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實證研究方法論(寫作視角)

  • 作者:吳昊旻|責編:馬真
  • 出版社:中國財經
  • ISBN:9787522315225
  • 出版日期:2022/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3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全書分為三篇九章,以財、會、審專業理論為綱,以重要務實性問題為實證研究對象,按照實證分析的邏輯關係,把「專業-學科-教學-研究領域」整合為一體,並揭示了它們之間的交又互動關係,達到理論與實踐在銜接中的分解,而又通過分解達到實證上新的銜接與整合,以最終實現理念、觀點、體例與研究結論的融會貫通,引導讀者循序漸進地進入實證研究領域。

作者介紹
吳昊旻|責編:馬真
    吳昊旻,管理學博士(暨南大學),雲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才」;中國商業會計學會理事,《財務研究》學術委員,中國會計學會會員,GAMA會員,IACMR會員,新疆兵團農墾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會計學術聯盟(AAA)聯合發起人。主要成果發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學學報》《審計研究》以及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重要期刊上,出版專著4部;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一等資助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歷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新疆哲社優秀成果二等獎及三等獎、廣東省「南粵」優秀博士研究生、暨南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

目錄
上篇:人文社科之內涵-概觀
  第1章  總論:學術研究與教化
    【例1-1】何為「位育之道」:潘光旦眼中的教育弊端已經祛除了嗎?
    【例1-2】大學的角色和使命:任正非的調研
  第2章  人文社科教育:共性及其特殊
    【例2-1】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僅僅是節氣么?
    【例2-2】人文學科與文化差異:「沒有主宰但和諧有序」的宇宙觀何以可親?
    【例2-3】五四時期的「大師傳統」:研教互通的「無遮大會」
    【例2-4】哈佛大學的「公開課」:熊彼特發其源頭、桑德爾廣其名聲
中篇:實證研究之邏輯-方法
  第3章  idea之解構:繕養「結構化思維」
    【例3-1】文題如目、文題如心:結構化的文題範式
  第4章  idea之發現:發問重要
    【例4-1a】聯想之能:想象力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張五常)
    【例4-1b】聯想之能:創造力實源於「專註+好奇」(錢穎一)
    【例4-2】閱讀何以重要:中國傳統的讀書法自有其優勢(余英時)
    【例4-3】架構化何以形象(平面):以學術論文為例
    【例4-4】架構化何以形象(平面):以學術著作為例
    【例4-5】架構化何以形象(空間):以「譜系-年表」為例
    【例4-6】武漢觀感如何「引導」了默克爾的「英明」決策?
    【例4-7】康美葯業事件:真的(不)是審計事件么?
  第5章  idea之發展:理論推演
    【例5-1】同舟共濟or先走為妙:當事務所「出事」時公司會怎麼做?
    【例5-2】仁者多元:孔子如何「一以貫之」?
    【例5-3】中國的產品市場競爭(PMC):真的過度了嗎?
    【例5-4a】民企「類國企化」研究之「維度擴展」——範疇之內
    【例5-4b】民企「類國企化」研究之「矢量延伸」——範疇之外
    【例5-4c】稟賦差異、市場競爭與民企之「類國企化」選擇
    【例5-5】研究假設應該如何延伸遞進:以Fan & Wong(2005)為例
    【例5-6】政治關聯與企業環境責任履行:「合作」or「合謀」?
  第6章  idea之因應:背景綜觀
    【例6-1】德國學者的《紅天鵝》:真的是一隻「紅天鵝」么?
    【例6-2a】由產品市場競爭(PMC)的度量「歧誤」想開去
    【例6-2b】中國的行業競爭結構持續「畸形」嗎:一個輔證
    【例6-3】中國的經濟增長:真的「特殊」嗎?真的屬於「例外」嗎?
    【例6-4】什麼才是衡量行業競爭結構優劣的關鍵因素?(德姆塞茨)
    【例6-5】什麼才是影響中國銀行業結構的關鍵因素?(林毅夫)
    【例6-6】東西方文化差異:是影響疫情防控效果的重要因素么?
  第7章  idea之量化:基本規律重要
    【例7-1】《簡單統計學》序言:我們被數據愚弄多久了?
    【例7-2】所謂的「逆混改」現象:是民企「類國企化」的現實例證么?
    【例7-3】定性引導定量:國企的效率真的更低么?股東至上目標公平么?
    【例7-4】性別比例(sex ratios)中還隱含著什麼信息?
    【例7-5】理論與數據,數據與理論
    【例7-6】A是如何影響B的呢?——哈佛醫學院也不夠專業么?
    【例7-7】政治關聯真的可以提升企業價值么?
    【例7-8】如何看待宗教信仰及其影響(企業/個體)——樣本可信么?
    【例7-9】非控股大股東真的在起作用嗎?——實權or虛置?
    【例7-10】公司治理的政治維度:發達市場「=」股權分散么?
    【例7-11】因果關係:何以更「精確」、更重要?

    【例7-12】均值回歸:人類決策最基本的錯誤來源之一?
    【例7-13】樣本選擇與數據篩選:華裔真的面臨「五行噩運」?
    【例7-14】公允價值、敘事危機與短期主義:究竟是誰的錯?
    【例7-15】中國的產品市場競爭格局(PMC):結構與競爭何以背離?
    【例7-16】市場壟斷程度長期看:美國持續分散?中國也在加劇?
    【例7-17】MOR新政:為何歡迎「不顯著」(negative)的研究結果?
    【例7-18】實證研究結果的重估:顯著性「過度」會怎樣?
下篇:學術研究之文采-修辭
  第8章  idea之支撐:綜述的邏輯
    【例8-1】名家綜述之價值:肯尼斯·阿羅善寫、樂寫綜述
    【例8-2】誰的安全更重要:美國電線桿的質量為何「好過」公共汽車?
  第9章  idea之解讀:評論為點睛
    【例9-1】不必他求:讀書即是最簡便的修行
    【例9-2】評論何以重要:真的存在「學科差異」么?(哈代)
    【例9-3】讀書當先取其長:熊十力為何面責徐復觀?
    【例9-4】讀書何以重要:看看「迷信」怎麼說?
    【例9-5】文采何以兼容而彰顯:名家觀點(金庸、劉文典)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