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租界法制與中國法制近代化研究/棠樹文叢

  • 作者:編者:王立民|責編:秦?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78304
  • 出版日期:2022/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3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租界法制是中國近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區域法制,而且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區域法制。它以不平等條約為依據,以損害中國國家主權為代價,以破壞中國的法制統一性為結果。
    本書將重心放在中國租界法制與中國法制近代化的關係上,特彆強調了中國租界法制的立法、行政執法、司法、法學教育等對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影響,同時還旁及中國租界法制與租借地法制的區別、案例分析和啟示等一些內容。

作者介紹
編者:王立民|責編:秦?
    王立民(1950.4—),華東政法大學二級教授、功勛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碩士、歷史學博士。長期從事中國法律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任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司法考試協調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法學會法理法史研究會會長、上海市政治學會副會長和德國帕桑大學、日本青山學院大學的客座教授等職。現任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全國優秀教師、當代中國法學名家、上海市領軍人才、首屆上海高校教學名師稱號。     擔任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中國法制史」負責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法制史」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租界法制文獻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省部級等科研項目二十余項。     出版個人著作10種、19部,主編三十余部。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學術月刊》等期刊上獨立發表論文三百余篇,其中三十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紅旗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轉摘。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論文一等獎等二十余項獎項。

目錄

第一章  租界的設立與租界法制的產生
  第一節  中國租界的設立
    一、1840年以前的外商居留地
    二、英美法上海租界的建立
    三、天津九國租界
    四、漢口租界
    五、其他租界
  第二節  租界法制的形成
    一、租界法制形成的條件
    二、租界法制形成的階段
  第三節  租界法制形成的特點及其影響
    一、租界法制形成的特點
    二、租界法制形成的影響
第二章  租界立法與中國立法近代化
  第一節  租界法制體系的形成及其特點
    一、租界法制體系的形成
    二、租界立法的特點
  第二節  租界立法近代化的動力
    一、動力之一:人的近代化的本質要求
    二、動力之一:分權政體的必然反映
    三、動力之一: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節  租界立法對中國立法近代化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二、消極影響
第三章  租界行政體制與法制及其對中國行政體制與法制近代化的影響
  第一節  租界的行政體制
    一、居民自治型的行政體制
    二、領事獨斷型的行政體制
    三、混合型的行政體制
  第二節  租界的行政管理
    一、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據
    二、行政管理的特點
  第三節  租界行政制度中的近代性因素
    一、民主自治原則
    二、近代化的行政權力體系
    三、近代化的行政法規
    四、近代化的行政組織結構
  第四節  租界行政執法對中國行政執法近代化的影響
    一、促進中國人民主自治意識的形成
    二、促進中國近代行政體制的產生
    三、促進中國近代警察制度的產生
    四、為中國近代行政法規的制訂提供了借鑒依據
第四章  租界的司法與中國租界司法近代化
  第一節  租界司法機構與近代化
    一、租界里的外國法院
    二、租界里的行政法庭
    三、租界里的中外混合法庭
    四、租界里的中國法院
  第二節  租界里的法律觀念、訴訟意識與近代化

    一、租界的民眾訴訟活動與訴訟意識
    二、租界律師的法律世界
  第三節  租界里的審判官、司法實踐與近代化
    一、外籍法官:身份各異、面貌紛呈
    二、租界里的中國法官
    三、司法實踐:差異、雜糅與多面性
  第四節  租界司法的近代化特徵及其評價
    一、司法近代化的含義
    二、租界司法近代化的表現
    三、租界司法近代化的評價
第五章  租界的法學教育與中國法制近代化
  第一節  上海租界法學教育的興盛
    一、震旦大學法學院
    二、東吳大學法學院
    三、上海法政學院
  第二節  天津、漢口租界法學教育略述
    一、天津工商學院
    二、明德大學
  第三節  租界法學教育對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影響及今日借鑒
    一、租界法學教育對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影響
    二、租界法學教育的今日借鑒
第六章  中國租界和租借地法制的差異與中國法制近代化
  第一節  中國租界和租借地法制差異的表現
    一、時空、法律體系方面的差異
    二、法律內容方面的差異
    三、司法方面的差異
  第二節  形成中國租界和租借地法制差異的主要原因
    一、區域性質的原因
    二、區域定位的原因
    三、區域環境的原因
  第三節  與中國租界和租借地法制差異的關聯問題
    一、中國租界與租借地法制差異所造成不同社會面貌的問題
    二、中國租界與租借地法制差異和中國主權受損的關聯問題
  第四節  中國租界與租借地法制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影響
    一、影響時間上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影響
    二、影響空間上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影響
    三、影響程度上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法制近代化的影響
第七章  中國租界法制的幾個側面
  第一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規定的頒行與廢止
    一、「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規定頒行之前
    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規定頒行之後
    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規定的廢止
  第二節  英國巡捕視野中的吸煙禁煙與評析
    一、吸煙的前端是走私與販賣煙毒
    二、吸煙的原因與危害
    三、吸煙的人中既有窮人也有富人
    四、禁煙的效果很不理想
    五、評析
  第三節  外國人筆下的上海租界會審公廨
    一、葡萄牙人裘昔司筆下的上海租界會審公廨

    二、英國人麥克法蘭筆下的上海租界會審公廨
    三、俄國人郭泰納夫筆下的上海租界會審公廨
第八章  中國租界法制的三個重要問題
  第一節  中國租界里法制的多樣化問題
    一、「中國租界的法制」是中國租界立法主體制定、認可,僅在本租界內實施的法制
    二、「在中國租界適用的法制」是由中國、有約國制定的法制
    三、「中國租界的法制」與「在中國租界適用的法制」的主要區別
  第二節  中國租界內多種審判機關的問題
    一、「中國租界的審判機關」是審理髮生在租界案件的審判機關
    二、「設在中國租界里的審判機關」是審理在中國的有約國人案件的審判機關
    三、「中國租界的審判機關」與「設在中國租界里的審判機關」的主要差異
  第三節  中國租界法制的社會屬性問題
    一、中國租界法制的產生以國家主權受損為前提
    二、中國租界法制不是殖民地法制
    三、中國租界法制不是封建製法制
第九章  近代國人筆下的上海租界法制與思考
  第一節  近代國人筆下的上海租界法制史料
    一、近代國人筆下上海租界頒行的法規
    二、近代國人筆下上海租界建立的制度
    三、近代國人筆下上海租界的司法情況
  第二節  近代國人筆下的上海租界法制研究
    一、近代國人著作中的上海租界法制研究
    二、近代國人論文中的上海租界法制研究
  第三節  近代國人筆下的上海租界法制傳播
    一、通過滬游指南傳播上海租界法制
    二、通過報紙報道傳播上海租界法制
  第四節  近代國人筆下上海租界法制的思考
    一、用筆記下上海租界法制的近代國人是一個由多領域人員組成的群體
    二、近代國人筆下的上海租界法制是如今研究這一法制的重要史料
    三、近代國人筆下的上海租界法制是近代中國國家主權被損的產物
第十章  租界的收回與租界法制的終結
  第一節  租界的收回
    一、租界收回概況
    二、租界收回的特點
  第二節  租界法制的終結
    一、國人覺醒的法權意識是推動租界法制體系終結的社會土壤
    二、租界法制體系首先從司法制度開始瓦解
    三、租界的收回最終導致租界法制的終結
啟示
附錄一  1940年上海公共租界第一特區法院婚姻家庭案例與評析
附錄二  1940年上海法租界第二特區地方法院煙毒案例與評析
附錄三  1940年上海公共租界第一特區法院涉外民事案例與評析
附錄四  上海公共租界領事公堂案例與評析
附錄五  上海租界其他典型案例與評析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