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嬰幼兒及其照護者(基於尊重回應和關係的心理撫養第11版)

  • 作者:(美)珍妮特·岡薩雷斯-米納//黛安娜·溫德爾·埃爾|責編:趙延芹//劉麗麗|譯者:張和頤//張萌//冀巧玲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18320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7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最新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在嬰幼兒教育先驅艾米·皮克勒和瑪格達·格伯的教育理念基礎上,作者總結其40多年早期教育經驗而成書。書中以大道至簡的方式提出了嬰幼兒照護的十項原則,始終強調尊重和回應式的照護,並關注照護過程中的各種關係。本書涵蓋了托幼機構及家庭在照護孩子時的各種常見情景,為專業機構的照護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導、照護標準和參考,也是初為人之父母的家長們養育孩子的最佳「顧問」和「參謀」。

作者介紹
(美)珍妮特·岡薩雷斯-米納//黛安娜·溫德爾·埃爾|責編:趙延芹//劉麗麗|譯者:張和頤//張萌//冀巧玲
    珍妮特·岡薩雷斯-米納(Janet Gonzalez-Mena) 早期兒童教育顧問、嬰幼兒培訓專家、融合教育專家。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社區大學系統從事教學工作逾30年。目前是美國「嬰幼兒照護項目」(Program for Infant/Toddler Care,PITC)和「一起啟程項目」(Beginning Together)的指導專家。

目錄
作者介紹
前言
為照護者準備的資源
第一編 聚焦照護者
  第1章 原則、實踐與課程
    你看到了什麼?
    關係、互動和3R
      通過日常照護構建3R互動
    建立在尊重理念上的十項原則
      原則1:讓兒童參與到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中
      原則2:請保證優質時間
      原則3:了解每個兒童獨特的溝通方式,並教給
    他們你的溝通方式
    錄像觀察1 寶寶在哭
      原則4: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原則5:將兒童視為值得尊重的人
      原則6:誠實地向兒童表達你的真實情感
      原則7:教育兒童時要以身作則
      原則8:將問題視為學習的機會,並讓兒童努力自己去解決
      原則9:教會兒童信任以建立安全感
      原則10:重視兒童每個階段的發展質量
    課程與發展適宜性實踐
    活用原則
    適宜性實踐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2章 嬰幼兒教育
    你看到了什麼?
    嬰幼兒教育的三大誤區
      嬰兒刺激
      托育服務
      學前教育
    什麼是嬰幼兒教育:組成部分
      嬰幼兒教育的基礎:課程
      課程實施
    錄像觀察2 學步兒玩皮球和管子
      評估課程的有效性:觀察與記錄
      教育就是促進兒童解決問題
    活用原則
      成人在促進兒童問題解決中的角色
    適宜性實踐
    嬰幼兒教育與入學準備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3章 照護是一門課程
    你看到了什麼?

    對嬰幼兒課程的再思考
      為建立依戀關係制訂計劃
      支撐照護即課程的政策
      評估
    照護常規
    餵養
    錄像觀察3 兒童獨立進餐
      換尿布
      如廁訓練和如廁學習
      洗手、洗澡和梳洗
    不同的需求和觀點
      穿衣
      午睡
    活用原則
    適宜性實踐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4章 遊戲和探索是一門課程
    你看到了什麼?
    遊戲中的成人角色
      創設遊戲環境
      鼓勵兒童間的互動,然後退到一旁觀察
    錄像觀察4 學步兒的戶外遊戲
      支持兒童解決問題
      觀察
    影響遊戲的環境因素
    群體規模和年齡跨度
    活用原則
      創設環境以支持遊戲
      事件
      自由選擇
      遊戲環境中的匹配問題
    適宜性實踐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二編 聚焦兒童
  第5章 依戀
    你看到了什麼?
    腦研究
      腦的基本單位和腦迴路
      高質量的經驗和穩定的神經通路
      鏡像神經元:動作和觀察
    活用原則
    依戀發展的里程碑
      依戀行為:0?6個月
      依戀行為:7?18個月

      高質量機構對依戀的支持
    錄像觀察5 玩椅子的學步兒「需要你陪在身邊」
    發展路徑
    依戀關係的測量
    早  期研究與當代熱點
    依戀問題
      缺乏依戀行為的嬰兒
      被忽視或冷漠對待的嬰兒
      腦發育和以依戀為基礎的機構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什麼是早期干預
    發展路徑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6章 感知
    你看到了什麼?
    感覺統合
    聽覺
    錄像觀察6 男孩通過觸覺和聽覺探索玩具車
    嗅覺和味覺
    觸覺
    活用原則
    視覺
    多重感官體驗和戶外環境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個性化家庭服務計劃中的
    親職教育
    發展路徑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7章 運動技能
    你看到了什麼?
    身體發育和運動技能
    腦發育和運動發展
      自由運動、觀察和模仿的重要性反射行為
    活用原則
    大肌肉運動技能和運動能力
      皮克勒研究中心的研究
    錄像觀察7 兒童爬樓梯
    小肌肉運動技能和手部操控力
      鼓勵自理能力的發展
    促進運動發展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尋找資源
    發展路徑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8章 認知
    你看到了什麼?
    認知體驗
    感知運動經驗:皮亞傑
    社會文化的影響:維果斯基和皮亞傑
      自我調節的學習者
      社會互動與認知
      語言與認知
      遊戲與認知
    活用原則
    支持認知發展
      現實生活經驗的重要性
    基於腦的學習
    錄像觀察8 父親為學步兒換尿布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兒童早期融合項目
    發展路徑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9章 語 言
    你看到了什麼?
    語言發展的進程
      接受性語言:回應的重要性
      表達性語言:熟悉環境的重要性
    語言所賦予兒童的:認知鏈
    腦和早期的語言發展
    錄像觀察9 兒童和照護者一起進餐
    大腦活動與語言能力
    促進語言發展
    早期讀寫能力
    活用原則
      早期讀寫能力與入學準備
    文化差異、雙語和雙語學習者
      「語言關係」的目標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為其父母和家庭提供
    支持
    發展路徑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10章 情緒
    你看到了什麼?
    情緒和情感的發展
    氣質和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與健康的情緒發展
    幫助嬰幼兒應對恐懼
    幫助嬰幼兒應對憤怒

    錄像觀察10 這個小朋友也想盪鞦韆
    活用原則
    自我平靜技巧
    培養自我指導與自我調節
    情緒化的腦
      壓力與早期的腦發育
      忽視的影響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挑戰和趨勢
    發展路徑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11章 社會技能
    你看到了什麼?
    早期的社會行為
    活用原則
    心理社會發展的階段
      信任
      自主性
      主動性
    引導和管教:傳授社會技能
      嬰兒的安全及控制
      對學步兒的限制
    傳授親社會技能
    促進腦健康發育
    所有兒童的特殊需求:自尊
    錄像觀察11 一起玩的女孩們
      培養自尊的經歷
    發展路徑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三編 聚焦機構
  第12章 物理環境
    你看到了什麼?
    安全的環境
      創設安全的物理環境的清單
    健康的環境
      創設健康、衛生環境的清單
      營養
      餵養嬰兒
    錄像觀察12 餵養常規
      餵養學步兒
    學習環境
    布局
      就餐區
      睡眠區
      換尿布區

      如廁區
    發展適宜性
      嬰兒的發展適宜性環境
      學步兒的發展適宜性環境
      家庭式托兒所和混齡班
    活用原則
      遊戲環境中的要素
      室內環境中的玩具和材料
      戶外環境中的玩具和材料
    評估嬰幼兒環境的質量
      平衡環境中的柔和與冷硬
      提供介入和隔離的環境
    鼓勵活動性:高活動性—低活動性維度
      開放—封閉維度
      簡單—複雜維度
      比例
      美學
      聲學
      秩序
    適宜性實踐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13章 社會環境
    你看到了什麼?
    同一性的形成
    活用原則
      依戀
      自我意象
    文化認同
      性別認同
      自我概念和管教
    錄像觀察13 玩沙盒的兒童(重新引導)
    通過照顧自己來樹立自尊榜樣
    適宜性實踐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第14章 嬰幼兒保育和教育機構中的成人
    關係
    你看到了什麼?
    家長—照護者的關係
      與家長有關的照護者的發展階段
    活用原則
      與家長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交流
      服務計劃:關注兒童
      服務計劃:關注家庭
      溝通障礙

      打開溝通之門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的家長問題
    親職教育
    有特殊需求的兒童的家長
      早期保育和教育專家
    錄像觀察14 爬過矮窗的女孩(親職教育項目)
      關於不良行為兒童的家長
    照護者之間的關係
      家庭式托兒所的提供者
      中心式照護機構的員工
    尊重是成人關係的根本
    適宜性實踐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問題與實踐
    拓展閱讀
附錄A 嬰幼兒照護機構的質量檢查表
附錄B 環境對照表
附錄C 家長服務計劃的指導原則
附錄D 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對托育機構的認證標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