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后現代解構(社會治療臨床指南)/社會治療書系
內容大鋼
《心理的后現代解構》闡明了社會治療的革命性實踐以及背後的核心哲學。作為后現代心理學重要的發展方向,社會治療以一種哲學的路徑,獨特地聚焦于讓團體中的人們能夠具有創造性的能力,展演他們自己,並獲得情緒性的成長。
作為社會治療實踐的入門方法書,洛伊絲·霍爾茲曼與拉斐爾·門德斯回顧了社會治療發展的理論和脈絡,通過實錄社會治療團體過程的創建者弗雷德·紐曼與治療師和培訓中的治療師之間的教學和督導會議的對話和實踐,以豐富的例證揭示了社會治療作為一種即興的、探詢的、以發展為中心的治療方法,在不同實踐脈絡中的潛力,並提供了實踐層面非常豐富的理論闡述。本書邀請所有初試啼聲的新手與經驗豐富的專業者,尋求另類的實踐和理解,共同探討這一具有創造性和質地的社會治療方法。
作者介紹
編者:(美)洛伊絲·霍爾茲曼|責編:周益群//喬會|總主編:夏林清//張一兵|譯者:郭佩妤//龔尤倩
洛伊絲·霍爾茲曼(Lois Holzman),發展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她與紐曼一起發展出社會治療學派,並共同創立了作為社會治療的國際教育、培訓和研究中心的東區團體和短期心理治療研究所。她于1977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發展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博士學位,師從深受維果茨基影響的學者邁克爾·科爾,后在洛克菲勒大學比較人類認知實驗室進行博士后研究。霍爾茲曼曾在紐約州立大學任教,是研究維果茨基的專家。她將維果茨基的研究應用於心理治療的實踐,探討人的教育和發展,與紐曼一起推動了社會治療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霍爾茲曼出版了多本著作和學術論文,被認為是社會治療的主要實踐者。
目錄
序言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
1 搭建舞台
2 導論:創造脈絡
動機的發現
一個哲學家的實踐
一個說故事者的實踐
一個發展家的實踐
完成的辯證
參考資料
第二部分
3 對話錄
4 序曲
對話1:治療就如同寫一首歌
5 社會治療實踐的核心議蹈
A.發展性活動
對話2:短期治療與長期發展
對話3:發展的即興活動
對話4:「存在」與「生成」觀
對話5:什麼發展了?超越個人主義
對話6:根本的接納與情緒的成長
對話7:選擇成長
B.提升社會性/挑戰個人主義
對話8:創造最近發展區
對話9:融入異化
對話10:關聯性的覺察
C.平凡的創造力
對話11:創造力是集體的動力
對話12:精英的限制
對話13:創造選擇
對話14:創造意義
D.展演
對話15:展演于/與治療
對話16:展演與行為
對話17:學習即興
E.描述真相的談話有什麼不對?
對話18:說真相的描述
對話19:不帶認識的前進
對話20:不要分享知識
F.問題
對話21:關於問題的表達
對話22:讓問題消失
對話23:並沒有答案
G.身份與認同
對話24:認同的壓迫
對話25:是獨特性,不是認同/類同
對話26:文化與假設
對話27:他者的矛盾性
6 社會治療的團體歷程
對話28:開啟新的社會治療團體
對話29:對團體說話
對話30:看見團體
對話31:自由與參與
對話32:創造共享的經驗
對話33:把某人帶進團體
對話34:傾聽
對話35:貢獻
對話36:團體的理解
對話37:捨棄了團體
7 發展社會治療性的關係
對話38:建造團體就是回應個體
對話39:與故事發生關聯
對話40:新的看見:是創造,而不是引發
對話41:根本的即興
對話42:學會親密
對話43:挑戰假設
對話44:學會去要求
對話45:分享「我不理解」
對話46:被欣賞
對話47:保持直覺
對話48:別當幫助者
8 治療中的挑戰:人及處境
對話49:女人、男人和性別歧視
對話50:行為暴戾的男人
對話51:脆弱的案主
對話52:沉默的案主
對話53:戲劇化的案主
對話54:幫助危機中的人
9 社會治療整合性討論
A.社會治療與精神層面
對話55:讓我們的文化更有人味
對話56:給予的活動
B.社會治療與身體工作
對話57:按摩的語言
對話58:心智、身體與主體
C.社會治療與醫療
對話59:創造健康
對話60:醫療制度的內部與外部
D.社會治療與自助
對話61:與自助的關係
10 社會治療和哲學(與觀念)
對話62:範式及範式轉移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