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從存在到演化(中國系列電影的歷史與文化研究)

  • 作者:包磊|責編:縱華躍
  • 出版社:中國電影
  • ISBN:9787106054137
  • 出版日期:2022/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系列電影不僅是重要的學術研究對象,在具體的電影創作、生產與傳播中也有重要的現實實踐意義與價值。為什麼有些系列電影在市場上取得了驕人成績,而有些系列電影卻沒能達到預期目標?為什麼有的系列電影獲得了藝術上的成功,卻沒能獲得市場的認可?或者相反,有些系列電影連續得到市場的青睞,卻並未在藝術上得到好評?作者基於中外大量系列電影發展的實際,對此做了相當認真而紮實的思考,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觀點與見解。相信這些對於系列電影的創作、生產與傳播當有很好的借鑒與參考價值。
    作為年輕的電影學者,包磊博士以系列電影的研究已然為電影學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電影正在從大國向強國的邁進中不斷創新推進,中國電影學術也特別需要年輕一代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新穎的成果,助力自身富於中國特色、時代特色的理論學術話語的建構與提升。

作者介紹
包磊|責編:縱華躍
    包磊,山東東營人,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聯合培養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博士后,國家藝術基金助理研究員。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4項。在《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現代傳播》《電影評介》《電影文學》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部分文章獲《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全文轉載。譯著《寬銀幕:觀看·真實·人物·在別處》即將出版。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影歷史與影像理論、藝術政策與文藝評論。

目錄
序一
序二 七年辛苦不尋常
緒論 系列電影:從存在到演化
上編 中國系列電影的史學源流與現代映像
  第一章  中國敘事藝術的系列化流脈
    第一節  口語敘事的系列化
    第二節  演劇藝術的系列化
    第三節  古典小說的系列化
  第二章  中國電影發生與系列電影萌芽(1905-1925)
    第一節  影像:在借鑒與模仿中開展本土化實踐
    第二節  影戲:在承繼與改造中積累民族化經驗
  第三章  初興與流轉:大製片時代的系列電影生產(1926-1949)
    第一節  商業類型拓展與系列電影初興
    第二節  抗日戰爭與系列電影的銷匿
    第三節  解放戰爭與系列電影的流轉
  第四章  缺席與在場:紅色年代的系列電影形態(1949-1976)
    第一節  建構紅色年代的人民電影
    第二節  從工農兵類型到「樣板戲」系列
    第三節  文化承繼與電影美學變異
  第五章  匯通與融合:改革開放時代的系列電影生產(1977-2000)
    第一節  啟蒙、改革與被遮蔽的「娛樂片」系列
    第二節  后現代、全球化與漸顯的「主旋律」系列
  第六章  走向體系整合:21世紀以來中國電影的系列化結構(2001-2020)
    第一節  重新結構的21世紀中國電影
    第二節  類型再造與藝術轉向
    第三節  從類型到系列的演化
下編 中國系列電影的形式美學與文化實踐
  第七章  系列電影的本體結構與理論範式
    第一節  耗散結構理論與電影演化
    第二節  理論的轉向:從沉默到闡釋
  第八章  敘事與風格:中國系列電影的影像呈現
    第一節  系列化文本:存在與轉化
    第二節  經典模式與文化呈現
  第九章  利潤驅動:當下中國系列電影的體制格局
    第一節  當下中國系列電影的存在狀態
    第二節  影像現實與範式拓展
  第十章  超越好萊塢:在破舊立新中走向穩定結構
    第一節  好萊塢系列電影與當下中國市場
    第二節  民族美學與系列電影建構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