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想象未來的新聞業/學術前沿系列/新聞與傳播學譯叢

  • 作者:(美)芭比·澤利澤|責編:徐德霞//陳希|總主編:劉海龍//胡翼青|譯者:趙如涵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09200
  • 出版日期:2022/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5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想象未來的新聞業》是芭比·澤利澤近些年研究成果的整合與升華。本書以對當下全球媒體環境中新聞業的全方位考察為主線,對新聞實踐與新聞學術研究進行了本質的、系統的、跨時空的再思考。作者敏銳地發現了如今新聞業面臨的新挑戰和發展動向,討論了倫理、技術等方面的融合衝突。同時,她試圖解析新聞學研究與新聞實踐間的「鴻溝」問題,從新聞文化內部探尋當下新聞業的整體環境、結構和問題,同時描繪自己對未來新聞業的「想象」。

作者介紹
(美)芭比·澤利澤|責編:徐德霞//陳希|總主編:劉海龍//胡翼青|譯者:趙如涵
    芭比·澤利澤,享有國際盛譽的新聞與傳播學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南伯格傳播學院雷蒙德·威廉斯傳播學講席教授。她生於1954年,先後于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獲得本科學位(1976年,英語語言及政治科學)和碩士學位(1981年,傳播學),1990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傳播學博士學位。曾任國際傳播協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主席,SSCI期刊《新聞:理論、實務和批評》(Journalism: Theory, Practice, and Criticism)創刊主編。     自1992年至今,芭比·澤利澤共出版了14部獨立或合編的學術著作,發表150多篇論文(含圖書章節和評論文章)。     作為新聞記者和媒體評論員,芭比·澤利澤在CNN、PBS等多家新聞媒體進行新聞報道,具有豐富的新聞從業經驗。她的研究側重新聞的文化維度,尤其關注新聞權威、集體記憶,以及戰爭時期的新聞圖像。此外,她對新聞傳播的學科知識圖景也有深刻的思考。

目錄
  第一章  想象新聞業
開篇
  第二章  有關新聞業的12種隱喻
    思考新聞業
    新聞記者如何談論新聞
    學者如何談論新聞業
    隱喻的益處
第一部分  新聞研究中的關鍵張力
  思考新聞研究中關鍵張力的線索
  第三章  作為新聞活動關鍵詞的「目擊證據」:報道、角色、技術和光環
    作為文化標記的關鍵詞
    作為新聞實踐關鍵詞的目擊證據
    第一階段目擊證據——報道
    第二階段目擊證據——報道/角色
    第三階段目擊證據——報道/角色/技術
    第四階段目擊證據——報道/角色/技術/光環
    從「去過那裡」到「不在那裡」
  第四章  新聞研究中民主的保質期如何限制了難民危機報道
    思想的保質期
    保質期與新聞業/民主聯繫
    新聞業如何成為民主的必要條件
    為什麼民主不是新聞業的中心
    難民危機與新聞業/民主聯繫
    難民、民主與新聞業
    民主的免疫期
    允許退休
  第五章  實踐、倫理、醜聞與恐怖行為
    新聞倫理的困境
    時間性與新聞倫理
    地理與新聞倫理
    體制的文化與倫理
    技術與倫理
    觸不可及的新聞倫理
第二部分  關於學科
  理解學科問題的脈絡
  第六章  重訪新聞業界與學界
    新聞業的形態及其研究
    闡釋共同體與新聞研究
    融合研究與未來的修正
  第七章  新聞學仍服務於傳播學
    對傳播學領域建立的再思考
    新聞業如何幫助了傳播學領域的建立
    新聞研究走向何方
    新聞業如何挑戰了傳播學的假設
    新聞業@傳播學的中心
  第八章  新聞業與文化研究:當事實、真相與現實作為上帝術語
    從文化視角談新聞業
    文化研究與新聞業
    新聞業與文化研究的未來
第三部分  思考新聞實踐的新方式

  如何思考新聞實踐的新思路
  第九章  新聞記者作為闡釋共同體的回歸
    主導框架:作為專業人士的新聞記者
    替代性框架:新聞記者作為一個闡釋共同體
    在地性闡釋模式
    延續性闡釋模式
    水門事件與麥卡錫主義
    話語和闡釋共同體
  第十章  思考新聞文化
    文化作為一種建構
    什麼是新聞文化
    誰在新聞文化中棲息
    新聞文化為誰服務
    新聞文化
  第十一章  當21世紀的戰爭與衝突被濃縮成一張照片
    為什麼戰爭與衝突轉向了視覺化呈現
    視覺化的21世紀戰爭
    當戰爭與衝突被濃縮成一張照片
結語
  第十二章  對未來新聞業的時代思索
    預測未來
    知識遷移與時間
    時間參與的工具
    過去與反思性
    當下與透明性
    未來與主動性
    走向新聞業的未來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