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印象主義(光與色點亮新繪畫的世界)(精)

  • 作者:(法)約瑟芬·勒·福爾|責編:莽昱//張丹妮|譯者:黃磊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 ISBN:9787568085533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99
人民幣:RMB 4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1874年,為了反對法國沙龍的藝術評判標準,一群藝術家決定團結在一起。這次頗有叛逆意味的舉動拉開了西方近代最具革命性的藝術運動帷幕。而由一位平庸的藝術評論家的諷刺之詞而來的「印象主義」,則成為任何喜愛或研究西方美術史的人都無法迴避的藝術流派。
    實際上,印象主義的發展可謂曲折多變。起初,印象主義者們堅持對學院主義的藝術法則嗤之以鼻;他們堅持從1874年開始舉辦屬於自己的展覽;他們堅持要戶外寫生。但很快,一切就發生了變化:有的藝術家中途退出畫展,有的藝術家還是把畫架搬回了畫室。但是,印象主義者們始終堅持改變調色盤顏料排布,並用畫筆試圖固定對整個世界的短暫一瞥。最終,畢沙羅筆下的柔和鄉村風景以及德加筆下芭蕾舞台的光線與演員身上的五彩薄紗,甚至馬奈筆下脫去仙衣的平凡女子都進入了博物館的收藏庫。而流派領袖莫奈則在一群美國崇拜者的簇擁下,將印象主義之風吹到大洋彼岸。回顧這場轟轟烈烈的藝術運動,我們要承認,誕生於馬奈光環下的印象主義預示著一種全新的審美秩序的到來!
    本書由法國美術史學者執筆,作者試圖對那些似乎習以為常的印象派闡釋提出新的卓識。另外、本書還充分延展敘述了這場藝術運動的其他層面,如它在其他藝術門類(音樂、文學、攝影、電影)中產生共鳴,以及對20世紀西方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革命性影響。

作者介紹
(法)約瑟芬·勒·福爾|責編:莽昱//張丹妮|譯者:黃磊

目錄
序言
背景與模糊
第一章  嶄露頭角
  印象主義初期
    一張藝術界的留影:1855年世界博覽會
    傳統的最後堡壘:巴黎美術學院
    戶外寫生
    大師的教誨
  關係網
    畫壇友誼
    公共咖啡館與私人沙龍
    變革中的肖像畫
    不屬於任何畫派的大師
  藝術界
    早期沙龍
    危機中的官方機構
    從店鋪到畫廊
    新客戶、新產品
    印象主義者的合作公司
    利益共同體
    混雜的展覽
    參展畫作
    《日出·印象》
    個體衝擊下的團體精神
第二章  以畫抗爭
  去除不可見
    驅逐《聖經》、神話與寓意
    真誠令想象過時
    成規的桎梏
    客觀審視下的人體
  推翻畫類等級制度
    畫類雜糅
    現代生活的英雄主義
    風景畫:歷史畫的解藥
    裝飾、裝飾化、裝飾性
  拒絕理想美
    世間之人
    未經整形的身體
    現代人的服裝
    風景中的人像
  行業改革
    至上素描的隕落
    片段成就畫作
    完成與筆觸
    色斑畫派
第三章  百花齊放
  原創藝術家
    傾聽感受
    風格就是主題
    「眼睛,一隻手……」:筆觸

    技術創造性
  理論上的戶外
    窗戶
    重回麗室
    透明與不透明
    浴女
  製造難以捕捉
    世上流逝的一分鐘
    框架,即興作品
    系列、重複、版本
  綻放的色彩
    色彩的新詞
    洛可可調色板
    交織的細密筆觸
    東方,野性、原始
第四章  風流雲散
  解散之後
    新印象主義者:新的反叛者
    個人策路
    消失,背棄、忠誠
    開始
  被超越的印象主義
    卡耶博特的造贈:制度化后的印象主義
    印象主義的一筆:新學院主義
    印象主義:年輕人的風格
    前衛派的回擊
  國際影響
    榜樣輸出
    反對與贊成
    本土之光
  呼應、對等、交流
    音樂與文學的迴響
    擬畫攝影與抓拍
    馬奈,電影的發明
結語
  《讓娜》或印象主義之《春》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圖片來源說明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