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護理學(供本科護理學類專業用第5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孫秋華|責編:張微//凌含秀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28296
  • 出版日期:2022/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3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共九章,主要介紹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中醫護理學基本特點、中醫護理學發展展望、中醫基本理論、方葯基本知識、經絡腧穴基本知識、中醫護理基本知識、常用中醫護理技術、中醫養生保健與康復護理、中醫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常見病證辨證施護等內容。其教學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內容,理解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培養中醫思維,提高對中醫護理的認知,為將來在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及康復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奠定基礎。

作者介紹
編者:孫秋華|責編:張微//凌含秀
    孫秋華,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教育部高等院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中醫藥護理學教材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主任委員。擅長護理教育與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現為浙江省一流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及國家特色專業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省部級、廳局級課題近10項,主持的項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浙江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中華護理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編出版教材11部(其中4部被評為「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醫護理學發展簡史
    一、古代中醫護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二、近代中醫護理學的發展
    三、現代中醫護理學的發展
  第二節  中醫護理學基本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恆動觀念
    三、辨證施護
    四、防護結合
  第三節  中醫護理學發展展望
    一、中醫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中醫護理學發展背景
    三、中醫護理創新發展策略
第二章  中醫基本理論
  第一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與特性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二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與特性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護理學中的應用
  第三節  藏象學說
    一、五臟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四、臟腑之間的關係
  第四節  精、氣、血、津液
    一、精
    二、氣
    三、血
    四、津液
    五、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第五節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二、病機
  第六節  四診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七節  辨證
    一、八綱辨證
    二、氣血津液辨證
    三、臟腑辨證
    四、其他辨證
第三章  方葯基本知識
  第一節  中藥基本知識
    一、中藥的性能

    二、中藥的用法
    三、中藥分類
    四、常用中藥
  第二節  方劑基本知識
    一、方劑組成
    二、方劑的劑型
    三、方劑分類
    四、常用方劑
第四章  經絡腧穴基本知識
  第一節  經絡基本知識
    一、概述
    二、十二經脈
    三、奇經八脈
  第二節  腧穴基本知識
    一、概述
    二、常用腧穴
第五章  中醫護理基本知識
  第一節  起居護理
    一、起居有常
    二、勞逸適度
    三、環境適宜
  第二節  飲食護理
    一、飲食護理的基本原則
    二、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三、食物的分類
    四、飲食宜忌
  第三節  情志護理
    一、情志與健康的關係
    二、影響情志變化的因素
    三、情志護理的原則
    四、情志護理的方法
    五、預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第四節  用藥護理
    一、給葯護理
    二、中醫用藥「八法」及護理
  第五節  病情觀察
    一、病情觀察的目的和要求
    二、病情觀察的方法與內容
  第六節  病後調護
    一、防止因風復病
    二、防止因食復病
    三、防止因勞復病
    四、防止因情復病
  第七節  體質調護
    一、概述
    二、體質的形成與影響因素
    三、體質的分類及特徵
    四、體質調護
第六章  常用中醫護理技術
  第一節  針刺法

    一、毫針刺法
    二、皮膚針法
    三、皮內針法
    四、水針法
    五、電針法
  第二節  灸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三節  穴位按摩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按摩手法
    四、注意事項
  第四節  拔罐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五節  刮痧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六節  耳穴壓豆法
    一、耳郭與耳穴
    二、適用範圍
    三、用物準備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項
  第七節  熱熨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八節  熏洗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九節  貼敷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十節  中藥保留灌腸法
    一、適用範圍
    二、用物準備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第七章  中醫養生保健與康復護理
  第一節  中醫養生保健
    一、中醫養生保健的特點
    二、中醫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
    三、常用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第二節  傳統運動養生
    一、概述
    二、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和功能
    三、傳統運動養生的方法
  第三節  中醫康復護理
    一、概述
    二、中醫康復護理的特點和原則
    三、中醫康復護理的方法
第八章  中醫護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  健康
    一、疾病觀的演變
    二、健康的含義
    三、健康的特性
    四、健康與疾病的關係
    五、影響健康的因素
  第二節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一、健康教育
    二、健康促進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作用和意義
    四、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關係
  第三節  中醫護理健康教育
    一、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的特色與內容
    二、中醫護理健康教育的原則與程序
    三、護理健康教育分類與方法
    四、護理健康教育學科屬性
    五、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九章  辨證施護
  第一節  辨證施護的原則與方法
    一、辨證施護的原則
    二、辨證施護的方法
  第二節  常見病證護理
    一、感冒
    二、哮證
    三、心悸
    四、不寐
    五、中風
    六、頭痛
    七、眩暈
    八、便秘
    九、消渴
    十、痔瘡
    十一、乳癰
    十二、盆腔炎
    十三、積滯

    十四、小兒高熱
    十五、眼乾燥症
    十六、肥胖
  第三節  疫病護理
    一、寒疫
    二、溫疫
附錄  中醫護理常用術語簡要解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