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性善論新探(精)/清華史學文庫

  • 作者:方朝暉|責編:梁斐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17877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64
人民幣:RMB 11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性問題是人類思想史上的永恆主題。孟子早在2300多年前提出的性善論在此後幾千年歷史上引發了無數爭論,不僅影響到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國家,也在20世紀西方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本書在全面研究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及歐美國家有關孟子性善論的各種觀點的基礎上,對孟子性善論進行了新的闡釋,在如何理解古人人性概念的含義,性善論應該從性之善還是性善的角度理解更好,為何可以從成長法則的角度看性善論,以及兩千多年來各種西方人性學說的主要問題及爭論焦點上均提出了新見,許多觀點發學界所未發,對於深化和重新認識孟子性善論有重要價值。

作者介紹
方朝暉|責編:梁斐

目錄
導論:人性及其善惡問題
  一、現代漢語中的人性概念
  二、對性善論及其意義的若干誤解
第一章  先秦秦漢「性」字的多義性及其解釋框架
  一、引言
  二、性之多義
  三、解釋框架
  四、原初特性
  五、原初特性的問題
  六、生長特性
  七、原初特性還是生存方式?
第二章  本質論與發展觀的誤區
  一、本質論
  二、發展觀
  三、性之二義
  四、成長法則
  五、性善何義
  六、人禽之辨
  七、意義所在
第三章  從生長特性看孟子性善論
  一、動態人性觀
  二、道家性概念
  三、孟子性概念
  四、重解性之善
  五、餘論:理與則
第四章  古今學者對性善論的解釋:模式與判斷
  一、心善說
  二、可善說
  三、有善說
  四、人禽說
  五、本原說
  六、本體說
  七、才情說
  八、總體說
  九、成長說
  十、性善還是性之善?
第五章  古今學者對性善論的批評:回顧與總結
  一、人性無善無惡
  二、人性超越善惡
  三、人性善惡並存
  四、人性善惡不齊
  五、人性惡
  六、人性善惡不可知
  七、人性善惡後天決定
  八、論證方法問題
  九、小結:從陳大齊的意見看
第六章  西方人性概念及學說:問題與意義
  一、西方人性概念
  二、西方人性思想
  三、介紹三個案例

  四、餘論:中西人性論之別
跋:再談孟子人性論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