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播音主持藝術MAC方法論

  • 作者:張予梁|責編:王佳
  • 出版社:中國廣播影視
  • ISBN:9787504388841
  • 出版日期:202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9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播音主持藝術當下面臨的「生存危機」入手,以媒介技術演化傳導出的社會結構、文化結構變遷為行文邏輯,本著繼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原則,分析原因,尋求前進路徑,繼而搭建MAC方法論理論框架,並闡述其含義、合法性及應用範圍等,旨在為解決播音主持藝術教、學和創作與社會需求的矛盾找到一種方法論層面的解決之道。

作者介紹
張予梁|責編:王佳
    張予梁,本名張志剛,中國知名配音演員、主持人,傳媒學者。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聲音代表作品:     《與北大同行》     《海洋生命之源》     《天下華人》     《大金源起》等。     《予梁聲聲道》欄目主持人。     發表學術論文:     《「智媒」時代下的播音主持藝術「新觀」》     《播音主持專業學習中的「感」「知」「應」》     《弗洛伊德「三我」理論在廣告配音事件中的示現》等。

目錄
前記
引言
第一篇  創作、教學和社會需求間的矛盾
  第一章  矛盾的表現
    第一節  學態總體表現:與業態耦合度變低
      一、現狀概說
      二、學者和業者在教學上的比較
      (一)學者教學
      (二)業者教學
      三、公共課與通識課
    第二節  學態客體表現:多維多元
    第三節  業態表現:「優選者」占比小
      一、「科班」業態
      二、「非科班」業態
    第四節  對「科班」體系的衝擊
      一、專業主義遭遇困境
      二、「科班」市場占比變小
      三、「科班」受市場青睞度變低
  第二章  矛盾的緣由與研判
    第一節  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
      一、移動互聯技術
      (一)眼前的「風景」變了
      (二)審美觀變了
      二、媒介變遷
      (一)文化結構改變
      (二)人際關係改變
      三、傳媒技術升級
      (一)錄音技術
      (二)錄像技術
      四、人工智慧的影響
    第二節  技術帶來的傳播格局改變
      一、技術催生「自媒體」蓬勃發展
      二、大數據、演算法技術的精準推送
      三、播音主持的職業界限「虛隱化」
    第三節  愈演愈烈不可逆
      一、現代化生活方式的開啟
      二、技術迭代速率加快
      三、媒介技術不會回降
第二篇  理論體系升級與主體素養轉向
  第一章  傳播體系被迫升級
  第二章  主體素養的轉向
第三篇  MAC方法論體系
  第一章  MAC印象
    第一節  M系統:時代先「聲」與「臨界點」之秘
      一、臨界點的奧秘
      (一)「聲音」臨界點
      (二)「吐字」臨界點
      (三)「發力」臨界點
      (四)「情感」臨界點
      (五)「無我」之境

      (六)第五種語言樣式:獨白式
      二、M系統的創作源動力
      (一)潛意識
      (二)想象與聯想
      (三)領悟
      (四)生命體驗
      三、M系統合法性的技術賦權
      (一)便捷的音視頻內容創作
      (二)易獲得的高性價比設備
      (三)高質量的數字技術產品
      (四)大審美經濟時代的深度擴維
      四、M系統本體的「可能性」
      (一)自媒體業態的倒逼
      (二)媒介發展涵攝的文化結構形變
      (三)受眾的用戶(Prouser)身份轉化
      五、M系統的業界表現
      (一)香港TVB影視劇配音
      (二)大陸影視劇配音
      (三)大陸廣告配音
      (四)「大流量」網路主播
      (五)人氣主持人
      (六)「學生」作品
    第二節  A系統:主體的「底氣」與靈韻
      一、與「知識體系」的大關係
      (一)與語言學的關係
      (二)與傳播學的關係
      (三)與社會學的關係
      (四)與心理學的關係
      (五)與政治學的關係
      (六)與美學的關係
      (七)與修辭學的關係
      (八)與哲學的關係
      (九)與社會心理學的關係
      (十)與歷史的關係
      (十一)與邏輯學的關係
      (十二)與外語的關係
      二、與審美生活的大關係
    第三節  C系統:宗法性承傳與常新性觀照
      一、C系統的時代感
      (一)與M系統「時代感」屬性的區別
      (二)C系統「時代感」的體現
      二、C系統「時代感」的「問題」(Questions)
      (一)「提打挺松」的「因異」性
      (二)「聲掛前顎」的優與拙
      (三)氣息「三支點」理論
      (四)氣息的沉與浮
      (五)「唇舌有力」的強弱場
      (六)「情感」的表與達
  第二章  MAC的運行機制
    第一節  各自為政

      一、M系統源於本心
      二、A系統提供依據和靈韻源泉
      三、C系統助力「信息性」工作
    第二節  多維統一
      一、統一于「技巧」
      二、統一于「美」
      三、統一于「主體」
      四、統一于「創作目的」
      五、統一于「弱化」
      六、統一于真、善、美
      七、統一于「這一」藝術類型
第四篇  MAC應用法
  第一章  MAC應用原則
    第一節  「時代感」的含義
    第二節  時代特徵概說
    第三節  為何緊跟「時代感」?
      一、生存之必然
      二、對「市場」的即時反應
      三、記錄「恰切」的播音歷史
      四、有利於主體關心世界事務
    第四節  「時代感」精神的獲得
      一、業界、學界常互動
      二、緊盯「市場」動態
  第二章  MAC應用方式
    第一節  一而二,二而一
    第二節  「三句義」屬性
  第三章  MAC應用方法
    第一節  「丼字交叉法」:一般方法
      一、「丼字交叉法」的含義
      二、「強調」各有側重
      三、A系統支持的差異性
      四、「線段」MC
      五、「丼」字的實踐追求:多專多能
      六、為業者提供「可落實性」理論支持
    第二節  十五條路徑:具體方法
      一、目的導向
      二、多重方案
      三、媒介屬性
      四、預期效果
      五、潛在「受眾」
      六、畫面節奏
      七、音樂啟迪
      八、創作背景
      九、教學方針
      十、因材施教
      十一、寓教於樂
      十二、實踐、理論「同一性」
      十三、溝通之道
      十四、心理建設
      十五、注重反饋

第五篇  MAC如何可能、如何可行
  第一章  在對「在……中」的追問中
      一、在對科學主義的反思中
      二、在對「問題」提問者的提問中
      三、在對第四次技術浪潮的回應中
      四、在對專業群體「能量」被稀釋的應對中
      五、在對「矛盾」的回應中
    第二章  「十性」保障
      一、方法屬性
      二、指導性
      三、有機性
      四、穩定性
      五、總括性
      六、簡潔性
      七、可操作性
      八、模型性
      九、全局性
      十、思想工具性
第六篇  MAC應用的延展性
  第一章  以音樂為例
  第二章  以表演作比
第七篇  MAC模型化屬性
  第一章  古今對望
  第二章  未來暢遊
附錄
後記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