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空間理論視域下抗戰時期小說研究

  • 作者:張謙芬|責編:張萍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13042
  • 出版日期:2022/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空間理論作為視角,考察抗戰時期文學空間與小說創作的互動關係。民族戰爭改變了文學活動的外部空間,也改變了文學場域的內部組成。抗戰時期中國各區域文學空間隔而不絕,文藝政策、出版制度有同有異。文化人在不同空間中聚合、星散,動蕩輾轉中的文化對流重造了作家、也重造了文學。救亡語境的深化、民間文化的融入、五四精神的沉潛,促進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熟。

作者介紹
張謙芬|責編:張萍
    張謙芬,文學博士,南京曉庄學院文學院教授。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及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榮獲各級哲學社會科學獎項多項。先後入選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已出版專著一部,在《社會科學》、《人文雜誌》、《貴州社會科學》《中國文學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期刊發表論文幾十篇。

目錄
緒論  抗戰記憶與文學書寫的研究與思考
第一章  空間理論與抗戰時期小說研究
  第一節  隔與徙:抗戰時期的文學空間
  第二節  分與合:抗戰時期的文藝政策
  第三節  禁與獎:抗戰時期的出版制度
第二章  典型空間與抗戰時期小說景觀
  第一節  上海:異質空間下的雜色淪陷生活
  第二節  延安:根據地文學的生活啟蒙書寫
  第三節  香港:邊緣場域與蕭紅的創作反芻
第三章  戰時空間與中國新文學的成熟
  第一節  救亡語境:抗戰時期英雄形象建構的困境
  第二節  走向民間:抗戰時期小說民族化路徑探索
  第三節  五四底色:抗戰時期文學在解構中沉潛
結語  回望1945:再談抗戰的文學史價值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