險廢物責任
    (五)免責條款適用
  四、《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環境影響評價法》銜接分析
    (一)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書(表)審批程序
    (二)環評審批主體
    (三)環境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制度
    (四)環境影響評價的範圍
    (五)環評技術規範標準與環境標準
    (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
    (七)法律責任
  五、《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環境保護稅法》銜接分析
  六、《海洋環境保護法》與自然保護地相關法律法規的銜接分析
第二章  《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其他法律部門的涉海制度銜接
  一、《海洋環境保護法》與《海域使用管理法》銜接分析
    (一)海洋功能區劃制度
    (二)海洋環境監測制度
    (三)圍填海制度
  二、《海洋環境保護法》與《漁業法》銜接分析
    (一))保護區制度
    (二)索賠制度
    (三)工程建設的漁業資源保護
  三、《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刑法》銜接分析
  四、《海洋環境保護法》與《行政許可法》銜接分析
    (一)入海排污口設置制度
    (二)入海排污口設置的備案制度與排污許可證制度的銜接
    (三)排污申報登記制度
    (四)入海排污口設置的通報制度
  五、《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突發事件應對法》銜接分析
    (一)應急計劃制度

    (二)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機制
    (三)海洋生態環境調查制度
    (四)突發事件應對
    (五)法律責任
第三章  《海洋環境保護法》與下位條例的銜接
  一、《海洋環境保護法》與《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銜接分析
    (一)條例制定背景
    (二)制度概述
    (三)銜接建議
  二、《海洋環境保護法》與《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銜接分析
    (一)條例制定背景
    (二)制度概述
    (三)銜接建議
  三、《海洋環境保護法》與《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銜接分析
    (一)條例制定背景
    (二)制度概述
  四、《海洋環境保護法》與《海洋傾廢管理條例》銜接分析
    (一)條例制定背景
    (二)制度概述
    (三)銜接建議
  五、《海洋環境保護法》與《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銜接分析
    (一)條例制定背景
    (二)銜接建議
第四章  《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相關部門規章的銜接
  一、《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及管理暫行辦法》銜接分析
    (一)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
    (二)排污權交易制度
  二、《海洋環境保護法》與《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規定》銜接分析
    (一)建設項目技術審查
    (二)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書(表)審批主體
    (三)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技術規範標準的制定
    (五)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書(表)審批程序
第五章  《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相關地方性法規的銜接
  一、《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廈門市海洋環境保護若干規定》銜接分析
  二、《海洋環境保護法》與《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銜接分析
    (一)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二)財政資金保障制度
參考文獻
附件1:縮略語對照表
附件2:國務院組織機構涉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匯總
附件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