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感性生活--斯賓諾莎倫理學第三部分導讀(精)/精神譯叢

  • 作者:(法)皮埃爾·馬舍雷|責編:任潔|總主編:徐曄//陳越|譯者:趙文
  • 出版社:西北大學
  • ISBN:9787560450452
  • 出版日期:2022/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58
人民幣:RMB 13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該書是馬舍雷的斯賓諾莎《倫理學》導讀系列的第二分冊,導讀的內容是《倫理學》第三部分《論感情》。該分冊對斯賓諾莎在「受感致動的情狀的起源與自然(de origine et natura affectuum)」的公理、命題、證明、附釋、繹理間的關係進行了梳理,並從概念、推理、推論的體系中,還原了斯賓諾莎對人的感情的唯物主義理解。在馬舍雷的解讀中,斯賓諾莎所說的「感情」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的心理情緒。相反,「感情」的規律和萬物的規律一樣,是處在同一個順序和聯繫之中的。「感情」在拉丁文中的表達是affectus,其原義即為「受感而動」或「受感致動」。普遍聯繫、相互保持交換關係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關係中受到相互作用而「受感致動」。凡遇同向的力量,事物的運動就受推動而有加快的趨勢;凡遇反向的力量,事物的運動就受抑制而有減慢的趨勢。觀念作為事物的觀念,也同樣以這一規則而動。身體受到來自外部身體/物體所施加的同向力量的作用,身體的觀念也受到推動,而有「快樂」的情狀;反之,身體的觀念則受到抑制,而有「悲傷」的情狀。馬舍雷對這部分的解讀尤為細緻,「快樂」和「悲傷」的基礎是身體的觀念保持自身存在的「慾望」,「慾望」—「快樂」—「悲傷」,在「想象」作用機制之下同外部身體的觀念發生複雜的致動性交換,可以顯現為波動的情感、雙向的情感,以及在「二元關係」和「三元關係」中的複雜衍生情感(受感致動的情狀),從而構成了有規律可循的人類感情(激情)的現象學結構。

作者介紹
(法)皮埃爾·馬舍雷|責編:任潔|總主編:徐曄//陳越|譯者:趙文

目錄
前言
「論受感致動的情狀」部分的主題與謀篇布局
  對受感致動的情狀的理性觀照(「論受感致動的情狀」的標題與序言)
  從被動情狀激情到受感致動的情狀
  感性生活的組織方式
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定義和公設)
  定義一和定義二
  定義三
  公設一和公設二
第一章  感性生活的自然基礎和基本形式(命題一到命題十一)
  1.心靈的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命題一、命題二和命題三)
  2.Conatus(努力)(命題四到命題八)
  3.受感致動的基本情狀(命題九、命題十和命題十一,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一、定義二和定義三)
    a/慾望及其雙重決定(命題九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一)
    b/快樂和悲傷的對子(命題十、命題十一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二、定義三)
第二章  受感致動的次級情狀表現和對象關係的形成(命題十二到命題二十)
  1.愛與恨(命題十二和命題十三及其繹理和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六和定義七)
  2.聯繫與轉移的機制(命題十四和命題十五及其繹理和附釋,命題十六,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八和定義九)
  3.受感致動的情狀的雙向特徵(命題十七及其附釋)
  4.受感致動的情狀系統的時間性投射(命題十八及其兩則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十二和定義十三,定義十四和定義十五,定義十六和定義十七,命題十九和命題二十)
第三章  受感致動機制在人際間的表現形態和受感致動的情狀的模仿(命題二十一到命題三十四)
  1.二元組情境與三元組情境(命題二十一和命題二十二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十八和定義十九,命題二十三及其附釋和命題二十四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二十三和定義二十四)
  2.指向他人的感情和指向自我的感情(命題二十五和命題二十六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二十一和定義二十二、定義二十五和定義二十六、定義二十八和定義二十九)
  3.受感致動的情狀的模仿(命題二十七及其附釋、繹理一、繹理二、繹理三,以及繹理三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三十三和定義三十五)
  4.他人注視之下的動作(命題二十八,命題二十九及其附釋,命題三十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三十和定義三十一、定義四十三和定義四十四)
  5.受感致動的情狀模仿機制的討回效果:為自己和為他人的慾望與被慾望、愛與被愛、恨與被恨(命題三十一及其繹理和附釋,命題三十二及其附釋,命題三十三和命題三十四)
第四章  感性衝突(命題三十五到命題四十七)
  1.愛何以會轉化為恨(命題三十五及其附釋、命題三十六以及其繹理和附釋、命題三十七和命題三十八,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三十二)
  2.拒你所欲和欲你所拒(命題三十九及其附釋,命題四十及其附釋和繹理一與繹理二及繹理二附釋,命題四十一及其附釋,命題四十一繹理及其附釋,命題四十二、命題四十三和命題四十四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三十四、定義三十六、定義三十七、定義三十八、定義三十九和定義四十二)
  3.厭憎和迷戀(命題四十五、命題四十六、命題四十七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五和定義十一)
第五章  感性生活中的偶性和變動(命題四十八到命題五十七)
  1.固著(命題四十八、命題四十九及附釋)
  2.預感(命題五十及其附釋)
  3.無常的喜怒哀樂(命題五十一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二十七、定義四十、定義四十一)
  4.心靈的幾種走錨情狀(命題五十二及其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四、定義五、定義十和定義四十二)
  5.憂慮與偏好(命題五十三及其繹理,命題五十四,命題五十五及其繹理、附釋及該附釋之繹理和附釋,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二十五和定義二十六)
  6.關於偶性的感性行為的推導以及對受感致動的被動情狀的一般定義(命題五十六,受感致動的諸情狀定義之定義四十五、定義四十六、定義四十七、定義四十八,以及受感致動的情狀的總定義)
  7.個體感性體驗的差異性(命題五十七及其附釋)
第六章  受感致動的主動情狀(命題五十八和命題五十九)
主要受感致動的情狀形態索引
《倫理學》第三部分綱要
代譯後記:斯賓諾莎《倫理學》Affecn,s概念意涵錐指54()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