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媒介生態學新論/求是書系

  • 作者:邵培仁|責編:包靈靈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26318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運用媒介生態學原理和方法,高舉媒介作為綠色生態和生態文明研究的學術旗幟,堅守整體互動、共存共榮、平衡循環的研究方針,對媒介生態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和原則以及媒介生態觀念與生態規律進行了分析和論證,對人類生態4.0的發展歷程、中國生態思想和媒介生態學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對媒介生態分子、種群、集群、環境、系統五個重要概念和信息生態、環境生態、生物圈等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對人、媒介、智能、社會、自然五個維度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發展變化的本質和規律進行了探索和闡述。
    這是一部全面、系統、深入論述媒介生態思想、試圖建立中國媒介生態學體系的學術專著,主張以「循環式食物鏈」代替「單程式食物鏈」、以「綠色生態鏈」替代「灰色生態鏈」,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和諧協調發展,倡導建構基於文明平等交流和傳播整體互動視野的面向亞洲、面向世界的全球傳播生態系統。

作者介紹
邵培仁|責編:包靈靈
    邵培仁,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浙江省國際影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化產業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娛樂與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傳播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傳媒報告》雜誌主編,《中國娛樂與創意產業藍皮書》主編,國際華萊塢學會會長,美國中國傳媒研究協會主席,美國世界文化聯盟副主席,浙江省傳播學會會長,浙江省會展學會會長。發表論文300余篇,出版傳播學、媒介管理學和華萊塢電影研究著作33種。有多部著作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04年榮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7年榮獲教育部寶鋼優秀教師獎,2008年榮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傳媒思想人物獎,20P8年榮獲第六屆范靜宜新聞教育獎——新聞良師獎。

目錄
第一章  媒介生態學研究的新視野
  第一節  媒介生態學研究體系
  第二節  媒介生態學研究內容
  第三節  媒介生態學研究原則
  第四節  媒介生態學研究任務
  第五節  媒介生態學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國媒介生態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第一節  中國媒介生態研究簡述
  第二節  中國古代生態思想研究
第三章  媒介生態觀念與生態規律
  第一節  媒介生態的核心觀念
  第二節  媒介生態的主要規律
  第三節  平衡與循環的生態思想淵源
第四章  分子生態與信息生態
  第一節  分子生態中的基因與數據
  第二節  信息公平與信息生態均衡
  第三節  信息爆炸與信息生態密度
  第四節  信息匱乏與信息生態平衡
  第五節  信息污染與綠色信息生態
  第六節  信息侵略與內源媒介生態
第五章  媒介生態種群
  第一節  媒介生態種群的定義和特徵
  第二節  種群密度與種群關係
  第三節  建構多樣與平衡的新聞密度
  第四節  媒介人才生命周期與管理循環鏈
第六章  媒介生態集群
  第一節  集群的概念和基本特點
  第二節  媒介集群的模式及其識別
  第三節  城市是媒介的集群中心
  第四節  媒介集群的功能和原則
第七章  傳播環境生態
  第一節  傳播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第二節  傳播環境的特性與類型
  第三節  地理環境與物理環境
  第四節  媒介環境與社會環境
  第五節  作為地理與生態的景觀環境
第八章  媒介生態系統與生物圈
  第一節  媒介生態系統的定義與闡述
  第二節  媒介生態系統的組成與結構
  第三節  媒介系統的食物鏈與食物網
  第四節  媒介生態系統的規劃與管理
  第五節  生物圈與全球傳播命運共同體
第九章  媒介生態產業及學術展望
  第一節  生態產業園與媒介生態產業園
  第二節  媒介生態學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