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重思新聞評論和評論特色教育/喻園新聞傳播學者論叢

  • 作者:趙振宇|責編:周瓊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08802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華中科技大學喻園新聞傳播學者論叢中的一本,收錄了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二級教授趙振宇近年來關於新聞評論和新聞評論特色教育的探索與思考。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從怎樣重新認識新聞評論、怎樣在新形勢下講好真話、怎樣做好新聞評論特色教育的視角展開論述,以此管窺新聞評論這一特殊新聞體裁的發展變化與時代特徵,探討新時代新聞評論的新氣象和新發展、新聞評論工作機制及隊伍建設、高校如何培養新時代的新聞人等傳媒實踐中的熱點問題,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作者介紹
趙振宇|責編:周瓊
    趙振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兼任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漢市委宣傳部新聞閱評專家、湖北省新聞傳播法學會副會長、武漢市社會學會副會長。曾任《長江日報》評論理論部主任、《文化報》總編輯,高級編輯。在報社工作期間,有多篇作品獲全國好新聞一等獎,湖北省好新聞一等獎、特別獎。組織多次策劃報道,受到中宣部的表揚,有的被總結后在全國推廣。     2001年調入大學,先後榮獲華中科技大學教學名師、華中學者、寶鋼教育優秀教師獎等。撰寫的《新聞報道策劃》和《現代新聞評論》兩書列入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社會進程中的公民表達》入選教育部視頻公開課。     1984年起開始研究獎勵問題,在國內首先提出「建立中國特色獎勵學」,先後出版《獎勵的奧妙》《獎勵的科學與藝術》《神奇的杠桿——激勵理論與方法》等5部專著。     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程序理論,2005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政治文明進程中的程序化建設研究》,已出版《程序的監督與監督的程序》(200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還出版了《我們說了些什麼——一個新聞學教授的歷史回眸》(2009年武漢大學出版社)、《社會進程中的新聞學探尋》(2011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等著作。     教學之餘,應邀在內地、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美國的大學、媒體、機關、企業作政治學、管理學和新聞傳播學專題講座。

目錄
上篇  新聞評論:公民意見的有效表達
  新聞評論的時代特徵及屬性
  一 新聞評論的時代特徵
  二 新聞評論的定義及屬性
  怎樣認識和做好新聞評論
  一 一項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質
  二 新聞評論操作五談
  新聞評論改革研究
  一 關於中國新聞評論改革的幾個問題
  二 21世紀中國新聞評論的發展與變化研究
  三 《人民日報》新創評論版特色研究
  四 新時代新聞評論的新氣象和新思考
中篇  講好真話:新時代的新需求
  什麼是講真話
  一 「講真話」的含義解讀
  二  法律保障公民講真話
  三 講真話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
  公 民表達的基本準則
  一 公民表達的民主意識
  二 公民表達的科學精神
  三 公民表達的獨立品格
  四 公民表達的寬容胸懷
  講好真話的實現路徑
  一 突發事件中的網路表達
  二 政治協商中的意見表達
  三 領導幹部如何與媒體打交道
  四 今天,怎樣講好真話
下篇  特色教育:著力塑造學生名片
  新聞人特質培養及課堂教學
  一 新聞教育面臨的新形勢
  二 當代新聞人必備的特質
  三 如何培養新時代新聞人
  四 研究生教育的現狀與發展
  五 切實加強學術規範教育
  新聞評論特色教育的體系構建及實施
  一 當今新聞評論教育的教學模式
  二 新聞評論教育的短板與改革
  三 新聞評論特色教育實踐與思考
  新聞評論工作機制及隊伍建設
  一 積極探索建立「評論記者」工作機制
  二 建立「評論記者」工作機制是時代需求
  三 《嘉興日報》的實踐和探索
  四關於深化「評論記者」工作機制的思考
  五 建立一支可持續發展的評論隊伍
附錄
  附錄一  我的新聞評論生涯(1978?2021)
  1.《人民日報》是我的良師益友
  2.《光明日報》吹響真理標準大討論的號角
  3.我與《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的文字交往
  4.我在《科技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改革報》等發表的評論文章

  5.《民主與科學》《群言》《民主》《中國政協》等雜誌記載我的思緒
  6.《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社會科學報》等上海報紙留下我對改革開放的思考
  7.我在《社會科學》《社會》等上海學術雜誌發表的論文
  8.《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等廣東報紙記載我關於解放思想的文字篇章
  9.我在《長江日報》工作時的文字歲月
  10.我在北京、天津、重慶、香港等地報紙的文字記載
  11.我在雜文領域的寫作回顧
  附錄二  人物專訪
  1.新聞評論應成為一種公民傳播素質
  2.一位新聞學教授的歷史回眸
  3.打通理論與實踐,打造新聞評論特色教育
  4.更新教育理念 多維解讀評論
  5.趙振宇與他的新聞評論理念
  6.《講好真話》:用好你手中的「麥克風」
  7.趙振宇:新聞評論的教育者、研究者與實踐者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