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篇 腹股溝疝
《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年版)》制定的必要性
1.《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年版)》修改更新背景和原則
2.《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年版)》具體解讀
3.《成人腹股溝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年版)》制定的必要性
基於「肌恥骨孔」解剖概念的腹股溝疝的重新定義
對腹股溝疝病因的再認識
1.先天性因素
2.後天性因素
3.膠原代謝因素
開放無張力疝修補術與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地位和作用
無張力疝修補術后慢性疼痛的診斷及處理
1.腹股溝區的神經解剖
2.疼痛發生的生理學基礎
3.腹股溝區疼痛的診斷思路
4.疼痛的定義
5.無張力疝修補術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分析
6.無張力疝修補術后慢性疼痛的治療
重視術后補片感染的問題
1.術后補片感染髮生的原因
2.術后補片感染的分類
3.術后補片感染的診斷
4.術后補片感染的處理
5.補片感染的預防
我國成人腹股溝疝質控體系的建立
1.背景
2.質控體系的建立
如何建立補片相關不良事件監測系統
1.背景
2.內容
3.總結
第二篇 腹壁疝
《腹壁切口疝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年版)》更新內容解讀
1.病理生理學
2.診斷
3.分類
4.治療
5.手術方法
6.醫師准入
腹壁的解剖結構
1.腹壁的解剖學描述
2.腹腔肌肉的分佈
腹壁功能不全
1.腹壁肌肉解剖與功能
2.腹壁功能不全的定義及原因
3.腹壁功能不全對機體的影響
4.腹壁功能不全的處理
巨大複雜切口疝的定義和診斷
1.巨大複雜切口疝的定義與臨床概念
2.腹壁切口疝的診斷和分類
3.切口疝的診斷和分類具有複雜多樣性的突出特徵
腹壁切口疝的推薦分型方法
1.國內切口疝分型
2.國外切口疝分型
3.HPW分型是未來切口疝分型的一個方向
術前腹腔擴容的方法和技術
1.術前準備與評估
2.腹腔擴容的方法
腹壁切口疝修補方法之開放技術
1.肌筋膜前置補片修補法
2.肌后筋膜前置補片修補法
3.腹腔內置補片修補法
腹壁切口疝修補方法之腹腔鏡技術
1.腹腔鏡切口疝修補術與開放切口疝修補術對比
2.IPOM術式是目前最常用的腹腔鏡切口疝修補術
3.腹腔鏡Sublay修補術應用前景廣泛
如何合理選擇及實施組織結構分離技術和腹橫肌松解術
1.組織結構分離技術和腹橫肌松解術的發展歷史
2.各類技術評價
3.CST和TAR的適應證
4.單純CST治療巨大切口疝是否可行
5.CST是否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6.如何選擇合適的技術
如何評價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技術在切口疝修補中的應用
腹直肌分離的外科治療
1.手術方式
2.補片
3.開放手術與腔鏡下手術
4.DRA外科治療的手術指征
5.不足與展望
腹腔鏡下切口疝腹膜外修補術的客觀評價
1.開放Sublay修補術與腹腔鏡疝修補術的優缺點
2.切口疝術后疼痛的原因
3.腹腔鏡下切口疝腹膜外手術的優勢與不足
4.腹腔鏡下切口疝腹膜外修補術的方法
5.TAPP途徑腹膜外修補術
6.我們的腹腔鏡切口疝腹膜外修補術體會
雜交手術在巨大複雜切口疝修補方式中的地位
1.雜交手術的適用對象
2.雜交手術時應關注的問題
腹壁切口疝遠期複發的危險因素分析
1.患者因素
2.醫源性因素
切口疝修補手術中人工材料的選擇
1.切口疝開放手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