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城鄉接合部疏解治理研究(基於空間社會學視角)/社會風險與社會建設叢書

  • 作者:翟慧傑|責編:田文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06405
  • 出版日期:202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3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空間社會學理論為視角,採取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研究疏解非首都功能過程中城鄉接合部的治理問題,即從靜態之社會樣態與動態之空間實踐兩個層次的互構入手,深入剖析空間疏解治理過程中城鄉接合部各相關利益主體,即基層管理者空間權力實踐、流動人口空間維存、本地村民空間維權的互動博弈;分析城鄉接合部空間重構過程中的不平等與不公正現象,進而為科學合理地疏解非首都功能、維護不同類型的社會群體享有相對公平的空間權益提出政策建議。

作者介紹
翟慧傑|責編:田文
    翟慧傑,女,河南蘭考人,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講師,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中歐應急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治理、應急管理、風險治理。在《行政管理改革》《學習時報》等報刊發表多篇論文;參與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參編《中國社會治理創新之路》等多部著作。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
    一  選題緣起
    二  理論和實踐意義
    三  研究對象與理論工具
  第二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一  城鄉接合部概念的相關研究
    二  城鄉接合部治理研究:宏觀視角
    三  城鄉接合部治理研究:微觀視角
    四  簡要評價
  第三節  技術路線、基本結構與研究方法
    一  技術路線
    二  基本結構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於空間社會學理論的城鄉接合部治理研究框架
  第一節  空間社會學理論及其適用性
    一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空間思想
    二  空間維存:「城市生態學派」的思想內核
    三  空間權利融入城市社會學的萌芽階段
    四  新馬克思主義社會學聚焦空間權利
    五  后現代語境中的空間闡釋:以福柯、蘇賈為代表
    六  空間社會學理論的適用性
  第二節  分析框架:空間權力與空間權利的多元互動博弈
    一  框架的基本內容
    二  相關治理主體分析
  第三節  分析框架的運用
    一  界定空間治理場域
    二  描述場域的多元主體以及不同主體的利益訴求
    三  剖析多元主體之間的博弈策略
第三章  空間疏解治理場域分析——以C鎮A村為例
  第一節  C鎮A村的空間形態
    一  C鎮空間的演變
    二  A村空間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  疏解要求及C鎮A村基本情況
    一  空間疏解的基本要求
    二  C鎮A村空間疏解基本情況
  第三節  C鎮A村空間疏解治理的瓶頸
    一  空間生產不足:基本公共服務缺位
    二  空間集體消費不均衡:村委會治理難
    三  空間改變不理想:村民居住空間沒改善,「瓦片經濟」減少
    四  空間分配不合理:流動人口居留意願與人口疏解相矛盾
第四章  任務導向:基層管理者空間疏解治理的權力技術
  第一節  基層管理者空間疏解的背景
    一  國家的空間調控政策:空間的排斥與包容
    二  政府分類控制的常用方法
  第二節  基層管理者空間疏解的組織體系與任務分解
    一  A村空間疏解的政策法律依據
    二  空間疏解整治機構:綜合整治指揮部
    三  A村空間疏解的任務分工及實施階段
  第三節  基層管理者空間疏解任務的落實

    一  壓力型體制下的空間權力實踐
    二  剛性的空間執法方式
    三  空間疏解任務落實中面臨的難點
第五章  空間維存:疏解治理過程中流動人口的行動邏輯
  第一節  空間壓縮:流動人口的空間再生產
    一  空間生存方式的改變
    二  心理封閉的邊緣空間
    三  就業空間與生存空間的危機
    四  居住空間的生存生態
  第二節  空間生存:流動人口縫隙化的生存策略
    一  交換居住空間與房東社會關係的生成
    二  城鄉的空間分配與流動人口的維存方式
    三  邊緣空間集體消費不足: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難
  第三節  空間抗爭:流動人口的多維形態
    一  流動人口底層化意識加劇
    二  流動人口採取游擊戰術進行空間抗爭
    三  流動人口的主動退場
第六章  空間維權:疏解治理過程中本地村民的行動邏輯
  第一節  空間權利的產生:違建的緣起與演變
    一  宅基地上違法建房的溯源
    二  農用地空間違建樣態的演變
  第二節  空間權利的剝奪:由利益受損到新貧困產生
    一  基層管理者拆違建任務實施
    二  經濟收入中斷
    三  空間集體消費供給不足引起新貧困
  第三節  空間權利的維護:本地村民集體反抗的行動邏輯
    一  拆違程序不規範引發空間權利抗爭
    二  基層管理者強制拆違引起村民抗爭
    三  村民維護空間權利的話語策略
    四  村民維護空間權利的灰色博弈
    五  拆違不公平引發的空間權利抗爭
第七章  基於空間正義的路徑設計
  第一節  空間正義理念下的理論邏輯
    一  空間正義的嵌入
    二  空間正義的出路
  第二節  空間權利的保障:共生理念下的空間治理
    一  疏解治理過程中空間生產的保障
    二  疏解治理過程中空間分配的權益保障
    三  疏解治理過程中空間交換的保障
    四  疏解治理過程中空間集體消費的保障
  第三節  空間權力的制約:有限政府理念下的空間治理
    一  構建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運行機制
    二  科學規劃城市社會空間
    三  規範政府權力
    四  完善執法程序
    五  擴大公眾、NGO的參與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基本結論
    一  「基於空間權力與空間權利的多元互動博弈」的分析框架
    二  疏解整治工作進入治理困境

    三  疏解整治工作是多元主體非對稱空間權益博弈過程
    四  破解治理困境在於尋求各方的利益平衡
  第二節  研究創新點
    一  研究視角的創新
    二  研究理論框架的創新
    三  研究成因機制的創新
    四  研究解決思路的創新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