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不作為犯研究的新展開(精)

  • 作者:黎宏|責編:靳振國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36717
  • 出版日期:2022/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8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對刑法中不作為犯進行專題、前沿研究的專著。
    以見危不救為代表的不作為特別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刑法中通常理解為作為犯條款的不真正不作為犯該如何認定和處理,長期以來,是理論和實務中備受關注但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話題。本書避開傳統的以作為義務為核心內容的研究思路,而從作為犯的角度展開對不真正不作為犯的研究,開闢了不作為犯研究的新思路。
    圍繞以上基本思路,本書一方面展開了基礎理論研究,根據一手資料,考察了德日關於本問題的研究現狀,特別是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標準、保證人地位、排他性支配等理論見解;另一方面展開實際應用研究,從我國刑法中沒有不真正不作為犯的規定,實務中也沒有形成不真正不作為犯的處罰規則,難以對其進行體系性研究的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就實務中所關注的問題進行了類型的研究。
    本書避開傳統的以作為義務為核心內容的研究思路,而從作為犯的角度展開對不真正不作為犯的研究,開闢了不作為犯研究的新思路,回應和解決了期以來我國刑法理論界和實務界備受關注但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有著獨特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作者介紹
黎宏|責編:靳振國
    黎宏,1966年8月生,湖北羅田人。武漢大學法學學士、法學博士,日本同志社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曾獲「首屆首都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等榮譽。獨著有:《不作為犯研究》、《單位刑事責任論》、《刑法總論問題思考》、《日本刑法精義》(第二版)、《刑法學》等;獨譯有:《刑事政策學》(新版)、《刑法講義總論》(新版第二版)、《刑法講義各論》(新版第二版)、《刑法學基礎》。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同志社法學》(日本)等中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作為留學國外多年的學者,黎宏能夠理性地看待國內外刑法學摯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差異,從刑法學上的一切爭論,均源於刑法所具有的保護法益機能和保障人權機能之間與生俱來的緊張與衝突的觀念出發,提出刑法學應當以追求其二者之間的妥當平衡為己任。具體而言,就是對犯罪判斷進行嚴密分工,在外在的社會危害性的認定上,僅只考慮行為所導致的法益侵害結果等客觀方面的內容,而將行為當時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全部作為判斷行為人內在主觀責任的有無和大小的依據,並據此對我國現行的犯罪論體系的改造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種求真務實的學問態度和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學術觀點在學界有較大影響。

目錄
序言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
  第一章  作為與不作為之區分的目的理性思考——以德國判例與學說為借鏡/呂翰岳
    一、問題的提出
    二、區分意義
    三、區分標準
    四、結語
  第二章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及其應用/南俏俏
    一、問題意識
    二、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學說
    三、規範危險創設說的提倡
    四、學說的具體應用
    五、結語
作為義務的基本理論
  第三章  排他支配設定論:不真正不作為犯論的困境與出路/黎宏
    一、問題意識
    二、不作為犯因果關係的諸見解及其缺陷
    三、作為義務論的實體及其不足
    四、本文的觀點——「排他支配設定說」及其展開
    五、結語
  第四章  保證人地位事實論的重構與應用/周嘯天
    引言  對三種理論路徑的分析
    一、德國的規範論與日本的事實論
    二、規範論批判與我國既有事實論的困境
    三、保證人地位事實論的再構建
    四、「事前現實支配說」的應用
    五、結語
  第五章  不真正不作為犯中的事實支配原理/鄧毅丞
    一、事實支配的必要性辨析
    二、事實支配的層級性檢討
    三、事實支配的排他性追問
    四、本文立場的展開:以特定關係人對自殺者的救助義務為示例
不作為與共同犯罪
  第六章  不阻止他人犯罪的刑事責任/黎宏
    一、問題意識
    二、不阻止他人犯罪與作為共犯
    三、不阻止他人犯罪與不作為共犯
    四、結語
  第七章  不阻止他人故意犯罪的行為性質認定/何龍
    一、問題意識
    二、義務犯模式的反思及批判
    三、因果關係模式的肯定及發展
    四、己說的展開及運用
    五、結語
  第八章  先前行為與實行過限下知情共犯人的刑事責任/姚詩
    一、現有學說的疑問及啟示
    二、先前行為的理論展開
    三、共犯人作為義務的確定
    四、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不作為與缺陷產品不召回

  第九章  缺陷產品不召回的刑事責任/黎宏常康爽
    一、問題的提出
    二、缺陷產品刑事責任的現有處理模式
    三、關於產品召回義務的現有學說
    四、排他支配設定說的選擇
    五、結語
  第十章  經營者對缺陷產品的召回義務探研——以不真正不作為犯的認定為視角/鄧毅丞
    引言
    一、形式說和機能說之批判
    二、事實支配說視角下的召回義務
    三、危險前行為與召回義務
    四、事實承擔與召回義務
    五、必要的說明
不作為與見危不救
  第十一章  「見死不救」行為定性分析——兼論不真正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的判斷/黎宏
    一、問題的提出
    二、相關學說及其評價
    三、實質作為義務論的展開
  第十二章  見危不救入刑研究/黎宏
    一、何謂「見危不救」
    二、「見危不救」可以入刑
    三、「見危不救」如何入刑?
    四、結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