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行政法理論基礎(傳統與革新)/法學精義

  • 作者:沈巋|責編:朱玉霞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98800
  • 出版日期:2022/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2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對於有著根深蒂固的封建帝制、科層制和鄉紳制的中國而言,以規範政府權力行使、保護人民權益為要旨的行政法無疑是一個舶來品。由於引進來的是已經「去情境化」的觀念、規則和制度,移植過程難免出現「時空錯位」。為應對錯位難題,中國大陸出現三次關涉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學術討論,大致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和2010年前後。后兩次,最引人矚目的概念是「平衡論」與「新行政法」。在討論中,行政法的傳承及其複雜性愈加清晰,革新的方向也「迭代式」呈現。如何結合時代所需和所供,讓行政歸其位、善其事,是一個恆久又恆新的行政法主題。

作者介紹
沈巋|責編:朱玉霞
    沈巋,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權與人道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行政法、國家賠償、風險治理、食品安全。代表作:《平衡論:一種行政法認知模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美國行政法的重構》(翻譯,商務印書館2002年)、《公法變遷與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10年)等。

目錄
第一章  移易植難:民國行政法學掠影
  一、變法圖強與動蕩時局
  二、拿來主義與本土化
  三、法治理想與現實的百年嗟嘆
第二章  行政法理論基礎的爭流
  一、開拓疆域:命題與綱領
  二、漸臻成熟:系統化論證
  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四、更上層樓、更辟新徑
  五、結語:整體、共識和未來
第三章  「為了權利與權力的平衡」及超越
  一、為了權利與權力的平衡
  二、軟法與硬法的混合治理
  三、結語:超越的不僅是自己
第四章  行政法變遷與政府重塑、治理轉型
  一、行政訴訟、複議、賠償與責任政府
  二、行政作用的約束與有限政府
  三、公眾參與、信息公開與開放政府
  四、行政法一般原則與理性、公正、誠信政府
  五、行政自我革新與效能政府
行政法理論基礎:傳統與革新
  六、反腐、監察改革與廉潔政府
  七、公共治理和協作治理
  八、風險治理、網路治理、數據治理和全球治理
  九、結語:任重道遠、路阻且長
第五章  行政法中的監控者與管理者
  一、新行政法及其兩種進路
  二、若隱若現的角色:監控者和管理者
  三、統合的維度與限度
  四、結語:行政法學體系轉型使命
第六章  行政自我規制與行政法治
  一、外部規制的成就和不足
  二、行政自我規制對法治政府的塑造
  三、行政自我規制的發展動力
  四、結論:不可忽視亦不可高估
第七章  行政法上的效能原則
  一、學術史的回顧
  二、作為行政法一般原則的理由
  三、制度建構論上的規範內涵
  四、法適用論上的規範內涵
  五、效能原則與其他行政法一般原則
  六、結語:理論拒絕固步自封
第八章  互聯網經濟與政府監管創新
  一、作為一種生活系統的互聯網
  二、互聯網經濟的政府監管原則
  三、互聯網經濟政府監管方式創新
  四、結語:為未來監管
第九章  走嚮應責勝任的法治政府
  一、守法和能幹:孰優?
  二、代議民主式法治的魅力和局限

  三、何謂應責勝任的法治政府
第十章  面對傳統、現在與未來的行政法學
  一、行政訴訟是法治基石
  二、司法面向的行政法學傳統
  三、行政訴訟法與傳統的局限
  四、真的不用回答行政實體問題嗎?
  五、迎面撲來的現在與未來
  六、結語:我們的使命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