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論重要之事(元倫理學卷上下)(精)/守望者

  • 作者:(英)德里克·帕菲特|編者:(美)塞繆爾·謝弗勒|責編:羅晶|譯者:葛四友//阮航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06148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255
人民幣:RMB 2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論重要之事——元倫理學卷(上冊)》主要探討規範性的各種代表性版本,但是不同於規範倫理學卷中尋求各種理論的趨同,帕菲特在此努力論證其他理論版本都不能恰當地解釋我們思想中的規範性維度;基於所有這些觀點,規範性都被證明是種幻覺。對於這些立場,帕菲特在書中討論和批評了其中許多有影響的版本,包括布萊克本、布蘭德特、吉伯德、黑爾、麥基和威廉姆斯等人的觀點。帕菲特最終的結論是:所有這類觀點都傾向於虛無主義,且對於承認不可還原地規範性的真理來說,虛無主義是真正的競爭對手。帕菲特由此認為我們應該接受非形而上的、非自然主義的認知主義理論,拒絕一切形式的自然主義和非認知主義理論。
    《論重要之事——元倫理學卷(下冊)》主要是回應《真的有事重要嗎?》一書對其規範性理論提出的各種反駁。帕菲特為了回應這些批評,進一步發展了他自己有關理由和規範性的理論。他的核心轉變在於,明確交代其規範性真理並不具有本體論地位,從而避免本體論上的怪異性。同時為避免混淆與誤解,帕菲特將其理論改名為非實在論的認知主義,從而獲得空間可以尋求與自然主義、准實在論的表達主義兩種理論的趨同。帕菲特由此發展出的非實在論的認知主義理論,與雷爾頓進一步發展出的廣義自然主義和吉伯德發展出的新型版本的表達主義,最終達成了基本共識,得到了元倫理學領域的「新三重理論」。

作者介紹
(英)德里克·帕菲特|編者:(美)塞繆爾·謝弗勒|責編:羅晶|譯者:葛四友//阮航

目錄
導論
內容提要
第六部分  規範性
  第二十四章  分析性自然主義和主觀主義
    第82節  各種相衝突的理論
    第83節  理由的分析性主觀主義
    第84節  內在理由的不重要性
    第85節  實質性的主觀理論
    第86節  規範性信念
  第二十五章  非分析性自然主義
    第87節  道德自然主義
    第88節  規範性的自然事實
    第89節  從「是」推出「應當」的論證
    第90節  厚重概念論證
    第91節  規範性反駁
  第二十六章  無足輕重性反駁
    第92節  規範性概念和自然屬性
    第93節  與科學發現的類比
    第94節  事實陳述論證
    第95節  無足輕重性反駁
  第二十七章  自然主義和虛無主義
    第96節  理由的自然主義
    第97節  柔性自然主義
    第98節  剛性自然主義
  第二十八章  非認知主義和准實在論
    第99節  非認知主義
    第100節  規範性分歧
    第101節  非認知主義者能夠解釋規範性錯誤嗎?
  第二十九章  規範性和真理
    第102節  表達主義
    第103節  黑爾論重要之事
    第104節  規範性論證
  第三十章  規範性真理
    第105節  分歧
    第106節  論我們應該如何生活
    第107節  誤解
    第108節  自然化的規範性
    第109節  西季威克的直覺
    第110節  未來的航行
    第111節  重新發現理由
  第三十一章  形而上學
    第112節  本體論
    第113節  非形而上學的認知主義
  第三十二章  認識論
    第114節  因果性反駁
    第115節  有效性論證
    第116節  認知信念
  第三十三章  理性主義
    第117節  認知理由
    第118節  實踐理由

    第119節  進化力量
  第三十四章  達成一致
    第120節  源於分歧的論證
    第121節  趨同主張
    第122節  苦難的雙重壞性質
  第三十五章  尼采
    第123節  重估價值
    第124節  善與惡
    第125節  生命的意義
  第三十六章  最重要之事
    第126節  這一切都值得嗎?
    第127節  未來
附錄
附錄  論有什麼
章節附註
引注
參考文獻
索引
序言
內容提要
第七部分  不可還原地規範性的真理
  第三十七章  諸事如何可能重要
    第128節  關心以及有理由關心
    第129節  哲學分歧
  第三十八章  非實在論的認知主義
    第130節  元倫理學
    第131節  本體論
  第三十九章  規範性真理和自然真理
    第132節  概念和屬性
    第133節  共外延論證
    第134節  規範性反駁
    第135節  科學的類比
    第136節  無足輕重性反駁
  第四十章  吉伯德給非自然主義者的提議
    第137節  單一屬性幻覺
    第138節  自然主義事態和規範性真理
  第四十一章  雷爾頓對柔性自然主義的辯護
    第139節  屬性的同一性
    第140節  雷爾頓對無足輕重性反駁的首次回應
  第四十二章  雷爾頓對我們之間分歧的解決
    第141節  雷爾頓的較寬觀點
    第142節  雷爾頓較寬觀點的成就
    第143節  雷爾頓的評論
  第四十三章  傑克遜非經驗的規範性真理
    第144節  傑克遜的共外延論證
    第145節  傑克遜的形而上學假設
  第四十四章  施羅德保守的還原性論點
    第146節  施羅德對無足輕重性反駁的批評
    第147節  施羅德和我如何可能解決我們之間的分歧
    第148節  我如何誤導了拉塞爾

第八部分  表達主義的真理
  第四十五章  准實在論的表達主義
    第149節  欲求、態度和信念
    第150節  贏得談論道德真理的權利
  第四十六章  吉伯德對我們之間分歧的解決
    第151節  吉伯德的趨同主張
    第152節  是否有事重要這一點重要嗎
    第153節  理解正確
    第154節  吉伯德的形而上學疑慮
  第四十七章  另一種三重理論
    第155節  吉伯德的評論
    第156節  一個美滿的結局
第九部分  規範性理由和心理理由
  第四十八章  表達主義理由
    第157節  布萊克本的困惑
    第158節  布萊克本的理由信念
  第四十九章  主觀主義理由
    第159節  史密斯對主觀主義的辯護
    第160節  斯特里特對主觀主義的辯護
  第五十章  斯特里特的元倫理建構主義
    第161節  斯特里特的拆穿論證
    第162節  斯特里特的相對主義
    第163節  斯特里特觀點的規範性蘊含
    第164節  查普爾關於斯特里特的主張
  第五十一章  道德、責備和內在理由
    第165節  達沃爾關於內在理由的主張
    第166節  達沃爾對道德內在主義的辯護
  第五十二章  尼採的山峰
    第167節  尼采和趨同主張
第十部分  倫理學
  第五十三章  重要之事和普遍理由
    第168節  任一全部論點
    第169節  關於重要之事的普遍主義
  第五十四章  衝突的理由
    第170節  西季威克的問題
    第171節  道德理由和自利理由
    第172節  其他問題
  第五十五章  正當與善
    第173節  道德矛盾情緒
    第174節  不當行動的壞性質
    第175節  道德理由和不偏不倚的理由
    第176節  不當性和理由
  第五十六章  義務論原則
    第177節  手段原則
    第178節  傷害和使免於傷害
  第五十七章  行動後果主義和常識道德
    第179節  待人方式的好壞
    第180節  道義式的和非道義式的壞性質
    第181節  個人性義務和共享的義務
  第五十八章  邁向一個統一理論

    第182節  行動後果主義
    第183節  規則和動機後果主義
    第184節  最優動機和最優規則
    第185節  小效果和大傷害
    第186節  並非結論的結論
章節附註
引注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