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地質理論與勘探實踐(精)

  • 作者:馬永生//陳洪德|責編:焦健//陳姣姣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08472
  • 出版日期:2022/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86
人民幣:RMB 4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凝練了中國西部大型盆地(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碳酸鹽岩油氣地質理論與助探實踐,創新形成了「構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組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體系,率先提出構造一沉積分異作用是形成大型油氣聚集帶主要控制因素的新認識,提出並實踐了不同級次層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編圖的理論和方法,揭示了三大盆地海相碳酸鹽岩空間分佈規律及優質儲層形成機理,建立了西部大型疊合盆地碳酸鹽岩油氣形成的四中心耦合成藏理論和四元聯控分佈理論及適合中國實際的碳酸鹽岩成盆-成烴-成藏新理論,預測了多個大型油氣聚集帶。
    本書可供從事海相碳酸鹽岩研究的地質人員、油氣勘探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馬永生//陳洪德|責編:焦健//陳姣姣

目錄
前言
第1章  中國西部海相碳酸鹽岩盆地的大地構造背景與原型盆地演化
  1.1  海相沉積盆地的大地構造背景
    1.1.1  地球物理場與主要構造單元
    1.1.2  主要構造域與大地構造演化
  1.2  海相沉積盆地的形成與演化
    1.2.1  盆地構造-地層層序
    1.2.2  塔里木盆地的形成與演化
    1.2.3  鄂爾多斯盆地的形成與演化
    1.2.4  四川盆地的形成與演化
  1.3  海相碳酸鹽岩盆地的地質結構差異性
    1.3.1  垂向分層結構差異性
    1.3.2  橫向分塊結構差異性
    1.3.3  陸內變形的時-空差異性
    1.3.4  構造控油機制的差異性
第2章  中國西部大型克拉通盆地碳酸鹽岩發育分佈規律與層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2.1  三大盆地地層層序發育特徵
    2.1.1  震旦系—三疊系地層對比簡況與層序格架
    2.1.2  三大盆地碳酸鹽岩層序充填特徵
  2.2  三大盆地碳酸鹽岩發育特徵
    2.2.1  塔里木盆地形成演化與碳酸鹽岩發育特徵
    2.2.2  鄂爾多斯盆地形成演化與碳酸鹽岩發育特徵
    2.2.3  四川盆地形成演化與碳酸鹽岩發育特徵
  2.3  三大盆地構造-沉積演化規律
    2.3.1  三大盆地構造-沉積演化的共同性
    2.3.2  三大盆地構造-沉積演化的差異性
  2.4  三大盆地構造-沉積分異特色與碳酸鹽岩沉積充填模式
    2.4.1  三大盆地構造-沉積分異類型與特徵
    2.4.2  三大盆地碳酸鹽岩沉積充填模式與主控因素
  2.5  不同級次的層序岩相古地理研究與編圖意義
    2.5.1  小比例尺構造-層序岩相古地理編圖
    2.5.2  中比例尺層序岩相古地理編圖
    2.5.3  大比例尺層序岩相古地理編圖
    2.5.4  不同尺度層序岩相古地理編圖的意義
第3章  中國西部大型克拉通盆地碳酸鹽岩儲層形成機理及預測技術
  3.1  碳酸鹽岩儲層類型與發育特徵
    3.1.1  三大盆地碳酸鹽岩儲層類型劃分方案
    3.1.2  不同類型儲層特徵
  3.2  碳酸鹽岩儲層形成機理
    3.2.1  礁灘儲層形成機理
    3.2.2  古岩溶儲層形成機理
    3.2.3  白雲岩儲層形成機理
    3.2.4  「三元控儲」理論
  3.3  不同類型儲層發育主控因素及分佈規律
    3.3.1  不同類型儲層發育的主控因素
    3.3.2  不同類型儲層發育的規律及差異性
  3.4  碳酸鹽岩儲層地質-地球物理預測評價技術
    3.4.1  碳酸鹽岩儲層的地震預測評價面臨的主要技術問題
    3.4.2  碳酸鹽岩儲層測井預測評價面臨的主要技術問題
    3.4.3  中國西部大型盆地海相碳酸鹽岩儲層預測評價技術

第4章  西部大型克拉通盆地碳酸鹽岩成藏地質條件與油氣富集規律
  4.1  海相烴源岩特徵
    4.1.1  海相烴源岩的地球化學特徵
    4.1.2  不同相帶海相烴源岩特徵
    4.1.3  海相碳酸鹽岩烴源岩生烴潛力評價
    4.1.4  海相烴源岩分佈特徵及綜合評價
  4.2  大型油氣聚集帶成藏特徵解剖
    4.2.1  四川盆地環開江-梁平陸棚天然氣聚集帶
    4.2.2  鄂爾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中部氣藏
    4.2.3  塔里木盆地塔中及塔北奧陶系油氣聚集帶
  4.3  海相碳酸鹽岩油氣聚集帶特徵及資源潛力評價
    4.3.1  碳酸鹽岩油氣聚集帶及類型劃分
    4.3.2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鹽岩油氣聚集帶成藏特徵及潛力評價
    4.3.3  鄂爾多斯盆地東部馬家溝組「半環形」天然氣聚集帶及潛力評價
    4.3.4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鹽岩油氣聚集帶成藏特徵及潛力評價
  4.4  中國西部大型克拉通盆地碳酸鹽岩油氣富集規律
    4.4.1  碳酸鹽岩油氣富集規律
    4.4.2  三大盆地油氣聚集帶成藏主控因素
    4.4.3  西部盆地碳酸鹽岩「區、帶、藏」油氣成藏模式
第5章  中國西部大型克拉通盆地碳酸鹽岩油氣勘探實踐與勘探新領域
  5.1  碳酸鹽岩油氣勘探實踐與重大突破
    5.1.1  三大盆地碳酸鹽岩油氣勘探取得的重大進展與突破
    5.1.2  川東北台緣礁灘型儲層大型油氣聚集帶的發現與勘探實踐
    5.1.3  超深縫洞型海相碳酸鹽岩大型油氣聚集帶的發現與勘探實踐
    5.1.4  鄂爾多斯盆地潮緣灘-白雲岩型儲層大型油氣聚集帶的發現與勘探實踐
  5.2  碳酸鹽岩油氣勘探新領域
    5.2.1  鄂爾多斯盆地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新領域
    5.2.2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新領域
    5.2.3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新領域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