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跨國政治協作空間及其建構(以歐亞一體化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相互關係為例)

  • 作者:萬青松|責編:夏瑋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76034110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0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針對西方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空間缺席現象,以及我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創新不足、理論與政策研究脫節等問題,本書提出將「空間」範疇引入國際關係研究,嘗試為觀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的世界政治萬象提供一種新視角。作者首先對「政治空間」「跨國政治協作空間」「空間再生產」「歐亞空間」等關鍵範疇進行理論闡述與實證,重點闡釋「跨國政治協作空間」是決定區域一體化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最直接和最關鍵因素之一。然後將這一空間作為理解歐亞一體化過程中呈現出鬆散、停滯、斷斷續續、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徵的分析視角並指出:歐亞一體化面臨的諸多制約性因素主要是由空間生產機制的缺陷造成的;解決的最佳方式就是進行跨國政治協作空間再生產;中國與歐亞國家正在推進的「一帶一盟」對接,可作為一種再生產新路徑。

作者介紹
萬青松|責編:夏瑋
    萬青松,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俄羅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任上海市高校智庫周邊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科研主管;主要從事當代大國關係、俄羅斯內政外交、歐亞地區國際關係等研究與教學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上海市政府重點決策咨詢等多項課題。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當代亞太》,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1部譯著《俄羅斯與中國:共建新世界》(人民出版社,2019)。入選2016年度上海市「晨光計劃」人才項目。曾於2014-2015年在莫斯科國立大學訪學。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  探討中的歐亞一體化問題
  第三節  研究目標、方法與理論探索
第一章  空間理論的探討
  第一節  空間的緣起——早期經典理論的闡釋
  第二節  空間的轉向——當代研究的空間潮流
  第三節  空間的失語——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空間缺席
  第四節  空間的在場——國際政治研究的空間視域
第二章  跨國政治協作空間——理解國際關係的新路徑
  第一節  作為人類特殊活動領域的政治空間
  第二節  政治空間的理論來源及其界定
  第三節  跨國政治協作空間及其建構邏輯
第三章  區域一體化與跨國政治協作空問建構
  第一節  國際關係中的區域層次與國際區域
  第二節  區域一體化及其理論演進
  第三節  區域一體化與跨國政治協作空間的建構邏輯和實證
第四章  為何要用空間理論透視歐亞地區
  第一節  「歐亞認知的演進及其寓意
  第二節  空間理論透視歐亞地區的出發點
  第三節  歐亞空間結構的歷史變遷及當代啟示
第五章  歐亞—體化的空間構建進程概述
  第一節  模仿與慣性引導下的鬆散空間探索性整合
  第二節  有選擇、多層次地打造歐亞經濟與安全空間
  第三節  重塑新的歐亞一體化空間
第六章  跨國政治協作空間視域下的歐亞一體化
  第一節  金融危機前的歐亞一體化——跨國政治協作空間的缺失
  第二節  金融危機后的歐亞一體化——跨國政治協作空間的構建
第七章  繼續構建歐亞政治協作空問的制約因素
  第一節  區域發展具體安排尚不完善
  第二節  參與主體多元化與互動關係不足
  第三節  組織決策、機制運行效率欠佳
  第四節  來自區域外部因素的影響
第八章  「一帶一盟對接與歐亞政治協作空問再生產
  第一節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空間內涵
  第二節  歐亞政治協作空間再生產的新路徑——「一帶一盟對接
  第三節  歐亞政治協作空間再生產的未來願景
  第四節  歐亞政治協作空間再生產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