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速鐵路運輸組織優化與前沿/軌道交通系列學術專著

  • 作者:曲思源|責編:陳可亮
  •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
  • ISBN:9787512147591
  • 出版日期:202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內容共分為3篇10章,文字嚴謹,論據充分,層次清晰,通俗易懂,涉及面廣,體現我國高速鐵路運營與安全管理、智能高速鐵路等方面的最新管理動態及前沿問題。
    本書可供鐵路運輸專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及高等院校交通運輸專業的相關人員學習和參考,也可供社會上關心鐵路事業發展的人士品讀。

作者介紹
曲思源|責編:陳可亮
    曲思源,男,1972年4月生,黑龍江林口人,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正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曾在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讀書,已發表論文200多篇。組織研究科研開發與管理創新課題50多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集團公司級相關獎項,研究成果緊密結合鐵路運營組織的實際並有所創新。獨著的作品有《鐵路運輸組織管理與優化》《城際鐵路運營組織與管理》《高速鐵路運營安全保障體系及應用》《高速鐵路運營安全風險管控》《高速鐵路運營管理縱橫》《長三角高速鐵路運營組織與管理創新》《鐵路運營組織與管理系統分析》《高速鐵路運營組織與管理》《大國重器——高速鐵路技術發展縱橫》《智能高鐵技術應用縱橫》等,參與編寫的作品有《行車工作協調藝術》《鐵路車務安全管理技術與方法》《高鐵簡史》(中英文版)《長三角高速鐵路運營管理實踐與探索》《城市高鐵運營風險防控》《高速鐵路運管管理實踐與探索》《高速鐵路建設運營管理創新成果選編》《TDW鐵路站場調速設備的發展與應用》等,散文集《我不曾歷經滄桑》。

目錄
上篇  運輸組織與管理優化
第1章  高速鐵路綜合運營管理
  1.1  高速鐵路技術概況
    1.1.1  我國高速鐵路技術發展階段
    1.1.2  構建現代高效的高速鐵路網
  1.2  高速鐵路運營管理特徵
  1.3  高速鐵路運營管理的難點和複雜性
    1.3.1  運營組織理念的轉變問題
    1.3.2  網路化運營客流的管理難題
    1.3.3  運輸組織模式複雜帶來的運營組織難題
    1.3.4  精準化組織問題
  1.4  構建高速鐵路運營管理體系的理念和思路
    1.4.1  運營管理體系構建的理念和思路
    1.4.2  運營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則
  1.5  高速鐵路運營管理體系的構成
    1.5.1  優化設計高速鐵路客運產品
    1.5.2  創建互聯網+高速鐵路服務方式
    1.5.3  加強運輸組織的日常管理
    1.5.4  強化高速鐵路安全應急管理
    1.5.5  創新設備設施管理維修模式
第2章  通道型高速鐵路
  2.1  京滬高鐵列車運行圖結構分析
    2.1.1  京滬高鐵客流特徵
    2.1.2  京滬高鐵列車開行情況
    2.1.3  京滬高鐵列車運行特徵
    2.1.4  京滬高鐵通過能力影響分析
    2.1.5  京滬高鐵列車開行方案優化
    2.1.6  進一步優化思路和方法
  2.2  京滬高鐵「復興號」350 knl/h動車組運輸保障
    2.2.1  總體構建思路
    2.2.2  設備設施保障
    2.2.3  現場作業人員保障
    2.2.4  管理保障
    2.2.5  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
    2.2.6  應急管理體系保障
    2.2.7  鐵路外部環境路地協同治理
第3章  城際型高速鐵路
  3.1  城際鐵路客流分析
    3.1.1  高速鐵路對城際出行的影響
    3.1.2  城際客運需求特徵及內涵分析
  3.2  城際鐵路列車停站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3.3  滬寧高鐵周期化列車運行圖鋪畫研究
    3.3.1  周期化列車運行圖概述
    3.3.2  周期化列車運行圖的編製原則與方法
    3.3.3  列車譜系設計理念
  3.4  滬杭高鐵通過能力提升運輸組織
    3.4.1  滬杭高鐵開行現狀
    3.4.2  滬杭高鐵運輸能力存在問題分析
    3.4.3  滬杭高鐵運輸能力提高措施
第4章  既有線開行200 km/h動車組列車

  4.1  既有線開行動車組列車產生的問題分析
    4.1.1  國內外既有線開行動車組列車運營狀況
    4.1.2  客貨列車共線混跑組織方式存在很多限制條件
    4.1.3  列車開行方案編製困難
    4.1.4  施工天窗設置需要摸索
  4.2  寧啟鐵路線路概況及客運需求分析
    4.2.1  線路概況
    4.2.2  客運需求分析
  4.3  動車組列車運營組織及保障方案
    4.3.1  列車開行方案設計
    4.3.2  天窗時段設置優化
    4.3.3  運輸組織優化
    4.3.4  運營組織保障方案
  4.4  基於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后寧啟鐵路動車組列車開行方案
    4.4.1  運輸能力問題分析
    4.4.2  客流特徵分析及預測
    4.4.3  動車組列車開行方案
  4.5  寧啟鐵路旅客服務質量改進
    4.5.1  旅客服務滿意度測評問題
    4.5.2  旅客服務質量投訴問題
    4.5.3  提升寧啟鐵路旅客服務質量的對策
    中篇運輸安全與管理保障
第5章  高速鐵路安全保障體系
  5.1  高鐵運營安全影響因素
    5.1.1  人防、物防、技防理念的提出
    5.1.2  人、設備、環境和管理的耦合關係
  5.2  調度指揮管理體系
    5.2.1  創建高速鐵路調度科學組織體系
    5.2.2  創建高速鐵路調度管理標準化體系
    5.2.3  創建高速鐵路調度培訓標準化體系
  5.3  高速鐵路車站安全管理體系
    5.3.1  作業標準化
    5.3.2  設施設備標準化
    5.3.3  管理標準化
  5.4  鐵路車務管理平台的構建與實施
    5.4.1  鐵路車務系統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5.4.2  鐵路車務管理平台設計思路
    5.4.3  鐵路車務管理平台模塊
    5.4.4  規章與培訓系統
    5.4.5  其他模塊
  5.5  突發事件高速鐵路列車迂迴運輸研究
    5.5.1  非正常事件下列車運行調整的常用策略
    5.5.2  影響程度分析
    5.5.3  高速鐵路迂迴運輸條件分析
    5.5.4  迂迴運輸決策方面存在的不足
    5.5.5  運輸組織方法研究
第6章  高速鐵路運營風險安全管控
  6.1  高速鐵路運營風險主要特徵
  6.2  高速鐵路運營風險主要因素
  6.3  國外高速鐵路風險管理概述

  6.4  我國目前高鐵運營安全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6.5  構建高鐵運營安全風險管控體系的思路和方法
    6.5.1  體系內涵
    6.5.2  技術路線
  6.6  高鐵運營風險管控體系的構建
    6.6.1  設備設施管控體系
    6.6.2  人員管控體系
    6.6.3  環境管控體系
    6.6.4  管理管控體系
  6.7  高鐵智能化安全管理
    6.7.1  智能化安全管理的背景
    6.7.2  安全管理內涵
    6.7.3  主要做法
    6.7.4  相關成效
  6.8  從安全管理到治理的發展階段
下篇  運輸組織前沿與實踐
第7章  京滬高鐵350 km/h動車組列車開行通過能力分析
  7.1  京滬高鐵列車開行組織方式與運行特徵
    7.1.1  客流特徵分析
    7.1.2  列車運行特徵
    7.1.3  列車運行圖鋪畫
    7.1.4  區段和列車優選順序
  7.2  京滬通道型高速鐵路通過能力利用特徵與模擬鋪圖分析方法
    7.2.1  京滬高鐵通過能力的利用特徵
    7.2.2  京滬高鐵模擬鋪圖分析方法
  7.3  京滬高鐵通過能力模擬評估系統研發及評估
    7.3.1  系統研發需求
    7.3.2  程序總體設計
    7.3.3  列車開行評估方案設計
    7.3.4  滿表運行圖鋪畫
    7.3.5  京滬通道通過能力評估分析
    7.3.6  結論分析
    7.3.7  成果運用
  7.4  京滬高鐵350km/h提速高峰時段通過能力概率評估方法
    7.4.1  350km/h提速列車開行后對通過能力造成的影響分析
    7.4.2  通過能力影響因素
    7.4.3  現有適用的可選擇方法分析
    7.4.4  列車運行結構分析
    7.4.5  評估方法的提出
    7.4.6  京滬高鐵提速后蚌埠南一徐州東能力高峰時段分析
第8章  高鐵列車3 min追蹤間隔時間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8.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8.2  高速鐵路列車間隔時間影響因素
    8.2.1  高速鐵路列車間隔時間定義
    8.2.2  我國列車區間追蹤間隔時間計算
    8.2.3  高速鐵路列車間隔時間影響因素
    8.2.4  高速鐵路列車間隔時間壓縮措施提出
  8.3  國內外高速鐵路列車間隔時間研究
    8.3.1  國外列車間隔時間基本理論現狀
    8.3.2  我國列車追蹤間隔時間基本理論現狀

  8.4  下一步研究計劃
第9章  智能高速鐵路運營技術
  9.1  智能高鐵概念
  9.2  智能高鐵目標與特徵
    9.2.1  智能高鐵目標
    9.2.2  智能高鐵特徵
  9.3  我國智能高鐵總體框架
    9.3.1  智能建造
    9.3.2  智能裝備
    9.3.3  智能運營
  9.4  智能高鐵數據體系框架
  9.5  智能調度運營系統的構建與分析
    9.5.1  智能調度定義及內涵
    9.5.2  智能高鐵運營調度功能需求
    9.5.3  智能調度框架
  9.6  智能運營計劃編製及集成
    9.6.1  基本概述
    9.6.2  業務範圍與流程
    9.6.3  協同編製
  9.7  智能調度的核心技術
    9.7.1  列車運行智能調整
    9.7.2  安全卡控
    9.7.3  模擬模擬系統
  9.8  案例分析:上海虹橋站晚點列車股道佔用智能調整系統的構建
    9.8.1  上海虹橋站車站股道運用存在的問題
    9.8.2  系統需求
    9.8.3  系統設計及技術關鍵
  9.9  技防案例:上海西站CTC3.0綜合控制系統的應用
    9.9.1  系統實施
    9.9.2  現狀調研
    9.9.3  系統推進
    9.9.4  相關啟示
  9.10  其他關鍵技術研究
    9.10.1  大型高速鐵路車站作業分析
    9.10.2  列車運行圖智能編製
    9.10.3  車站列車運行圖智能編製系統和評價系統研究
    9.10.4  突發事件下高速鐵路晚點彈復性研究
    9.10.5  調度車務一體化模擬實訓平台
    9.10.6  高鐵運營綜合輔助決策系統的構建
  9.11  智能調度關鍵技術構成
第10章  「十四五」期間安全風險發展控制對策
  10.1  安全發展新形勢
  10.2  基本原則
  10.3  重點任務
    10.3.1  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10.3.2  強化安全生產關鍵管控
    10.3.3  強應急保障
  10.4  相關重點課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