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認知行為治療18講

  • 作者:徐勇|責編:高霽月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9664280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5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擾亂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經發生了的事情,而是關於這些事情的看法」,如果能通過行為實踐,驗證我們的認知,意識到認知歪曲對我們的影響,我們就有修正功能失調的認知和行為模式,擺脫抑鬱、焦慮、恐懼等負向情緒的機會和可能。
    認知行為治療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治療模式。其原理具有常識性,操作治療的架構富有實證性,運用的是標準化、流程化、療效明確的技術。
    本書從具體的認知行為治療關鍵點入手,點面結合、抽絲剝繭,從認知行為治療的基本原理到具體精神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步步詳解,帶讀者領略認知行為治療如何應用於臨床操作。

作者介紹
徐勇|責編:高霽月
    徐勇,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醫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註冊心理督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學會團體輔導和團體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認知行為治療工作組委員,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常務理事(認知行為組),衛生部心理治療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團體治療和團體過程協會會員及常務理事,國際團體治療基本標準工作委員會委員,美國團體治療協會會員及國際關係特殊興趣團體聯合主席。

目錄
第一部分  認知行為治療理論
  第1講  理解認知行為治療的關鍵點
    直接決定我們感受的是我們賦予事件的意義
    精神障礙都有特定的主題
    體驗到情緒痛苦時,我們接收的信息可能會被歪曲
    精神障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來訪者處理痛苦的方式往往維持和加重問題
    想法、情緒、生理反應、行為、環境是相互聯繫的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第2講  認知治療基本原理
    從三個水平的認知來理解精神障礙
    區分自動想法和信念
  第3講  行為治療基本原理
    經典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
    雙因素模式
  第4講  認知行為治療評估
    準確和全面的評估是認知行為治療有效干預的關鍵
    訪談結構
    利用五因素模式,將當前的問題具體化
    學會使用量表
    評估來訪者的自我功能和社會功能
    讓目標具有「SMART」特徵
  第5講  案例概念化
    三個水平的案例概念化
    進行案例概念化的過程
    要在進行案例概念化前優先干預的情況
    案例概念化實例
  第6講  心理教育與治療聯盟
    心理教育:幫助來訪者了解自己和認知行為治療
    治療聯盟:與來訪者合作
  第7講  認知行為治療基本技術和基本過程
    基本治療技術
    基本治療過程
  第8講  對認知行為治療師的要求
    面對來訪者時,盡量表現得專業
    保持敏感
    將焦點放在來訪者身上
    讓來訪者知情同意
第二部分  四大心理問題治療
  第9講  抑鬱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
    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
    抑鬱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結構框架
    抑鬱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模型
    關於抑鬱障礙的藥物治療
  第10講  焦慮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
    焦慮障礙患者的共同特徵
    健康焦慮及兩種相關焦慮障礙
    疾病焦慮障礙的發病機制
    健康焦慮的評估

  第11講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強迫症的臨床表現
    關於強迫症的認知行為理論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評估
    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
  第12講  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
    睡眠的相關知識
    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評估
    改善睡眠的指南
第三部分  實踐案例展示
  第13講  督導案例(一)——社交焦慮障礙
    案例模擬
    思路分析
  第14講  督導案例(二)——抑鬱障礙
    案例模擬
    思路分析
  第15講  督導案例(三)——發現來訪者的信念和行
    為模式之間的關係
    案例模擬
    督導過程
  第16講  督導案例(四)——利用五因素模式了解來
    訪者的心態和問題
    案例模擬
    督導過程
    案例總結
  第17講  督導案例(五)——找到合適的治療目標
    案例模擬
    督導過程
    案例總結
  第18講  督導案例(六)——和來訪者共建治療聯盟
    案例報告
    案例模擬
    督導過程
    案例總結
附錄1  如何看待認知行為治療和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
    治療的區別
附錄2  自我練習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