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元倫理學(當代研究導論)

  • 作者:(美)馬克·范·羅伊恩|責編:任俊萍|譯者:張鑫毅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77673
  • 出版日期:2022/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5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元倫理學——當代研究導論》闡述了大多數元倫理學都要處理的一系列難題,可以給高年級本科生研習元倫理學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這些難題涉及道德分歧、指稱、道德認識論、形而上學和道德心理學。
    為了應對這些難題,研究者們發展出了諸多元倫理學立場,本書作者馬克·范·羅伊恩對這些立場做了深入探討。對於初窺元倫理學的讀者,范·羅伊恩還提出並回答了一些非常基本的問題,比如:什麼是元倫理學,為什麼研究元倫理學,鑒於元倫理學內在地充滿爭議性,我們如何著手進行討論?
    本書各章的末尾均列有若干思考題,可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也可以激發進一步的討論,並且附有評論性的拓展閱讀建議。

作者介紹
(美)馬克·范·羅伊恩|責編:任俊萍|譯者:張鑫毅

目錄
致謝
第1章  緒論
  1.1  什麼是元倫理學
  1.2  寫作思路
  1.3  元倫理學理論圖示
  1.4  為什麼研究元倫理學?
  1.5  提醒與鼓勵
第2章  倫理有統一的主題嗎?
  2.1  最小實在論
  2.2  最小實在論對分歧的解釋
  2.3  破壞性分歧與破壞性懷疑
  2.4  麥凱的分歧論證
    2.4.1  分歧的聚合(Convergence)
  2.5  開放問題論證
    2.5.1  對開放問題論證的第一種重構
    2.5.2  區分涵義與指稱
    2.5.3  對開放問題論證的第二種重構
    2.5.4  關於自然主義的題外話
    2.5.5  如果摩爾是對的,我們如何得到一個共同的倫理主題?
  2.6  言說者相對主義
  2.7  黑爾式的翻譯論證
  2.8  小結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3章  道德認識論與倫理理論的經驗非充分決定性
  3.1  經驗非充分決定性
  3.2  融貫性是最終標準嗎?
  3.3  還原論自然主義
  3.4  隨附性
  3.5  直覺主義
  3.6  進化論會顛覆直覺知識嗎?
  3.7  關於綜合先天知識的懷疑論
  3.8  最佳解釋推理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4章  道德的實踐性與理由和動機的休謨主義觀點
  4.1  內在主義種種
  4.2  幾種重要的內在主義的理據
    4.2.1  支持道德/動機內在主義的直接論證
    4.2.2  支持道德/理由存在內在主義的論證
    4.2.3  支持理由/動機存在內在主義的兩個論證
    4.2.4  從道德/理由和理由/動機內在主義到道德/動機內在主義
  4.3  內在主義同關於道德的其他可信主張相衝突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5章  錯誤論
  5.1  支持錯誤論的論證
    5.1.1  支持錯誤論的兩個形而上學論證
    5.1.2  支持錯誤論的一個認識論論證
    5.1.3  支持錯誤論的其他論證

  5.2  錯誤論與「不容商榷」的承諾
  5.3  基於寬厚原則的一種質疑及若干回應
  5.4  認識論與指稱
  5.5  錯誤論欠缺一種關於錯誤的理論
  5.6  幾個重要問題:錯誤、真、假與適真性
  5.7  小結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6章  簡單主觀主義
  6.1  簡單主觀主義的優勢
    6.1.1  簡單主觀主義可以解釋道德/動機存在內在主義
    6.1.2  簡單主觀主義可以解釋道德/理由存在內在主義
    6.1.3  簡單主觀主義可以解釋道德/動機判斷內在主義
  6.2  簡單主觀主義的代價
    6.2.1  簡單主觀主義蘊涵不可信的強內在主義
    6.2.2  簡單主觀主義誤解了道德認識論
    6.2.3  簡單主觀主義應用於邪惡能動者時會得出錯誤結論
    6.2.4  簡單主觀主義在某些反事實情形中會得出錯誤判斷
    6.2.5  簡單評價者主觀主義無法處理作為出發點的分歧現象
  6.3  小結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7章   承襲簡單主觀主義的認知主義:理想觀察者理論與理想能動者理論
  7.1  擴展主體集合
  7.2  理想化策略
    7.2.1  旨在把握道德認識論的理想條件
    7.2.2  理想觀察者理論、傾向論分析與道德/動機存在內在主義
    7.2.3  理想觀察者與判斷內在主義
    7.2.4  對理想觀察者理論的「那又如何」式反駁
  7.3  反應依賴理論以及與顏色的類比
    7.3.1  理想化、客觀性和關於不道德的道德觀的擔心
    7.3.2  顏色類比與模態地位反駁
    7.3.3  傾向屬性與分歧
    7.3.4  內容回顧
  7.4  相對主義式與絕對主義式的理想觀察者理論
  7.5  何種態度?
  7.6  理想能動者理論
  7.7  小結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8章   承襲簡單主觀主義的非認知主義
  8.1  兩個否定性主張
    8.1.1  非認知主義的分類
  8.2  非認知主義對主觀主義的改進
  8.3  道德分歧
  8.4  對基本解釋的系統性擴展(弗雷格—吉奇問題)
    8.4.1  規約主義與祈使邏輯
    8.4.2  表達主義
    8.4.3  混合理論
  8.5  非認知主義與開放問題論證

  8.6  自然主義
  8.7  道德/動機判斷內在主義作為非認知主義的理論動機
  8.8  能動者內在主義、准實在論與不道德的判斷
    8.8.1  准實在論、真理緊縮主義與認可
  8.9  回應對主觀主義的模態反駁
  8.10  道德認識論
    8.10.1  避免解釋負擔
    8.10.2  准實在論的修正
    8.10.3  超越道德領域的非認知主義
    8.10.4  道德認知現象學
  8.11  小結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9章  虛構主義
  9.1  詮釋型虛構主義與錯誤論
  9.2  為什麼接受詮釋型虛構主義?
    9.2.1  避免非認知主義的語義負擔
    9.2.2  有限的道德形而上學承諾
    9.2.3  以心理非認知主義解釋內在主義
    9.2.4  對開放問題論證的處理不同於非認知主義
  9.3  從抽象策略到實質模型
    9.3.1  一種非道德的虛構主義模型:建構經驗主義
    9.3.2  將建構經驗主義模型適用於道德
    9.3.3  詮釋型虛構主義缺乏可信度
  9.4  變革型道德虛構主義
  9.5  對道德虛構主義的反駁
    9.5.1  基於意義與使用的關係提出的反駁
    9.5.2  虛構主義真的能避免弗雷格—吉奇問題嗎?
  9.6  小結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10章  外在主義的反駁
  10.1  菲莉帕·富特對非認知主義和內在主義的挑戰
  10.2  分析悖論與開放問題論證
  10.3  大衛·布林克的外在主義論證276思考題279閱讀文獻
第11章  科學自然主義之一:康奈爾派實在論
  11.1  康奈爾派實在論
  11.2  康奈爾派實在論與因果道德語義學
    11.2.1  直接指稱與開放問題論證
    11.2.2  還原論自然主義與非還原論自然主義
    11.2.3  道德品類、自然品類與還原策略
  11.3  實在論式的道德認識論與因果效力
  11.4  康奈爾派實在論與道德/動機和道德/理由外在主義
  11.5  道德孿生地球反駁
    11.5.1  道德孿生地球與因果規制語義學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12章  科學自然主義之二:道德功能主義與網路式分析
  12.1  非顯見的分析性
  12.2  通過網路式分析定義理論詞項

    12.2.1  一個簡單的例子
  12.3  內在主義與網路式分析
  12.4  從實現功能性角色到元倫理自然主義
  12.5  置換問題
  12.6  道德孿生地球論證與網路式分析
  12.7  一點回顧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13章  非自然主義與反還原論
  13.1  截然不同的動機
    13.1.1  道德屬性何以特殊?
    13.1.2  反對自然規範性
  13.2  令人悲觀的歸納?
  13.3  對非自然主義解釋的一種一般性質疑
  13.4  解釋隨附性
    13.4.1  難友策略是解決之道嗎?
  13.5  道德認識論、可靠性與非恰巧性要求
  13.6  內在主義
  13.7  非自然主義、反還原論與靜默論?
  思考題
  閱讀文獻
第14章  餘論
  14.1  從元倫理學到元規範性
  14.2  超自然主義
    14.2.1  游敘弗倫難題
  14.3  建構主義與契約主義
  14.4  理性主義與理由
  14.5  結論
  閱讀文獻
術語表
參考文獻
索引
譯者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