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自體心理學與診斷評估(通過投射測驗識別自體客體功能)

  • 作者:(美)馬歇爾·西爾弗斯坦|責編:劉雅|譯者:韓丹
  • 出版社:輕工
  • ISBN:9787518441150
  • 出版日期:2023/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0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自體心理學和投射測驗結合在一起,為自體心理學取向的臨床工作者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在作者看來,投射測驗與我們在求醫過程中接受的放射性檢查並無不同,自體心理學的臨床應用不僅僅局限於訪談,而是可以將投射測驗作為一種媒介和工具來使用,從而幫助臨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來訪者。

作者介紹
(美)馬歇爾·西爾弗斯坦|責編:劉雅|譯者:韓丹

目錄
第一部分  自體心理學
  第一章  從經典驅力理論到自體心理學的轉變
    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起源
    自體心理學:臨床上的早期觀點經典移情和自體客體移情
    自體心理學和當代精神分析理論
  第二章  自體心理學:主要概念
    自體的概念
    對自體狀態的共情式理解
    蛻變性內化
    補償性結構
    俄狄浦斯期的自體心理觀與釋夢
  第三章  自體客體功能的中心作用
    自體客體功能:概念定義
    臨床和發展方面的思考
    主要移情結構
第二部分  自體客體功能:心理診斷指征
  第四章  心理診斷檢測內容分析:理解自體狀態的途徑
    心理診斷測驗的發展
    心理測驗領域的變化圖景
    自體障礙和心理診斷評估的擴展觀點
    心理診斷測驗的概念方法:一般原則
    心理診斷測驗的概念方法:具體原則
    羅伊·沙弗爾:門寧格傳統
    主題內容分析:他人的觀點
    主題統覺測驗和其他投射方法
    投射測驗解釋的自體心理學方法
  第五章  自體客體功能的臨床指征:鏡映
    誇大
    讚賞
    幻滅和自我貶低
    誇大和貶損
    內容分析和自體狀態:形成推論
    內容分析和自體狀態:識別鏡映和驅力衍生物
    在進一步投射測驗中失活的自體的標誌
  第六章  自體客體功能的臨床特徵:理想化和孿生
    理想化
    孿生
  第七章  T女士:鏡映
    錯誤的鏡映自體客體反應以及通過理想化建立補償性結構失敗的案例
  第八章  L先生:理想化和孿生
    自體客體功能混合出現的案例
    主題統覺測驗
後記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