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酸沉降下西北荒漠煤礦區植物多樣性維持機理/全球變化生態學研究系列/寧夏大學生態學叢書

  • 作者:黃菊瑩//余海龍//韓翠|責編:劉超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37021
  • 出版日期:2022/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4
人民幣:RMB 1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西北荒漠區植物生長的主要限制因子入手,以全球變化中大氣酸沉降增加為背景,依托2018?2021年設立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3個典型燃煤電廠(鴛鴦湖電廠、馬蓮台電廠、靈武電廠)的野外監測點,通過長期的野外觀測和室內分析,定位監測了距離電廠0?2000m範圍內降水降塵混合沉降中NO-3、NH+4、SO2-4、K+、Ca+、Na+、Mg2+沉降特徵(時間動態、距離特點、電廠差異)及來源,系統研究了植物多樣性的時空動態,並結合植被-土壤系統C:N:P平衡特徵和關鍵土壤化學及生物學性質的變化特點,綜合分析了氮、硫、鹽基離子沉降量與混合沉降酸性質、植物多樣性、植被-土壤系統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土壤性質的關係,從生態化學計量學角度深入探討了西北荒漠煤礦區大氣酸沉降環境效應和植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為豐富我國酸沉降時空資料庫、評估區域大氣污染物控制措施的實施效果提供數據支撐。本書研究成果對於促進荒漠煤礦區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可供生態學、環境科學、自然地理學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研究生和木科生參考閱讀。

作者介紹
黃菊瑩//余海龍//韓翠|責編:劉超

目錄
前言
第1章  總論
  1.1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3  研究創新性
第2章  酸沉降影響植物多樣性的試驗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概況
  2.2  實驗設計
  2.3  樣品收集與測定
  2.4  數據處理
第3章  荒漠煤礦區降水降塵化學性質
  3.1  研究區氮、硫沉降特徵
  3.2  研究區鹽基離子沉降特徵
  3.3  研究區氣團後向軌跡聚類分析
  3.4  研究區降水降塵混合沉降特徵分析
  3.5  小結
第4章  荒漠煤礦區植物群落特徵
  4.1  研究區植物生物量
  4.2  研究區植物多樣性
  4.3  研究區植物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
  4.4  研究區植物多樣性與生物量和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的關係
  4.5  小結
第5章  荒漠煤礦區植物葉片-微生物-土壤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
  5.1  研究區植物葉片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
  5.2  研究區微生物生物量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
  5.3  研究區土壤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
  5.4  研究區植物-微生物-土壤C:N:P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徵的驅動因素
  5.5  基於生態化學計量學的煤礦區離子沉降效應分析
  5.6  小結
第6章  荒漠煤礦區關鍵土壤性質
  6.1  研究區土壤特徵
  6.2  研究區土壤性質與離子沉降的關係
  6.3  基於關鍵土壤性質的煤礦區離子沉降效應分析
  6.4  小結
第7章  氮硫沉降下荒漠煤礦區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機制
  7.1  植物多樣性與環境因子的變差分解
  7.2  植物多樣性與環境因子的冗余分析
  7.3  植物多樣性與環境因子的結構方程
  7.4  小結
第8章  存在問題和未來研究展望
  8.1  大氣酸沉降的測定方法方面
  8.2  大氣酸沉降的測定指標方面
  8.3  大氣酸沉降的取樣方向和距離設置方面
  8.4  植物多樣性的指標選取方面
  8.5  大氣酸沉降下影響植物多樣性的環境因子選擇方面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