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瀝青路面乳化瀝青冷再生關鍵技術

  • 作者:馬濤//朱俊清//拾方治|責編:惠雪//曾佳佳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20689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9
人民幣:RMB 1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隨著我國公路大規模建設的完成,我國道路交通發展正由「以建設為主」轉變為「建養並舉」的發展模式,其中瀝青面層在結構性能修復過程中產生的銑刨料再生利用成為新時代綠色交通的重要命題。
    本書圍繞瀝青路面乳化瀝青冷再生關鍵技術問題,從原材料、混合料性能到路用性能、結構設計方法全方位梳理和探討,並結合工程實踐對相關問題進行闡述,對冷再生技術提升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乳化瀝青作用原理與製備、回收瀝青路面舊料性能、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微觀結構特徵、配合比設計、路用性能及其離散元模擬分析、加鋪結構設計方法、施工工藝以及乳化瀝青冷再生的工程實踐。
    本書適合道路工程專業師生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

作者介紹
馬濤//朱俊清//拾方治|責編:惠雪//曾佳佳
    馬濤,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交通運輸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六大人才高峰」計劃;獲評中國公路青年科技獎、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英才獎、江蘇公路優秀科技工作者、唐仲英青年學者、王秉綱青年學者、東南大學青年五四獎章。長期致力於道路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主持/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科研課題5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以及學會/協會科學技術獎等各類獎項20余項;獲得全國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以及東南大學「我最喜愛的研究生導師」十佳導師等教學榮譽獎勵10余項;指導學生獲得全國「互聯網+」大賽銀獎、全國交通運輸科技大賽一等獎、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實踐大賽一等獎等各類學科競賽獎10余項。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背景
  1.2  冷再生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1.3  冷再生關鍵技術理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2章  乳化瀝青作用原理與製備
  2.1  概述
  2.2  乳化瀝青簡介與分類
  2.3  乳化瀝青作用原理
    2.3.1  乳化瀝青的成乳機理
    2.3.2  乳化瀝青的穩定原理
    2.3.3  乳化瀝青的破乳機理
  2.4  乳化瀝青的製備
    2.4.1  乳化瀝青的必要要素
    2.4.2  乳化瀝青的製備方法
    2.4.3  乳化瀝青質量檢驗
  2.5  乳化瀝青破乳速度表徵與分析
    2.5.1  紫外光譜法
    2.5.2  離心電導率法
    2.5.3  集料對破乳速度的影響分析
  2.6  本章小結
第3章  回收瀝青路面舊料性能
  3.1  概述
  3.2  回收舊料的結團特性研究
    3.2.1  原材料
    3.2.2  瀝青抽提試驗
    3.2.3  回收舊料結團度分析
    3.2.4  基於AIMS掃描試驗的舊料結團特性分析
    3.2.5  回收舊料分級分類
    3.2.6  回收舊料結團特性評價方法
  3.3  回收舊料的殘餘強度研究
    3.3.1  原材料
    3.3.2  回收舊料殘餘黏聚力三軸試驗
    3.3.3  舊料顆粒團強度的測試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微觀結構特徵
  4.1  概述
  4.2  國內外研究現狀
    4.2.1  冷再生混合料微觀研究
    4.2.2  界面過渡區研究
    4.2.3  冷再生混合料強度研究
  4.3  微觀形貌特徵
    4.3.1  試驗方案
    4.3.2  膠漿微觀形貌特徵
    4.3.3  界面微觀形貌特徵
    4.3.4  分層材料微觀形貌特徵
  4.4  界面組成特徵
    4.4.1  基於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界面特徵分析
    4.4.2  冷再生混合料界面組成特徵
    4.4.3  各相分佈特徵參數分析

  4.5  強度性能試驗
    4.5.1  配合比設計及試驗方案
    4.5.2  不同拌和順序的混合料形貌特徵
    4.5.3  不同拌和順序的混合料組成差異
    4.5.4  性能試驗
    4.5.5  冷再生混合料強度影響因素分析
  4.6  冷再生混合料的強度形成機理
    4.6.1  乳化瀝青-水泥砂漿的拉伸強度
    4.6.2  冷再生混合料的破壞斷面分析
    4.6.3  不同齡期膠漿微觀形貌
    4.6.4  冷再生混合料的界面形成機制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5.1  概述
  5.2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流程
    5.2.1  確定工程設計級配範圍
    5.2.2  原材料選擇與準備
    5.2.3  礦料的級配設計
    5.2.4  確定最佳含水量
    5.2.5  確定最佳乳化瀝青用量
  5.3  級配設計
  5.4  最佳含水量
  5.5  最佳乳化瀝青用量
    5.5.1  冷再生乳化瀝青的性能要求
    5.5.2  最佳乳化瀝青用量的確定
    5.5.3  乳化瀝青種類對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響
  5.6  配合比優化設計
    5.6.1  水泥用量的影響
    5.6.2  生石灰對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響
    5.6.3  有機活化劑對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響
    5.6.4  擊實次數對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響
  5.7  振動壓實成型方法研究
    5.7.1  振動壓實儀簡介
    5.7.2  最佳含水量
    5.7.3  最佳乳化瀝青含量
    5.7.4  養生條件的影響
  5.8  本章小結
第6章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
  6.1  概述
  6.2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體積特性
  6.3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穩定性
  6.4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
  6.5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靜態模量
    6.5.1  水泥摻量對靜態模量的影響
    6.5.2  乳化瀝青摻量對靜態模量的影響
    6.5.3  溫度對靜態模量的影響
  6.6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動態模量
    6.6.1  動態模量試驗設計
    6.6.2  水泥用量對動態模量的影響
    6.6.3  乳化瀝青用量對動態模量的影響

    6.6.4  圍壓對動態模量的影響
    6.6.5  溫度對動態模量的影響
  6.7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疲勞性能
    6.7.1  疲勞試驗設計
    6.7.2  疲勞壽命方程的建立
    6.7.3  濕度對試件疲勞壽命的影響
    6.7.4  乳化瀝青用量對試件疲勞壽命的影響
    6.7.5  水泥用量對試件疲勞壽命的影響
    6.7.6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勞壽命與其他材料的對比
  6.8  本章小結
第7章  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離散元模擬分析
  7.1  概述
  7.2  冷再生瀝青混合料離散元模型構建
    7.2.1  虛擬試件生成
    7.2.2  基於矢量計算的集料隨機生成方法
    7.2.3  載入條件
  7.3  接觸模型及參數標定
    7.3.1  基本假設
    7.3.2  線性平行黏結模型
    7.3.3  離散元模擬參數獲取
    7.3.4  模型驗證
  7.4  冷再生瀝青混合料斷裂行為研究
    7.4.1  離散元斷裂試驗結果分析
    7.4.2  離散元斷裂試驗影響因素分析
    7.4.3  舊料結構對冷再生瀝青混合料斷裂行為的影響分析
    7.4.4  小結
  7.5  冷再生瀝青混合料疲勞行為研究
    7.5.1  離散元疲勞試驗結果分析
    7.5.2  離散元疲勞試驗影響因素分析
    7.5.3  舊料結構對冷再生瀝青混合料疲勞開裂行為的影響分析
    7.5.4  綜合分析
    7.5.5  小結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乳化瀝青冷再生加鋪結構設計方法
  8.1  概述
  8.2  國內外冷再生路面結構設計方法
    8.2.1  美國AASHTO法
    8.2.2  AI法
    8.2.3  南非法
    8.2.4  我國現行設計方法
  8.3  冷再生瀝青路面結構設計基本原則
  8.4  冷再生混合料抗拉強度結構係數
    8.4.1  基於室內疲勞試驗的瀝青混合料Ks
    8.4.2  基於室內疲勞試驗的半剛性材料Ks
    8.4.3  基於室內試驗的冷再生材料Ks
    8.4.4  冷再生材料Ks修正
  8.5  冷再生材料軸載換算公式
    8.5.1  以彎沉為指標的軸載換算原則
    8.5.2  以彎拉應力為設計指標的軸載換算方式
    8.5.3  冷再生材料的軸載換算公式

  8.6  舊路面結構殘餘承載力
    8.6.1  半剛性基層殘餘承載力
    8.6.2  半剛性基層層底當量回彈模量
  8.7  結構設計流程
    8.7.1  冷再生路面結構設計流程
    8.7.2  交通量確定
    8.7.3  結構層參數確定
    8.7.4  路面結構組合
    8.7.5  結構驗算
    8.7.6  經濟性及施工要求
  8.8  實例驗算
    8.8.1  交通量計算
    8.8.2  路面結構組合設計
    8.8.3  結構層參數確定
    8.8.4  結構組合驗算
  8.9  本章小結
第9章  乳化瀝青冷再生施工工藝
  9.1  概述
  9.2  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工藝及設備
    9.2.1  工藝原理
    9.2.2  主要施工設備
    9.2.3  場地選擇與布置
    9.2.4  原材料
    9.2.5  原路面銑刨及下承層
    9.2.6  試驗路段
    9.2.7  拌制
    9.2.8  運輸
    9.2.9  攤鋪及碾壓
    9.2.10  養生及開放交通
  9.3  乳化瀝青就地冷再生工藝及設備
    9.3.1  工藝原理
    9.3.2  主要施工設備
    9.3.3  病害調查
    9.3.4  試驗路段
    9.3.5  新集料、水泥的添加
    9.3.6  再生機作業
    9.3.7  施工作業段及長度
    9.3.8  整平及碾壓
    9.3.9  接縫
    9.3.10  養生及開放交通
  9.4  施工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
    9.4.1  施工前
    9.4.2  施工過程中
    9.4.3  完工後
  9.5  交通組織方案
    9.5.1  常見交通組織方式及其特點
    9.5.2  養護作業交通管制基本形式
    9.5.3  養護作業區交通流模擬模擬
    9.5.4  甬台溫高速補強工程交通組織方案
  9.6  乳化瀝青冷再生工程常見問題及對策

    9.6.1  舊料的質量控制
    9.6.2  冷再生混合料的工作性
    9.6.3  拌和中「花白料」的問題
    9.6.4  冷再生混合料壓實問題
    9.6.5  開放交通的判據
  9.7  本章小結
第10章  乳化瀝青冷再生工程實踐
  10.1  概述
  10.2  甬台溫高速
    10.2.1  原路面狀況調查
    10.2.2  現場配合比驗證
    10.2.3  試驗段施工
    10.2.4  冷再生層現場測試
    10.2.5  試驗段檢測
  10.3  梨溫高速
    10.3.1  原路面狀況調查
    10.3.2  冷再生路面結構設計
    10.3.3  冷再生混合料設計
  10.4  S340常州段
    10.4.1  原路面狀況調查
    10.4.2  現場配合比驗證
    10.4.3  試驗段施工
    10.4.4  現場測試
    10.4.5  試驗段跟蹤檢測
    10.4.6  經濟效益分析
  10.5  G320國道
    10.5.1  工程概況
    10.5.2  原路面狀況調查
    10.5.3  路面維修方案
    10.5.4  乳化瀝青冷再生施工工藝
    10.5.5  施工質量檢測
    10.5.6  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
  10.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