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遺傳學與社會(第2版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配套教材)

  • 作者:編者:陳火英//葛海燕|責編:金宏濱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240491
  • 出版日期:202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8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探討了遺傳學對人類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全書共9章。第1章主要論述了遺傳學在人類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健康長壽、天下太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第2章為遺傳學基礎,第3?8章分別論述了遺傳學與品種培育、遺傳學與人類疾病、遺傳學與醫藥健康、遺傳學與生殖優生、遺傳學與法律倫理、遺傳學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第9章為延伸閱讀。
    本書可供大學生、研究生以及對遺傳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也可作為「中國大學MOOC」線上課程「遺傳學與社會」的配套教材。

作者介紹
編者:陳火英//葛海燕|責編:金宏濱

目錄
1  緒論
  1.1  遺傳學的由來
    1.1.1  20世紀前的遺傳學萌芽
    1.1.2  20世紀上半葉的經典遺傳學
    1.1.3  20世紀下半葉的現代遺傳學
    1.1.4  21世紀的現代遺傳學
  1.2  遺傳學與人們的生活
    1.2.1  遺傳學與農業生產
    1.2.2  遺傳學與人類健康
    1.2.3  遺傳學與法制
    1.2.4  遺傳學與環境保護
2  遺傳學基礎知識
  2.1  細胞
    2.1.1  細胞的形態與結構
    2.1.2  染色質和染色體
    2.1.3  細胞的增殖周期
    2.1.4  細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與人類壽命的關係
    2.1.5  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
    2.1.6  遺傳學的基本定律
  2.2  基因的物質基礎
    2.2.1  DNA是基因的物質基礎
    2.2.2  DNA的雙螺旋結構
    2.2.3  DNA的複製
    2.2.4  中心法則與遺傳密碼
    2.2.5  DNA的轉錄
    2.2.6  RNA的翻譯與蛋白質的合成
  2.3  基因的表達與調控
    2.3.1  基因與基因組
    2.3.2  基因的結構
    2.3.3  基因的表達與調控模式
    2.3.4  基因突變
3  遺傳學與品種培育
  3.1  引種與馴化
  3.2  有性雜交育種
    3.2.1  有性雜交
    3.2.2  雜種優勢
  3.3  誘變育種
    3.3.1  物理誘變育種
    3.3.2  化學誘變育種
    3.3.3  生物誘變育種
    3.3.4  空間誘變育種
  3.4  單倍體育種
    3.4.1  花藥培養
    3.4.2  花粉培養
  3.5  體細胞雜交育種
    3.5.1  原生質體的分離與純化
    3.5.2  原生質體的培養
    3.5.3  原生質體的融合與雜種細胞的篩選
    3.5.4  融合體的再生與雜種植株的鑒定
  3.6  植物基因工程

    3.6.1  植物基因工程概述
    3.6.2  植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3.6.3  植物基因工程在育種上的應用
  3.7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
    3.7.1  分子標記的類型
    3.7.2  分子標記的主要應用
4  遺傳學與人類疾病
  4.1  什麼是遺傳病
  4.2  單基因遺傳病
    4.2.1  單基因遺傳病發生的方式
    4.2.2  單基因遺傳病的表現方式
    4.2.3  典型單基因遺傳病
  4.3  多基因遺傳病
    4.3.1  多基因遺傳病概述
    4.3.2  典型多基因遺傳病
  4.4  染色體病
    4.4.1  染色體結構變異
    4.4.2  染色體數目變異
    4.4.3  典型染色體病
  4.5  線粒體病
  4.6  體細胞遺傳病——癌症
    4.6.1  癌症產生於細胞生長和分裂的不規則性
    4.6.2  癌症的發展機制
    4.6.3  原癌基因與病毒基因密切相關
    4.6.4  二次突變假說與抗癌基因
5  遺傳學與醫藥健康
  5.1  遺傳學應用於醫藥領域的概況
  5.2  動物模型與醫藥研究
    5.2.1  動物模型與疾病研究
    5.2.2  動物模型與藥物生產
  5.3  基因工程與藥物生產
    5.3.1  胰島素的生產
    5.3.2  干擾素的生產
  5.4  基因治療
    5.4.1  基因治療的策略
    5.4.2  基因治療的類型
    5.4.3  腫瘤的基因治療
    5.4.4  基因治療存在的問題
    5.4.5  與基因治療相關的社會問題
  5.5  幹細胞技術
  5.6  人造器官
6  遺傳學與優生
  6.1  生命的延續
    6.1.1  男性生殖系統
    6.1.2  精子的形成
    6.1.3  女性生殖系統
    6.1.4  卵子的形成
  6.2  不孕不育現象
    6.2.1  女性不孕的可能原因
    6.2.2  男性不育的可能原因

  6.3  輔助生殖技術
    6.3.1  輔助生殖技術概述
    6.3.2  輔助生殖技術的主要方法
    6.3.3  輔助生殖技術展望——「三親嬰兒」
    6.3.4  輔助生殖技術的臨床意義
    6.3.5  與輔助生殖技術相關的法律、道德問題
  6.4  優生的影響因素
    6.4.1  遺傳因素對優生的影響
    6.4.2  環境因素對優生的影響
    6.4.3  社會因素對優生的影響
  6.5  優生的措施
7  遺傳學與法律倫理
  7.1  DNA與法醫學歷史簡介
  7.2  DNA檢測與DNA指紋
    7.2.1  DNA檢測
    7.2.2  DNA指紋
  7.3  親子關係的遺傳檢測
    7.3.1  親子鑒定
    7.3.2  親子鑒定的主要方法
    7.3.3  親子鑒定的應用
  7.4  個體識別的遺傳檢測
    7.4.1  個體識別的基本原理
    7.4.2  其他遺傳標記在個體識別中的應用
    7.4.3  身份鑒定的應用
  7.5  DNA資料庫
    7.5.1  DNA資料庫的分類
    7.5.2  DNA資料庫的作用
    7.5.3  英美國家DNA資料庫的建設
    7.5.4  我國DNA資料庫的現狀
  7.6  DNA檢測應用於法庭的風險及審查認定
    7.6.1  DNA鑒定證據的風險
    7.6.2  DNA鑒定證據的審查與認定
8  遺傳學與環境保護
  8.1  當今全球主要環境問題
    8.1.1  大氣污染
    8.1.2  水污染
    8.1.3  土壤污染
    8.1.4  重金屬元素
  8.2  生物監測
    8.2.1  形態結構監測
    8.2.2  生理生化監測
    8.2.3  遺傳毒理監測
    8.2.4  生物群落監測
  8.3  生物修復
    8.3.1  生物修復的分類
    8.3.2  土壤的生物修復
    8.3.3  水體的生物修復
    8.3.4  大氣的生物修復
  8.4  生物多樣性保護
    8.4.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8.4.2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
    8.4.3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9  延伸閱讀
  9.1  表觀遺傳學
    9.1.1  什麼是表觀遺傳學
    9.1.2  表觀遺傳學的特點
    9.1.3  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內容
    9.1.4  表觀遺傳學的機制
  9.2  基因編輯技術
    9.2.1  什麼是基因編輯技術
    9.2.2  相關基因編輯技術
    9.2.3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
    9.2.4  人類基因編輯的倫理與管理
參考文獻
附錄  遺傳學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及成就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