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定縣秧歌(從鄉村戲到非遺)/中國村落文化叢書

  • 作者:穀子瑞|責編:黃圓
  • 出版社:漓江
  • ISBN:9787540791698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7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立足田野現實和文獻資料,以組織形式和演出模式為主線,梳理定縣秧歌百年來的發展脈絡,探究其傳承演變的歷史動因。在這起起伏伏的百年曆程里,定縣秧歌猶如一葉輕舟,被知識分子、國家政權、現代化等力量交織的歷史洪流裹挾前進。然而,看似身不由己的秧歌,始終野性難馴、自有方向。源於鄉野的它,深深紮根在定縣的土地上、人心上,潛藏著無限的生機與可能。

作者介紹
穀子瑞|責編:黃圓
    穀子瑞,1992年生,河北定州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民間文學專業,現在北京從事出版工作。因為熱愛民間文化而開始研究家鄉的秧歌戲,又在一場場的秧歌戲里,發現了不一樣的秧歌故事。

目錄
第一章  走近定縣秧歌
  秧歌是歌舞戲多形態並存的民間藝術,戲是定縣秧歌的內核。學者眼中、民眾心中的定縣秧歌相似又不同,相依相異
、各美其美。
  一、家鄉的召喚
  二、學者眼中的定縣秧歌
  三、多種形態並存的秧歌
  四、淺談民間戲劇研究
  五、民間藝術研究一觀
第二章  定縣秧歌的生髮土壤
  定縣秧歌生於農、長於農,天然帶著農耕文明的底色。現代化機器強力推進,農將不農、村或不村,定縣秧歌將如何
自處?
  一、沖積平原上的中山國
  二、農事、信仰與文化
  三、農不農、村不村
第三章  定縣秧歌的演進之路
  車有車道,馬有馬路。定縣秧歌本來在自己的航道上平波緩進,從自娛自樂到「 掙口飯吃」,突然平教會和抗戰兩座「 大
山 」壓到身上,負重前行的秧歌會偏離航道嗎?
  一、從秧歌會到三慶班
  二、「洋博士下鄉」與「文明戲」進村
  三、為抗戰服務的秧歌
第四章  「三起三落」的定縣秧歌劇團
  民間藝術一旦有了正式的組織機制,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定縣秧歌劇團用起起落落的事實告訴我們,答案不僅僅是「
會」或「不會」這麼簡單。
  一、輝煌(1952—1960)
  二、「半農半藝紅花開」(1962—1971)
  三、復興(1978—1988)
第五章  重返民間的定縣秧歌
  政府的支持說撤就撤,定縣秧歌只能重新投入民眾的懷抱。然而,見了「 大世面」的定縣秧歌還能真切擁抱土裡刨食的
農民嗎?
  一、被「放養」的二十年
  二、劇目的傳變與得失
  三、技術世界中的定縣秧歌
  附:「台口」實錄
第六章  非遺語境下定縣秧歌的「再生」之路
  於民間藝術而言,非遺是個機會,能不能抓得住,能不能用得好,各地用差異化實踐提交了一份份色彩斑斕的答卷,
定縣秧歌答得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一、劇團的建立與維繫
  二、傳承人與傳承基地
  三、名目繁多的非遺展演活動
  四、互動中的京津冀
第七章  秧歌小戲,行路不止
  定縣秧歌自誕生至今,已有百余年,能成長為當前的樣態,絕非一種力量灌注的結果,那麼定縣秧歌背後究竟有哪些
推手在暗自較量呢?
附錄1  定縣秧歌大事記
附錄2  定縣秧歌傳承譜系表
後記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