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少年司法通論(第三版)》在延續第一版和第二版清晰、扼要闡明少年司法基本概念、理論及程序的基礎上,吐故納新,增刪較多。本書結合國內外研究的進展及爭鳴與司法實踐的困境及探索,緊緊圍繞少年司法一系列核心問題進行系統、細緻的研究。既有豐富的理論根基與實證數據,亦不乏深入的案例分析。對少年司法理論與法則、少年司法體系與程序、未成年人被害防治、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支持體系等重要內容皆進行了較為全面、詳盡及客觀的分析研究,將少年司法理念的變化和少年司法模式的互動關係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本書參考文獻齊全,結構嚴謹,闡述準確,行文流暢。不僅回溯了少年司法的過往歷程,而且注重近期改革動向,尤其是再犯風險/需求評估等諸多配套機制的新發展動態,對深化少年司法理論研究、完善我國少年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張鴻巍|責編:馮雨春//李軍
張鴻巍,安徽合肥人,暨南大學教授、珠海特聘學者,美國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學士。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編委、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SSCI)編委,亞洲犯罪學學會主席團成員,亞洲藥物濫用研究會理事,中國犯罪學學會副秘書長,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兒童發展智庫專家、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顧問、中國檢察學研究會未成年人檢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青聯委員、珠海市政協委員等。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及國際合作課題研究十余項,于Trauma, Violence, & Abuse、Justice Quarterly、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等SSCI期刊發表英文論文二十余篇,在《比較法研究》《青年研究》等CSSCI及核心期刊發表中文論文三十余篇,出版《美國未成年人司法:體系與程序》《少年司法通論(第二版)》等學術獨著五部。獲省部級社科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獲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學院「傑出校友獎」等。
目錄
第一編 導論
第一章 緒論:未成年人司法概述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域內外未成年人偏差現狀
第三節 未成年人司法與刑事司法
第二章 衍進:未成年人司法起源與變革
第一節 西方未成年人司法起源與變革
第二節 我國未成年人司法起源與變革
第三章 界定:「未成年人」與「偏差」概念
第一節 「未成年人」與年幼抗辯
第二節 未成年人「偏差」界定
第三節 身份過錯
第四節 未成年人幫派
第四章 模式:未成年人司法模式運作
第一節 未成年人權利概說
第二節 未成年人司法模式
第二編 未成年人司法理論與法則
第五章 解析:未成年人偏差原因及控制
第一節 犯罪學理論解讀
第二節 「破窗理論」與犯罪預防
第六章 法理:未成年人保護之緣由
第一節 「兒童最佳利益」原則
第二節 「國家親權」法則的衍變
第三節 「國家親權」法則的解讀
第四節 衡平及恢復性未成年人司法
第三編 未成年人司法體系與程序
第七章 審前:未成年人案件調查與審前程序
第一節 未成年人警務概說
第二節 未成年人案件調查
第三節 未成年人審前拘留
第四節 未成年人案件分流
第八章 檢察:未成年人檢察
第一節 未成年人檢察概說
第二節 未成年人刑事檢察
第三節 「少年+家事」檢察
第九章 審判:未成年人審判
第一節 少年法庭概說
第二節 少年法庭結構論
第三節 少年法庭運行論
第四節 偏差少年之刑事(成人)審判
第十章 懲教:未成年人矯治
第一節 未成年人懲教
第二節 未成年人緩刑
第三節 未成年人假釋
第四節 中間製裁(懲處)
第四編 未成年人被害防治
第十一章 干預:兒童虐待與國家介入
第一節 兒童被害與家庭暴力概說
第二節 兒童照管不良干預程序
第三節 性虐待的強制報告義務
第五編 支持與評估
第十二章 銜接:兒童福利與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支持
第一節 兒童福利與未成年人司法
第二節 服務集成與社會支持
第十三章 評估:風險/需求評估適用
第一節 再犯罪預防中的風險/需求評估
第二節 風險因子和未成年人偏差關係
第六編 希冀與展望
第十四章 展望:未成年人司法未來方向
第三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