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

  • 作者:牛先鋒|責編:陳穎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74908
  • 出版日期:2022/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26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結底是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解釋力、實踐力。本書圍繞「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從理論的科學性、實踐的正確性、發展的開放性、視野的世界性等維度展開論證,系統化、全景式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進程與理論成果,及其在國際上重要的傳播力與影響力,為未來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書尤為指出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回答「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最現實的答案。
    本書對於人們理解馬克思主義、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價值,可作為幹部群眾、青年學生進行理論學習、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輔導讀物。

作者介紹
牛先鋒|責編:陳穎
    牛先鋒,1964年出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出版《小康文化論》《在實踐中前行的社會主義》等多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有良好的學術聲譽。

目錄
第一章  光輝的真理
  第一節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科學理論誕生的前奏
    二、艱辛的探索之路
    三、閃耀的思想
    四、崇高的人類情懷
  第二節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運動規律
    二、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
    三、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規律
    六、社會發展規律的普遍性與實現形式的多樣性
  第三節  照亮人類社會的未來
    一、「兩個必然」大趨勢
    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新社會
    三、未來社會的發展階段
第二章  接續的發展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源泉
    一、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二、中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飛躍
    一、馬克思主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運用和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運用和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飛躍的重大理論成果
  第三節  改革開放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推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
    四、改革開放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強大活力
第三章  奮進新時代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
    三、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
    四、新時代的內涵及意義
  第二節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  新思想引領新發展
    一、立足新發展階段
    二、堅持新發展理念
    三、構建新發展格局
第四章  永恆的魅力
  第一節  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
    二、在戰鬥中前進的馬克思主義與第一國際的創立
    三、馬克思主義的豐富發展與第二國際的創立
    四、社會主義從理論向制度的飛躍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影響
    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流變
    二、馬克思主義在亞非拉地區的影響
    三、俄羅斯東歐地帶的社會主義再探索
  第三節  永不退場的紅色「幽靈」
    一、馬克思主義的「復活」
    二、今天我們仍然需要馬克思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前景光明
結束語  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在中國高高飄揚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