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沈志遠學術思想研究

  • 作者:王延華|責編:崔秀軍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39583
  • 出版日期:2022/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7
人民幣:RMB 6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不能忽視作為創造主體之現實的人。作為20世紀曾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普及作出過卓越貢獻的理論工作者,沈志遠的學術軌跡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演進的歷程。本書以沈志遠生平「史」的軌跡為線索,對沈志遠一生傳播及探索馬克思主義的艱辛歷程展開了較為細緻的梳理和考察,以文本為對象、以歷史為境遇,通過對沈志遠在各個研究領域所遺留的代表性著作進行深入的文本解析,力求客觀、嚴謹地呈現出沈志遠學術思想的全貌,並期公允評析其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的地位。

作者介紹
王延華|責編:崔秀軍
    王延華,女,1982年生,吉林樺甸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博士,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后,四川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參研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3項。參編學術著作2部,在CSSCI、北大核心和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目錄
序言  20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傳播與研究潮流中的沈志遠
引言
第一章  沈志遠學術思想歷程
  第一節  從愛國青年到馬克思主義者
  第二節  離黨不離道潛心著書立說
  第三節  在顛沛流離中踐行馬列主義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后的理論活動
第二章  對辯證唯物論的傳播
  第一節  對蘇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引入與闡釋
  第二節  譯著《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的基本思想及其影響
  第三節  《新哲學辭典》的出版及其學術地位
  第四節  在新哲學論戰中闡釋馬克思主義
  第五節  對辯證唯物論的傳播
  第六節  對唯物辯證法的闡釋
  第七節  對新唯物論認識論的闡發
第三章  對歷史唯物論的傳播
  第一節  譯著《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下冊)的出版及其基本思想
  第二節  論社會結構與社會形態
  第三節  論階級衝突與社會變革
  第四節  論「政治」範疇
  第五節  論馬克思主義國家觀
  第六節  論「意識形態」學說
第四章  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及闡釋
  第一節  對經濟學學科性質的哲學立論
  第二節  對前資本主義經濟形態史之梳理
  第三節  對商品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
  第四節  論單純商品經濟之「小農經濟」
  第五節  對近代西方經濟學流派之批判性解析
第五章  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傳播與探索
  第一節  論一國社會主義之「可能」與「必然」
  第二節  論社會主義經濟法則與範疇
  第三節  對蘇聯計劃經濟發展實況之梳理
  第四節  對戰後中國經濟現狀的對策研究
  第五節  對新民主主義經濟之概論
第六章  對中國社會現實問題之解析
  第一節  關於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
  第二節  對近代中國社會現實問題之闡釋
  第三節  論中國革命形式之歷史特點
  第四節  關於中國社會分配製度的論爭
第七章  對人生觀的闡發
  第一節  對復古人生觀及現代西方人生觀思潮的批判
  第二節  對新人生觀的科學闡發
  第三節  對革命人生觀思想的通俗宣傳
第八章  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解讀與宣傳
  第一節  對《實踐論》的闡釋與宣傳
  第二節  對《矛盾論》的解讀與宣傳
  第三節  對毛澤東革命思想的闡釋與宣傳
結語  沈志遠傳播馬克思主義的貢獻
附錄  沈志遠年譜及著論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