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我的孩子抑鬱了我卻以為他只是不開心

  • 作者:楊意|責編:劉利英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18550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2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本幫助家長了解抑鬱青少年心理和行為,並對其進行科學引導的實用手冊。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博士后、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楊意將依據臨床心理學與發展心理學,結合臨床案例和生活事例,通過對青少年心理過程的細膩分析,解答家長對抑鬱的各種困惑,幫助家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多家長不相信孩子抑鬱了,以為孩子只是壓力大,有點不開心而已。他們沒有對抑鬱症的直觀概念,也不了解抑鬱症的癥狀和產生原因。
    本書首先會回答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如何判斷孩子是抑鬱,還是單純的不開心?如果患了抑鬱症,在與孩子互動中要避免哪些問題?如何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如何有效地幫助孩子療愈?萬一孩子有自傷甚至自殺的意圖,又該如何應對?
    抑鬱症對孩子日常功能所造成的損害是多方面的,包括情緒變得低落而不穩定、認知消極而脫離實際、人際關係惡化、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弱、自我價值感降低。本書也會從情緒、認知、人際關係、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我價值感五個方面,講述如何預防抑鬱症的始發與複發。

作者介紹
楊意|責編:劉利英
    楊意,臨床心理學家,督導。武漢大學法學、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雙學士,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碩士,康奈爾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臨床心理學博士后。     曾就職于哈佛大學醫學院貝斯以色列醫療中心、哈佛大學醫學院劍橋健康聯盟。曾就職的其他臨床部門包括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精神科急診病房、精神科慢性療養病房,以及社區精神健康中心。     現獨立執業,擅長抑鬱症、焦慮症以及家庭關係方面的咨詢。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督導師培訓項目培訓實習督導師,兼哈佛大學教學醫院麻省總醫院跨文化學生情緒健康中心中國心理教育主任。曾受邀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十一學校、華南師大附中等學校做青少年及成年初期心理健康方面的演講。

目錄
導言
第一部分  孩子抑鬱了,怎麼辦
  第1章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了抑鬱症
    我的孩子抑鬱了,我卻以為他只是不開心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
    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的特點
    識別不同類型的抑鬱症
    對癥狀進行理性分析
  第2章  孩子患抑鬱症了,父母需要做哪些反思
    孩子患抑鬱症了,父母可能會有哪些反應
    父母的反應向孩子傳遞了什麼
    為什麼不要說「你就是懶」
    是孩子有問題,還是親子關係有問題
    強勢的父母會讓孩子感到壓抑嗎
  第3章  如何理解患抑鬱症的孩子
    有關抑鬱症成因的理論研究
    與抑鬱症有關的人格特質和教養方式
    為什麼青少年患抑鬱症的風險更大
    為什麼青少年抑鬱症患者中的女孩更多
    從小到大都是學霸的孩子,為什麼會患抑鬱症
    父母沒有給壓力,孩子為什麼會患抑鬱症
  第4章  如何幫助患抑鬱症的孩子
    避免三大心理陷阱
    了解抑鬱症
    協助治療
    贏在心態
    建立健康的邊界
    化解衝突
    給予情感支持
    平衡家庭生活
    與學校適當溝通
    做自我關照的榜樣
  第5章  如何應對孩子的自傷行為和自殺意圖
    如何發現孩子的自傷行為
    孩子自傷,父母應該怎麼做
    如何判斷孩子有自殺的風險和徵兆
    孩子有自殺意圖,父母應該怎麼做
第二部分  預防孩子抑鬱,如何做
  第6章  建立足夠好的關係
    從「我為你好」到「我和你關係好」
    從「愛你在心」到「讓你感受到我的愛」
    從「著眼孩子」到「反觀自己」
    從「能為孩子做什麼」到「能陪孩子玩什麼」
  第7章  引導穩定而正面的情緒
    從「表現出情緒」到「表達出情緒」
    從「不滿」到「感恩」
    從「焦慮」到「正念」
    從「催罵」到「教育」
    從「評判好壞」到「反映事實」
  第8章  培養積極而務實的認知

    從「孩子的焦慮」到「父母的完美主義」
    從「過度的壓力」到「有保護的壓力」
    從「扭曲認知」到「正向思維」
    從「消極獨白」到「積極對話」
    從「要求表現好」到「爭取有所成長」
  第9章  增加改善問題的行為
    從「孩子不好」到「孩子沒有那麼不好」
    從「孩子有問題」到「父母是矛盾的」
    從「批評」到「詢問」
    從「提要求」到「教方法」
    多維度、動態地改善問題
  第10章  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從「如何交流」到「為什麼交流」
    從「實現父母的願望」到「認識孩子」
    從「人我比較」到「建立穩定正向的標準」
    從「擔心之愛」到「欣賞之愛」
    從「父母該怎麼做」到「孩子會怎麼做」
    從「被孩子嫌棄」到「共同成長」
寫在最後的話
致謝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