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電影行知錄(鄭洞天自選集)/北京電影學院學者文庫

  • 作者:鄭洞天|編者:王垚|責編:張博文//張娟平|總主編:胡智鋒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 ISBN:9787507851434
  • 出版日期:202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5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收錄了鄭洞天教授在電影創作、電影理論和電影評論方面的著述。其中「創作談」編收錄了鄭洞天教授對其電影作品的導演闡釋與創作總結;「中國導演史」編以一系列專題文章及發言從創作總結和理論探討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中國導演史」這一中國電影史研究的學術構想,並劃定了研究路徑,是鄭洞天教授長期致力於的電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工作的系統呈現;「電影產業研究」編的專題論文和發言則是鄭洞天教授作為最早從事中國電影產業研究的學者在這一領域的奠基性著述;「電影教育」編則收錄了鄭洞天教授對中外電影教育的探討文章。本書還收錄了鄭洞天教授代表性的電影評論文章,以專題論文和影評分為兩編。
    本書收錄的文章對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創作經驗和重要作品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也深入探討了中國電影轉型時期的一系列關鍵問題,對中國電影史研究,尤其是導演研究和產業研究具有極高的史料和理論價值。

作者介紹
鄭洞天|編者:王垚|責編:張博文//張娟平|總主編:胡智鋒

目錄
我的自述
第一編  創作談
  《鄰居》導演探索
  《鄰居》里的「鄰居」們——談談彩色故事片《鄰居》里的演員
  從話劇演員演《鄰居》說起
  《鄰居》二題
  《鴛鴦樓》導演闡述
  《人之初》導演闡述
  《人之初》創作絮語
  《故園秋色》導演闡述
  關於電影《故園秋色》的訪談
  《劉天華》導演闡述
  《台灣往事》導演闡述
  《鄭培民》導演的話
第二編  中國導演史
  從幾部影片看八二年的導演成就
  僅僅七年:1979—1986中青年導演探索回顧
  中國電影如何走向世界——現狀和展望
  認識「新生代」——一個現在進行時的話題
  成長的煩惱——城市電影心路掃描
  純真年代——新時期電影創作回顧
  兩個矛盾的觀感
  「第六代」電影的文化意義
  在2003年首屆中國電影導演研討會上的發言
  代與無代——對中國導演傳統的一種描述
  理想電影與電影理想——鄭洞天訪談錄
  一群中國年輕電影人與一個外國智者的神交
  這就是我這五十年見過的中國導演——在中國導演協會2014表彰大會上的答謝詞
第三編  電影產業研究
  關於電影商品性的再認識——在「電影導演藝術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假如換一些框架來看
  對話:娛樂片(節選)
  大陸電影工業機制及其改革前景
  關於電影商品一工業體系的再描述
  TO BE,OR NOT TO BE?——進入WTO以後的中國電影生存背景分析
  在2000年國產新片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2003年「中國電影導演懇談會」上的發言
  關於中國電影的三個「告別」——在2006年「新舊紀元的交替——中國電影百年探討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現狀的無奈
第四編  電影教育
  美國電影教育印象記
  面向實實在在的生活
  導演系記事
  要拍出有人文價值的作品
第五編  專題論文
  誠實的探索——論影片《苦惱人的笑》的美學意義
  兼收並蓄之後
  在香港看電影
  《黃土地》隨想曲
  《野山》拾萃

第六編  電影評論
  味雖清淡,餘韻不絕——看影片《似水流年》
  從前有塊紅土地
  它不是我心目中的《紅高粱》
  DV時代的蒙太奇——《誰說我不在乎》導演讀解
  「怎麼說」作為技術
  在家裡敘舊
《當代電影》封面人物欄目主持人導語
編選小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