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在中西古今之間--余紀元學術文集(精)

  • 作者:編者:傅永軍//張志偉|責編:羅晶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12576
  • 出版日期:2022/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79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第一至五編收錄了國際著名古希臘哲學專家、倫理學家余紀元有關古希臘哲學、德性倫理學、中西比較研究等方面的論文22篇,附錄部分收錄了中外學者研究余紀元思想以及與之進行學術對話的論文9篇。余紀元站在學術的最前沿,借由與國際古希臘哲學和德性倫理學領域著名學者的對話,展開富有思想創造力和問題意識開拓面向的研究,論辯于中西之間、古今之際,從對古希臘哲學的通達研究,走向對中西哲學的透徹比較,最後達到德性倫理學的思想融合,站立在中西古今之間溯哲學問題之源、發哲學未來之問。

作者介紹
編者:傅永軍//張志偉|責編:羅晶

目錄
前言
序言:中西哲學交流的真正對話者
第一編  柏拉圖研究
  論柏拉圖的回憶說
  柏拉圖論理念之間的分有
  柏拉圖「通種論」研究
  《理想國》中的正義:一個逐步發展的悖論
第二編  亞里士多德研究
  拯救現象:亞里士多德主義的比較哲學方法
  亞里士多德論ON
  亞里士多德的存在的核心意義是什麼?
  《形而上學》7、8、9卷中形質論的兩種觀念
  亞里士多德論幸福:在柏拉圖的《國家篇》之後
  「活得好」與「做得好」:亞里士多德幸福概念的兩重含義
第三編  中國的希臘哲學研究
  陳康先生的遺產
  陳康與亞里士多德——讀《陳康:論希臘哲學》札記之一
  馮友蘭與希臘哲學
第四編  孔子與亞里士多德
  「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德性:孔子與亞里士多德
  Being的語言:在亞里士多德與中國哲學之間
第五編  比較研究與德性倫理學
  古代德性倫理學的實踐性:希臘與中國
  追尋蘇格拉底和孔子:自我、德性與靈魂
  遵循自然生活:斯多葛學派與道家
  論萬百安《孟子》一書中「仁」的翻譯
  中國宇宙論是形而上學嗎?
  新儒學的《宣言》與德性倫理學的復興
附錄  研究·書評·對話
  余紀元著作中的理論與實踐
  跨文化比較研究的普遍性要求——以余紀元的相關論述為中心的討論
  關於比較哲學方法的幾個問題——從余紀元的《德性之鏡》說起
  通過美德倫理學超越傳統——余紀元著《德性之鏡》的評論
  余紀元著《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的評論
  以亞里士多德之鏡觀照儒家倫理學?
  余紀元、孔子和仁
  麗莎·拉斐爾斯論《德性之鏡》之評析
  寫在《德性之鏡》之後——對我的批評者的回應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