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醫學物理學(第2版科學出版社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楊海波//吳艷茹//趙瑞斌|責編:羅吉//郭學雯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41080
  • 出版日期:2023/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3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編製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醫學院校的學生特點,融匯多年教學經驗並採納先進教學理念編寫而成的。內容涵蓋質點動力學、流體的運動、振動和波動、分子動理論、熱力學、靜電場、直流電、電磁現象、幾何光學、波動光學、量子力學、X射線、原子核和放射性以及磁共振等內容。本書科學、系統地講述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及醫學應用,特別注重物理學在醫學中的應用,通過大量應用實例,教授可使學生受益終身的、用途廣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建立模型、完成求解、用物理方法研究醫學問題的能力。本書適合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衛生檢驗、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技術、婦幼保健學、精神醫學等專業及生命科學相關專業學生學習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楊海波//吳艷茹//趙瑞斌|責編:羅吉//郭學雯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1章  剛體的運動
  1.1  剛體及其運動
    1.1.1  剛體的概念
    1.1.2  剛體的平動與轉動
  1.2  剛體的定軸轉動
    1.2.1  描述剛體定軸轉動的物理量
    1.2.2  剛體的定軸轉動定律
    1.2.3  剛體定軸轉動的動能定理
  1.3  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定理和角動量守恆定律
    1.3.1  剛體對定軸的角動量
    1.3.2  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定理
    1.3.3  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守恆定律
  1.4  剛體的旋進
  習題一
第2章  流體
  2.1  流體的運動
    2.1.1  理想流體與實際流體
    2.1.2  穩定流動和非穩定流動
    2.1.3  流線和流管
    2.1.4  連續性方程
    2.1.5  流體對管壁的反作用
  2.2  理想流體的伯努利方程
    2.2.1  理想流體伯努利方程的推導
    2.2.2  理想流體伯努利方程的應用
  2.3  黏性流體的運動狀態
    2.3.1  黏性流體的三種運動狀態
    2.3.2  牛頓黏滯定律
    2.3.3  雷諾數
  2.4  黏性流體的運動規律
    2.4.1  黏性流體的伯努利方程
    2.4.2  泊肅葉定律
    2.4.3  斯托克斯定律
  2.5  血液的流動
    2.5.1  紅細胞的軸向集中
    2.5.2  血流速度和血壓的分佈
    2.5.3  血液黏度
  習題二
第3章  振動和波動
  3.1  簡諧振動
    3.1.1  簡諧振動方程
    3.1.2  簡諧振動的特徵量
    3.1.3  旋轉矢量圖法
    3.1.4  簡諧振動的能量
    3.1.5  兩個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3.2  機械波
    3.2.1  機械波的相關概念
    3.2.2  簡諧波的波動方程

    3.2.3  波的能量和強度
    3.2.4  惠更斯原理
    3.2.5  波的干涉
  3.3  聲波、超聲波及多普勒效應
    3.3.1  聲波
    3.3.2  超聲波
    3.3.3  多普勒效應
  3.4  超聲波在醫學上的應用
    3.4.1  物理基礎與超聲成像
    3.4.2  多普勒信號的多種顯示方式
    3.4.3  超聲在治療方面的應用
  習題三
第4章  分子動理論
  4.1  平衡態及狀態參量
  4.2  溫度和溫標
    4.2.1  攝氏溫標
    4.2.2  華氏溫標
    4.2.3  熱力學溫標
  4.3  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4.4  理想氣體分子動理論
    4.4.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4.4.2  理想氣體的微觀模型和統計模型
    4.4.3  理想氣體的壓強公式和能量公式
    4.4.4  理想氣體定律
  4.5  氣體分子速率分佈律和能量分佈律
    4.5.1  麥克斯韋速率分佈律
    4.5.2  氣體分子的三種速率
    4.5.3  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頻率
    4.5.4  玻爾茲曼能量分佈律
  4.6  非平衡態輸運過程
    4.6.1  熱傳導
    4.6.2  擴散
    4.6.3  透膜輸運
  4.7  液體的表面現象
    4.7.1  液體的表面張力和表面能
    4.7.2  彎曲液面下的附加壓強
    4.7.3  潤濕、不潤濕與毛細現象
    4.7.4  氣體栓塞
    4.7.5  肺表面活性物質
  習題四
第5章  熱力學基礎
  5.1  熱力學第一定律
    5.1.1  准靜態過程
    5.1.2  功熱量內能
    5.1.3  熱力學第一定律
  5.2  熱力學第一定律在理想氣體等值過程中的應用
    5.2.1  等體過程
    5.2.2  等壓過程
    5.2.3  等溫過程
    5.2.4  絕熱過程

  5.3  熱力學循環卡諾循環
    5.3.1  熱力學循環及其效率
    5.3.2  卡諾循環及其效率
  5.4  熱力學第二定律
    5.4.1  可逆與不可逆過程
    5.4.2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種典型表述
    5.4.3  卡諾定理
    5.4.4  克勞修斯等式熵
    5.4.5  克勞修斯不等式熵增原理
    5.4.6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意義
    5.4.7  生命系統的熵
  習題五
第6章  靜電場
  6.1  靜電場的描述
    6.1.1  電荷庫侖定律
    6.1.2  電場強度
  6.2  靜電場的高斯定理
    6.2.1  電場線電通量
    6.2.2  高斯定理及其應用
  6.3  靜電場力做功電勢
    6.3.1  靜電場力做功
    6.3.2  電勢能電勢電勢差
    6.3.3  電勢的計算
  6.4  電偶極子電偶層
    6.4.1  電偶極子
    6.4.2  電偶層
  6.5  靜電場中的電介質
    6.5.1  電介質的極化電極化強度
    6.5.2  電介質中的高斯定理
  6.6  生物電現象
    6.6.1  生物電的發現及產生原因
    6.6.2  能斯特方程
    6.6.3  靜息電位
    6.6.4  動作電位
    6.6.5  神經傳導
    6.6.6  心電圖和腦電圖
  習題六
第7章  直流電
  7.1  電流密度歐姆定律
    7.1.1  電流
    7.1.2  電流密度
    7.1.3  金屬與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
    7.1.4  電泳
    7.1.5  電滲
    7.1.6  歐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7.2  基爾霍夫定律及其應用
    7.2.1  電路的相關概念
    7.2.2  基爾霍夫第一定律
    7.2.3  基爾霍夫第二定律
    7.2.4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7.3  電容器的充電放電過程
    7.3.1  電容器的充電過程
    7.3.2  電容器的放電過程
  7.4  醫用感測器
    7.4.1  感測器概述
    7.4.2  感測器應用實例
  習題七
第8章  電磁現象
  8.1  恆定磁場磁場的生物效應
    8.1.1  磁場磁感應強度
    8.1.2  磁場中的高斯定理
    8.1.3  電流的磁效應
    8.1.4  安培環路定理及其應用
    8.1.5  磁場對運動電荷和電流的作用
    8.1.6  磁介質
    8.1.7  磁場的生物效應
  8.2  電磁感應電磁場理論
    8.2.1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8.2.2  愣次定律
    8.2.3  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勢
    8.2.4  自感與互感
    8.2.5  位移電流麥克斯韋方程組
    8.2.6  電磁場對生物體的作用
  習題八
第9章  幾何光學
  9.1  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
    9.1.1  光的直線傳播定律
    9.1.2  光的獨立傳播定律
    9.1.3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9.2  球面折射
    9.2.1  單球面折射物像公式
    9.2.2  符號規則
    9.2.3  單球面折射的高斯公式
    9.2.4  共軸球面系統
  9.3  透鏡
    9.3.1  薄透鏡
    9.3.2  薄透鏡組合
    9.3.3  厚透鏡
    9.3.4  柱面透鏡
    9.3.5  透鏡的像差
  9.4  眼睛
    9.4.1  眼睛的光學結構
    9.4.2  人眼的調節
    9.4.3  眼睛的分辨本領:視力
    9.4.4  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矯正
  9.5  目視光學儀器
    9.5.1  放大鏡
    9.5.2  顯微鏡
    9.5.3  顯微鏡的分辨本領
  習題九

第10章  波動光學
  10.1  光的干涉
    10.1.1  相干光
    10.1.2  光程和光程差
    10.1.3  楊氏雙縫實驗
    10.1.4  勞埃德鏡實驗
    10.1.5  薄膜干涉
  10.2  光的衍射
    10.2.1  單縫衍射
    10.2.2  圓孔衍射
    10.2.3  光柵衍射
  10.3  光的偏振
    10.3.1  自然光和偏振光
    10.3.2  馬呂斯定律
    10.3.3  布儒斯特定律
    10.3.4  物質的旋光
  習題十
第11章  量子力學基礎
  11.1  黑體福射
    11.1.1  熱輻射
    11.1.2  黑體福射實驗
    11.1.3  用經典理論解釋黑體輻射實驗規律
    11.1.4  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設
  11.2  光的波粒二象性
    11.2.1  光電效應
    11.2.2  康普頓效應
  11.3  氫原子光譜和玻爾理論
    11.3.1  氫原子光譜
    11.3.2  經典理論解釋氫原子光譜規律
    11.3.3  玻爾理論
  11.4  物質波的波動性
    11.4.1  德布羅意物質波
    11.4.2  戴維孫-革末實驗、德布羅意的物質波驗證
    11.4.3  德布羅意波的統計解釋
    11.4.4  德布羅意物質波的應用
    11.4.5  不確定關係
  11.5  激光及其醫學應用
    11.5.1  激光及激光器
    11.5.2  激光的醫學應用
  習題十一
第12章  X射線
  12.1  X射線的產生
    12.1.1  X射線的產生裝置
    12.1.2  X射線的硬度和強度
  12.2  X射線譜
    12.2.1  連續X射線譜
    12.2.2  標識X射線譜
  12.3  X射線的性質
    12.3.1  X射線的基本性質
    12.3.2  X射線的衍射

  12.4  物質對X射線的衰減規律
    12.4.1  單色X射線的衰減規律
    12.4.2  質量衰減係數與原子序數、波長的關係
    12.4.3  X射線的硬化和濾過
  12.5  X射線在臨床的應用
    12.5.1  X射線成像基礎
    12.5.2  模擬X射線攝影
    12.5.3  數字X射線成像
    12.5.4  X射線電腦斷(體)層攝影
    12.5.5  其他X射線應用技術
  習題十二
第13章  原子核和放射性
  13.1  原子核的結構和性質
    13.1.1  原子核的組成
    13.1.2  質量虧損和原子核的結合能
  13.2  放射性核素的產生裝置
    13.2.1  醫用迴旋加速器
    13.2.2  核反應堆
    13.2.3  核素發生器
  13.3  原子核的放射衰變類型
    13.3.1  a衰變
    13.3.2  β衰變
    13.3.3  r衰變和內轉換
  13.4  放射性物質的衰變規律
    13.4.1  衰變定律
    13.4.2  半衰期和平均壽命
    13.4.3  生物體內衰變規律
    13.4.4  放射性活度
    13.4.5  放射性平衡
  13.5  放射性藥物
  13.6  放射性核素的劑量和防護
    13.6.1  輻射劑量
    13.6.2  輻射防護
  13.7  核醫學成像原理和應用
    13.7.1  放射性核素顯像原理
    13.7.2  SPECT和PET顯像的臨床診斷應用
    13.7.3  β射線在核醫學治療中的應用
  習題十三
第14章  磁共振成像及設備
  14.1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學基礎
    14.1.1  原子的自旋與磁性核
    14.1.2  宏觀磁化矢量和質子的進動
    14.1.3  磁共振現象
    14.1.4  弛豫和弛豫時間
    14.1.5  磁共振信號的獲取和處理
    14.1.6  磁共振信號的空間定位和梯度磁場
  14.2  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硬體構成
    14.2.1  主磁體系統
    14.2.2  梯度系統
    14.2.3  射頻系統

    14.2.4  電腦系統及其他輔助設施
  14.3  磁共振成像技術臨床應用簡介
    14.3.1  成像特點及禁忌證
    14.3.2  人體磁共振成像技術
    14.3.3  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生物學效應及安全性
  習題十四
參考文獻
附錄  常用物理常量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