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壯醫藥學概論(供壯醫學專業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龐宇舟|責編:魏傑//馬曉峰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 ISBN:9787513274609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6
人民幣:RMB 5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是在2006年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壯醫藥學概論》基礎上完善而成,主要內容包括壯醫藥發展史、壯醫基礎理論、壯醫診斷學基礎、壯藥學基礎、壯醫方劑學基礎、壯醫治療學基礎、壯醫預防醫學基礎和壯醫臨床各科基礎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參考和吸納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壯族醫學史》《壯醫基礎理論》《壯醫診斷學》《壯藥學》《壯醫方劑學》《壯醫筋傷學》《壯醫內兒科學》《壯醫外傷科學》《壯醫藥線點灸學》,以及部分壯醫藥學專著和歷年來壯醫學基礎理論、壯醫臨床實踐、壯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
編者:龐宇舟|責編:魏傑//馬曉峰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中國少數民族醫藥概述
    一、我國民族醫藥概況
    二、民族醫學的分類
    三、民族醫學與周邊文化的聯繫
    四、壯醫藥的定義
  第二節  壯族社會歷史概述
    一、壯族的來源及概況
    二、壯族社會歷史發展概況
    三、壯族歷史發展的特點
  第三節  壯族歷史、地理、人文與壯醫藥的關係
    一、千年土司制度下的壯族醫藥
    二、壯族地區地理、氣候與壯醫藥的關係
    三、壯族文化發展特點與壯醫藥的關係
    四、關於壯醫藥無系統文字記載的問題
    五、壯醫藥存在的原因
第二章  壯醫藥發展史
  第一節  壯醫藥的起源(遠古?先秦)
    一、壯醫藥的萌芽
    二、壯醫針刺療法的起源
    三、從花山崖壁畫探討醫巫同源
    四、壯醫外治療法的起源
    五、壯醫預防保健的萌芽
    六、壯族飲食文化對壯醫藥的影響
    七、文獻記載的壯醫早期醫療衛生活動
  第二節  壯醫藥知識的積累(秦?隋)
    一、壯族地區早期農業發展對壯醫藥的促進作用
    二、壯葯知識的積累
    三、壯族古代科技與壯醫藥
    四、壯族的衛生保健和環保意識
    五、中醫學典籍中有關壯醫藥的記載
  第三節  壯醫藥的初步形成與發展(唐宋?民國)
    一、壯醫理論的萌芽
    二、壯藥學的發展
    三、壯醫方劑學的萌芽
    四、豐富多彩的壯醫診療技法
    五、壯族地區醫療制度和醫療機構的建立
    六、壯醫分科的出現
    七、壯醫理論的初步形成及壯醫著作的出現
    八、壯醫預防疾病的方法
    九、壯鄉葯市的形成及其對壯醫藥的促進作用
  第四節  壯醫藥的發掘整理
    一、民族醫藥古籍普查與壯醫藥的發掘整理
    二、壯醫藥醫、教、研機構的建立
  第五節  壯醫藥的發展前景
    一、在廣大農村和城市社區推廣應用
    二、催生壯醫藥產業,振興民族經濟
    三、促進壯醫藥科研臨床新突破
    四、擴大壯醫藥學術交流,提高學術地位
第三章  壯醫基礎理論

  第一節  壯醫的天人自然觀
  第二節  壯醫的生理病理觀
  第三節  壯醫的病因病機論
  第四節  壯醫的診斷規律
    一、突出整體觀念,強調數診合參
    二、全面診查,突出重點
    三、循序診查,綜合判斷
  第五節  壯醫的治療原則
    一、調氣
    二、解毒
    三、補虛
  第六節  壯醫辨證及辨病
  第七節  壯醫學的基本特點
    一、傳承方式單一
    二、強調「三氣同步」
    三、以「三道兩路」為核心
    四、主張毒虛致病論
    五、重視特色診法
    六、長於辨病論治
    七、擅用內病外治
第四章  壯醫診斷學基礎
  第一節  壯醫診斷的原則與特色
    一、壯醫診斷的基本原則
    二、壯醫診斷的特色
  第二節  壯醫診斷的基本方法
    一、望診
    二、詢診
    三、聞診
    四、按診
    五、探診
  第三節  壯醫特色診斷方法
    一、壯醫目診
    二、壯醫甲診
    三、壯醫腹診
第五章  壯藥學基礎
  第一節  壯藥學概述
    一、壯葯的起源
    二、壯藥學的發展
  第二節  壯藥學基本內容
    一、壯葯命名原則
    二、壯葯分類方法
    三、壯葯應用理論
    四、壯藥性味及功用
    五、壯葯的使用方法
    六、壯葯應用特色
    七、壯葯的採收、加工炮製和鑒定
  第三節  壯醫對毒藥和解毒藥的認識和使用
    一、壯醫對毒藥和解毒藥認識的歷史淵源
    二、壯醫善用毒藥和解毒藥的原因
    三、壯醫使用毒藥和解毒藥的一般規律

    四、壯醫使用毒藥和解毒藥的法則
    五、壯醫對毒藥和解毒藥的使用及對中毒防治的特色
第六章  壯醫方劑學基礎
  第一節  壯醫方劑學概述
    一、壯醫方劑的組成結構
    二、壯醫方劑的加減變化
    三、壯醫方劑的劑型與用法原則
  第二節  壯醫方劑的特色
    一、方劑組成特色
    二、方劑使用特色
    三、方劑治法特色
    四、方劑配伍特色和禁忌
  第三節  各科疾病治療方歌
    一、內科
    二、兒科
    三、外科
    四、骨傷科
    五、皮膚科
    六、五官科
    七、婦科
    八、壯醫百家歌訣方歌
第七章  壯醫治療學基礎
  第一節  壯醫治療原則
    一、調氣
    二、解毒
    三、補虛
    四、祛瘀
  第二節  壯醫治法的基本特點
    一、外治為要
    二、偏重祛毒
    三、葯簡功專
    四、葯膳治病
    五、葯多鮮用
  第三節  壯醫內治法
    一、對因治療,辨病論治
    二、對症治療,辨症論治
    三、辨病為主,專方專葯
  第四節  壯醫外治法
    一、壯醫針法
    二、壯醫灸法
    三、壯醫刮法
    四、壯醫藥物熏蒸療法
    五、壯醫藥物熏洗療法
    六、壯醫佩葯療法
    七、壯醫藥錘療法
    八、壯醫敷貼療法
    九、壯醫滾蛋療法
    十、壯醫藥物竹罐療法
    十一、壯醫浴足療法
    十二、壯醫熱熨療法

    十三、壯醫接骨術
    十四、壯醫點穴、按摩療法
    十五、壯醫經筋療法
第八章  壯醫預防醫學基礎
  第一節  早期的衛生防病意識
  第二節  壯醫基本防病法
    一、藥物防病法
    二、飲食防病法
    三、民俗防病法
    四、體育鍛煉防病法
    五、歌舞防病法
    六、隔離避穢防病法
    七、養生保健防病法
第九章  壯醫臨床各科基礎
  第一節  壯醫內科
    一、「氣道」病
    二、「穀道」病
    三、「水道」病
    四、「龍路」病
    五、「火路」病
  第二節  壯醫外科
    一、熱毒病
    二、血毒病
    三、毒結病
    四、風濕毒病
    五、蟲蛇獸毒病
  第三節  壯醫傷科
    一、筋傷
    二、脫位
    三、叮相
    四、奪扼
    五、燒襠相
  第四節  壯醫婦產科
    一、月經病
    二、隆白帶
    三、妊娠期病
    四、產後病
    五、產後保健
    六、婦科雜病
  第五節  壯醫兒科
    一、小兒常見病
    二、小兒傳染病
    三、新生兒疾病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